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 大會現場1
  • ?精彩瞬間
  • 焦點圖
  • 焦點圖
  • 大會現場1
  • ?精彩瞬間
  • 焦點圖
  • 焦點圖

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全球CTO論壇成功舉辦

    9月12日,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全球 CTO 論壇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成功舉辦,論壇圍繞清潔能源、儲能技術、能源效率提升、智能電網等方面最新進展,分享探討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供應可靠性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 [詳細]

綠色 持續 共生 向新——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EC2023)順利召開

    9月13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州市人民政府、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能源網主辦,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政府、中國能源研究會雙碳產業合作分會、中國能源研究會分布式能源專業委員會、北京中能網訊咨詢有限公司承辦,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江蘇省能源研... [詳細]

開幕致辭
  • 史玉波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致開幕...
    未來能源大會為能源行業探索未來能源發展趨勢提供了研究和交流的平臺。大會通過組織論壇、分論壇等系列活動,將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分享關于能源轉型的觀點與成果,旨在促進全球能源... [詳細]
  • 喬俊杰 常州市委常委、武進區委書記...
    金秋聚勢,賦能未來,一場盛會如約而至,今天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在常州武進隆重舉行,各位行業權威濟濟一堂,共享盛會。這既是對常州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肯定,同時也為常州未來能源發展的路徑參謀... [詳細]
  • 喬亦哲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動力源泉,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當前,受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地緣政治格局加速演變等因素影響,全球能源秩序和市場,能源領域正經歷... [詳細]
  • 李政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二級巡視員...
    恰逢2023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召開之際,我謹代表江蘇省科協向出席會議的各位專家、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誠摯的問候,向為會議順利舉辦付出辛勤勞動的主辦方和大會組委會... [詳細]
  • 孫正運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我謹代表中國能源研究會和大會主辦方,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是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州市人民政府、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 [詳細]
  • 馮麗雯 中國能源網董事長致開幕辭
    匯集廣泛智慧,助力能源轉型升級,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共謀綠色發展之路,很榮幸在中國能源研究會的領導和常州人民政府、江蘇省工信廳的指導下,我們共同主辦了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同時對江蘇... [詳細]
  • 院士論壇
  • 主持人: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
    今天我們在這里討論與雙碳目標有重要關聯的能源發展這個重要議題,它將對全球社會、環境和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以我個人之見,我們2030年之前的主旋律是現有技術的大規模工程應用,這是間接... [詳細]
  • 周孝信:雙碳目標下我國能源電力系統...
    首先給大家匯報一下綠電綠氫替代的一次能源結構。我們都知道要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首先要分析預測雙碳目標下,未來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的發展趨勢,剛才說了,我認為這個趨勢就是綠電替代+綠氫替代。... [詳細]
  • 金之鈞:中國實現碳中和一挑戰與路徑...
    近年來在中國實現碳中和路徑方面的一些分析的非常粗淺的一些認識。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成立只有三年的時間,我們也是趕熱鬧,對碳達峰、碳中和這個熱門的話題做了一些思考,很膚淺,供大家批判。... [詳細]
  • 郭烈錦:氫能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我們國家現在的現狀是缺油少氣乏鈾,對外依存度過高,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改變,能源安全形勢堪憂,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的占比率比較低,連續可靠性比較差。不管是化石能源,還是過程性... [詳細]
  • 趙天壽:面向碳中和的儲能技術
    我個人認為儲能將成為國家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技術之一,在碳中和時代。第二條是新型電力系統需要不同的時長的規模化、高安全的儲能技術。第三現在的儲能技術仍然各有各的局限性,尚無法滿足領域... [詳細]
  • 崔屹:新能源新材料未來發展前景
    碳中和的重要行業可以分解為,電力電網是首要的,交通、工業、鋼鐵、水泥、化工農業有化肥、畜牧業,還有建筑這一塊,可以分解成多個行業進行技術、政策以及各方面的考慮。但是到今天為止,還有... [詳細]
  • 全球CTO論壇
  • 馮麗雯:開場致辭并主持論壇
    金秋九月、美麗龍城。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召開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今天下午的全球CTO論壇由中國能源研究會雙碳產業合作分會和中國能源網主辦,主題為“能源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旨在匯... [詳細]
  • 葉凡:風電創新技術助力未來能源發展
    非常榮幸參加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我們是明陽智慧能源集團,主要是做新能源的開發、生產、制造,同時我們也會用新能源去推動這個世界更美好。 [詳細]
  • 薄揚:能源轉型助力化工行業實現氣候...
    我叫薄揚,我在巴斯夫負責的是大中華區的運營與基地管理,首先我想感謝中國能源研究會能夠給我這個機會在今天做這個發言,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能源轉型助力化工行業,實現氣候中和當中所做的... [詳細]
  • 晏成林:未來新能源發展方向
    今天我的題目是“未來新能源發展方向”,我是十年前從德國回到蘇州大學,這個月初我從蘇州大學到常州大學,向新能源之都奔赴。我這一二十年一直做新能源領域的前沿技術開發,我作為在這個領域的... [詳細]
  • 馮志強:光伏產業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
    首先非常感謝組委會的邀請,很榮幸能跟大家在今天下午分享一下關于光伏行業的產業技術的情況。我分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把行業的整體情況簡單的匯報一下,因為時間關系我可能這一部分講的快一... [詳細]
  • 侯越:能源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大家好,我叫侯越,是理想汽車增程產品線的高級總監,非常榮幸能夠在這里代表理想汽車跟大家交流理想汽車在“新能源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現狀。 [詳細]
  • 國際論壇
  • 主持人李若梅:
    未來能源大會國際論壇已舉辦兩屆,本屆國際論壇首次在線下召開,圍繞全球能源變革主題,聚焦技術、政策、激勵三個方面內容。當前,國內國際談論最多的是技術和政策,激勵方面談論得相對較少。好... [詳細]
  • 致辭嘉賓閔亮:
    全球能源轉型不僅僅是一個概念,它同時也是我們的挑戰之一,我們面臨的問題它無處不在,包括氣候變化的威脅,能源資源的匱乏,碳排放的增加,以及全球能源供應鏈的復雜性。這些挑戰不僅僅威脅著... [詳細]
  • 致辭嘉賓卞建華:
    首先祝賀大會成功的召開,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能夠順利的召開,我感到非常榮幸自己能夠參加,也非常感謝閔亮教授給我們作的一個開場。接下來我主要關注的是一些比較廣義一點的問題,尤其是電力部... [詳細]
  • Vladimir Terzija:...
    首先我想向所有的參加的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的參會者表示祝賀,我個人非常抱歉沒有辦法親自來現場參會。我今天發言的主題是“數字化,朝向未來低碳經濟的一場革命”。 [詳細]
  • 陶光遠:The Practice ...
    首先非常感謝大會主持人李若梅老師邀請我來作這個演講。尊敬的周院士、黃會長,尊敬的朱總,尊敬的各位同行們,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講的題目是“智慧能源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我是來自中... [詳細]
  • 沈詩然:The Social Fo...
    非常感謝李若梅老師邀請我,也感謝組織方,把大家召集一起,就像李若梅老師介紹的,我跟其他的演講人不太一樣,我的背景主要是社會科學,所以我今天就給大家講講“能源轉型成功的社會基礎”。 [詳細]
  • Paulo Esmeraldo:A...
    我非常榮幸能夠受邀參加今天這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我會講一講能源領域、輸電領域的新技術,我們今天也談到了很多巴西現在非常流行的一些討論話題,當然中國在很多方面還是非常領先的,我們也一直... [詳細]
  • Carsten Ahrens:Ne...
    我的論文、我的發言主要講的是光伏PV,未來的PV,如果不去考慮這個循環經濟的話,PV的作用是不是僅僅就是循環利用呢?它是一個很小眾的問題,但是已經越來越得到了現實的體會。 [詳細]
  • 封善齋:構建智能制造生態系統,賦能...
    實際上在今天上午我們的崔屹院士提到了我們可再生能源里面的未來的技術里面九項就提到了我們數字化賦能技術,實際上我今天的主題就是圍繞著這一塊兒。我的主題分為三個部分,最主要的集中在第二... [詳細]
  • Nadia Alqassab:Gl...
    我叫做Nadia Alqassab,我是一位BIBF的高級講師,我現在主要講的是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問題,我主要關注的是銀行市場風險管理,以及可持續和氣候風險的相關認證問題。我今天要講... [詳細]
  • 專題論壇1:碳中和產業合作論壇
  • 主持人張葵葉: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也是一項宏偉遠大的戰略目標,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涵蓋領域廣、包含產業多、時間跨度長、涉及主體多等特... [詳細]
  • 致辭嘉賓黃少中:
    非常高興參加這個環節的碳中和產業合作論壇,與各位專家同仁共商利用碳中和產業合作,助力雙碳目標實現之策。在此我謹代表中國能源研究會雙碳產業合作分會,對大會以及論壇... [詳細]
  • 致辭嘉賓孫益鋒: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碳中和產業合作專題論壇。在此,我謹代表武進區委、區政府向出席論壇的專家學者和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武進各項... [詳細]
  • 王培紅:雙碳背景下能源與產業...
    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來參加未來能源大會,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向大家匯報“雙碳背景下能源與產業高質量發展”。主要介紹這樣幾個部分,開頭就想介紹一下我們國家碳中和... [詳細]
  • 王曉明:未來能源與綠色低碳產...
    我的發言題目是“未來能源與綠色低碳產業創新發展趨勢”。這個題目有點長,但是關健詞還是落到產業上。前段時間總書記在黑龍江調研的時候,也提到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 [詳細]
  • 吳鴻亮:基于生態視角的碳中和...
    非常高興今天第一次來到常州,跟大家探討一下“基于生態視角的碳中和和產業商業模式創新設計”。商業模式是當前很熱門的一個話題,內涵也是非常豐富,我們常常說商業模式往... [詳細]
  • 陳臻:“源網荷儲”一體化合作...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源網荷儲”一體化商業模式的探討,合作模式的探討。可能有點呼應吳總關于商業模式的分享。 [詳細]
  • 孫海營:建筑工程施工階段能耗...
    很榮幸能夠代表瑞杰歷信行來參加本次大會。首先做一個背景的介紹,瑞杰歷信行是受英國皇家測試師協會規管的一家測試師事務所,自1997年進入中國大陸以來,一直是為房地... [詳細]
  • 冉澤:通往凈零的路徑:創新勢...
    今天匯報的題目是EDF之前做的一個研究,通往凈零的路徑,創新勢在必行。大的背景就不說了,目前我們離1.5度的目標,2度的目標,差距很大。 [詳細]
  • 王瑞: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國際E...
    非常榮幸今天能有這樣的機會,來跟大家交流這樣一個題目。之前我給大會報的題目是“全球碳中和趨勢下形成綠色貿易壁壘”,后來我把題目換了一下,主要考慮到兩個原因,第一... [詳細]
  • 薛雨軍:工業場景中大規模綠氫...
    大家好,我來自落基山,我匯報的主題是工業場景中大規模綠氫應用模式的研究。我們這次的分享主要是四個部分,上面四塊,一個是綠氫與工業低碳轉型,綠氫應用經濟性,集群化... [詳細]
  • 專題論壇2:清潔能源技術創新論壇
  • 主持人楊富強:
    技術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在清潔能源發展當中技術創新又是不斷推進清潔能源發展最主要的動力。現在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非常快,它的發展速度也震驚了整個世界,對于... [詳細]
  • 致辭嘉賓段潔儀:
    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確保能源安全,這些都是我們通往未來能源道路上明確的任務,需要大家共同... [詳細]
  • 致辭嘉賓朱慧峰:
    春華秋實秋風送爽,很榮幸能參加今天在常州武進區舉辦的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清潔能源技術創新論壇,在此我代表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政府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大... [詳細]
  • 許瑞林:光伏電——具有發展前...
    很高興應邀參加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我今天在這里給大家講的題目是《光伏電—具有發展前景的未來能源》。 [詳細]
  • 魏麗東:光儲充放技術在城市能...
    非常榮幸能夠來大會做匯報,因為尚總特殊原因其他會議沖突,今天由我來代他做主題匯報。我這個匯報的主題叫《光儲充放技術在城市能源供應和存儲方面的創新應用》。大致分為... [詳細]
  • 萬鵬:通過數字智能技術,助力...
    我是來自海克斯康能源行業分院的萬鵬,今天我介紹的主題是《通過數字智能技術,助力清潔能源行業加速發展》。 [詳細]
  • 計翔:新形態下的“土地+光伏...
    非常榮幸,首先感謝主辦方,我來自通威新能源設計四川有限公司,今天的演講主題是新形態下的“土地+光伏”,首先我們要解釋一下什么是“新形態”,后面再講一下什么是“土... [詳細]
  • 謝濱歡:鋅基液流電池——低成...
    非常高興在這里跟大家做一些關于清潔能源技術的分享,我是來自維景儲能的謝濱歡,是在上海做鋅基液流智能制造的一家企業。說到清潔能源不得不提到雙碳目標,雙碳目標大家都... [詳細]
  • 張振新:雙良綠色低碳清潔能源...
    我今天分享的題目是《雙良綠色低碳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前面的專家也有講到光伏和儲能的技術,我們雙良的綠色低碳解決方案,我的理解是兩個層面: [詳細]
  • 張保松:發揮“雙源”技術優勢...
    很榮幸能有這個機會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新能源裝備領域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來自戚墅堰所瑞泰裝備公司,今天匯報的題目是發揮“雙源”技術優勢,打造高品質風電齒輪箱... [詳細]
  • 楊森森:地面光儲系統創新方向...
    我們的主題是清潔能源技術創新,所以我想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陽光電源對于技術創新地面光伏系統的創新方向的探討和內容。 [詳細]
  • 專題論壇3:氫能技術與應用發展論壇
  • 主持人:徐文輝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與會嘉賓:大家上午好!我們氫能技術與應用發展論壇,今天上午的活動馬上就開始。首先對大家蒞臨本次的會議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歡迎!我是本次... [詳細]
  • 徐俊:開場致辭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領導、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氫能技術與應用發展專題論壇,在此我謹代表武進區人民政府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 [詳細]
  • 牛明:常州氫灣推介
    各位嘉賓,各位企業家各位專家上午好,剛才徐常委已經把常州市的一些情況包括常州新能源的情況,包括常州氫灣的情況跟各位做了簡單的概述,下面我給各位詳細點把常州武進包... [詳細]
  • 王剛:中國氫能燃料電池標準現...
    尊敬的徐書記、牛局長,各位老師、同仁們: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向大家匯報一下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的標準化的現狀。我將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做一下詳細的介紹。第一是2021年... [詳細]
  • 段東平:光解水制氫才是綠氫發...
    剛才說人沒有氧活不了,沒有氫活不好,我再加兩句,沒有水,生不下來,沒有陽光活不下去。就是想提前給我的演講命題做個宣傳。我的命題今年6月份第一次在青海的格爾木,第... [詳細]
  • 趙榮博:氫燃料核心零部件的機...
    各位領導:大家好!剛才也聽到了我們行業內的各種大咖從制氫包括后期的新的標準的應用制定方面的分享。我這邊針對我們現在氫燃料電池電堆的核心關鍵零部件的機遇和挑戰做一... [詳細]
  • 韋虹:面向碳中和的吉利氫能動...
    各位領導以及行業專家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吉利汽車動力研究院的韋虹,很高興參加本次峰會。碳達峰碳中和已經成為各行各業未來發展中首要考慮的問題,今天看到了各個政府部... [詳細]
  • 詹偉祥:氫能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我今天跟大家說一下就是在新能源重塑全球能源格局里面,我們怎么占到這個變化的先機。大家一直都在提氫氣的成本,那么這個成本我們可以看一下,比如說光伏、風力在投資量它... [詳細]
  • 于永堂:卡特彼勒純氫與摻氫燃...
    謝謝。我首先介紹一下我們講的純氫內燃機發電,剛才韋總講的是運輸汽車方面的,我們講的是靜止發電機方面的。首先我們卡特彼勒可能知道比較多的就是一個挖掘機,實際上卡特... [詳細]
  • 宋鵬飛:對天然氣企業發展氫能...
    尊敬的各位企業家,領導和專家,我給各位匯報一下我們對天然氣企業發展氫能的思考。傳統的油氣企業對于能源轉型既能感受到真真實實的挑戰,也能看到未來融合發展的機遇。對... [詳細]
  • 專題論壇4:綠色金融與可持續投資論壇
  • 主持人:馮江華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加入未來能源大會專題論壇4--綠色金融與可持續投資論壇,本論壇邀請了很多業界領袖、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共同... [詳細]
  • 孫益鋒:開場致辭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參加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綠色金融與可持續投資專題論壇,我謹代表武進區委區政府向出席今天專題論壇的各位領導、專... [詳細]
  • 肖夢竺:全球終端使用部門轉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感謝中國能源網、常州市武進區的邀請,非常榮幸在這里和大家分享可再生能源署對全球可再生能源轉型的一些最新分析。我今... [詳細]
  • 張曉蕊:能源金融與可持續投資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榮幸今天有機會過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普華永道針對可持續投資一些比較粗淺的想法和見解。在接下來的20分鐘,我就先給大家重點講一... [詳細]
  • 董善寧:提升綠色金融助力綠色...
    謝謝主持人的介紹,各位專家下午好。很高興有機會參加今天這個論壇,剛剛曉蕊從宏觀和國內外做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介紹。我從銀行實操的角度談一下銀行作為一類金融機構是怎... [詳細]
  • 董麗:以綠色金融服務高質量發...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銀行界的同仁們: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榮幸能夠向大家匯報光大銀行以綠色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情況。 [詳細]
  • 王欽成:綠色金融賦能綠色發展
    謝謝主持人,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專家,大家下午好。很榮幸參加今天的綠色金融的分論壇,回到整個常州的未來能源大會的主題,我剛才看一下我們活動的安排,在目前的形勢... [詳細]
  • 查浩:電改背景下資本市場助力...
    各位投資人、各位銀行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申萬宏源證券查浩,今天參加這個論壇,一個是很榮幸,再一個我發現挺有意思,今天前面幾位演講嘉賓都是銀行背景,資本市場證... [詳細]
  • 專題論壇5:能源數字化智能化論壇
  • 主持人:王曉東
    在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雙重驅動下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深度融合,能源數字化、智能化迅速發展,新業態持續涌現,對能源產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地影響。在此背景下,我們在這里... [詳細]
  • 致辭嘉賓 朱慧峰:
    疊翠流金,碩果累累,今天很榮幸參加在常州武進區舉辦的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能源數字化智能化論壇,在此我代表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政府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大會... [詳細]
  • 孫藝新:未來能源電力數字化發...
    關于未來能源的暢想,在過去的論壇,前幾次論壇當中我也有所分享,這次我們把數字化的發展,數字化的轉型和未來能源作為一個深度的耦合和暢想,我在想關鍵點在哪?如何來把... [詳細]
  • 舒震寰:發展數字能源產業,推...
    很高興在來到未來能源大會,我代表華為分享一下雙碳背景下華為數字能源的理解和判斷,以及我們在過程中的一些探索和實踐。我們認為未來人類的文明會走向一個三大自由:一是... [詳細]
  • 翟宇博:智慧能源網,助力數字...
    我是來自能鏈集團的翟宇博,今天非常開心在常州和大家一起來在未來能源大會上作一些我們相關的應用實踐分享。關注于能源數字化我接下來想結合我們的一些業務實踐,跟大家來... [詳細]
  • 呂志勇:助力雙碳計劃、實現可...
    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分享的題目是以企業定位分享的對于市場的理解,包括在過程中關于能、關于碳項目的實踐,我把重點內容放在這部分。首先,從雙碳背景來看,做整... [詳細]
  • 吳丹:“智能與低碳”,企業可...
    遠光能源互聯網是在能源互聯網領域的科技型企業,我們公司從成立到現在這些年當中圍繞著電力市場改革還有綜合能源低碳,以及虛擬電廠這方面持續做一些實踐,這個實踐簡單說... [詳細]
  • 郭雪梅:智慧能源雙碳平臺助力...
    我是儀能科技的創始人郭雪梅,作為多年深耕在能源數字化的創新型企業,我在公司的繁忙的業務管理跟忙碌的開拓市場當中受邀前來參加這次未來能源大會,這么多天我一直在認真... [詳細]
  • 田新立:區塊鏈技術與能源數字...
    首先我的議題是《區塊鏈與能源數字化智能化》,區塊鏈技術在2019年的時候習總書記就列為自主創新的突破點,是未來新的基礎設施之一。所以大的部分我就不作介紹了,區塊... [詳細]
  • 專題論壇6:城市能源與智慧交通創新論壇
  • 主持人:王曉明
    各位嘉賓,歡迎參加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專題六的的城市能源與智慧交通創新論壇,本次論壇專家學者們將以構建可持續的城市生態,推進交通與能源的融合發展,在這樣一個大的話... [詳細]
  • 致辭嘉賓 呂海峰:
    非常感謝中國能源網的邀請,有機會來到美麗的常州市參會學習,我代表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可持續城市專業委員會,對本屆未來能源大會暨本場主題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我... [詳細]
  • 致辭嘉賓 張征宇:
    本次專題論壇將圍繞構建可持續城市生態,推進交通與能源融合發展最新的理念展開研討,共同探討智能電網、智慧交通等一系列話題,為探索城市能源管理與智慧交通深度融合發展... [詳細]
  • 劉小詩:新型交通能源設施多方...
    大家下午好!我上周參加了慕尼黑車展,德國總理在會上發言,說德國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德國政府將出1100億歐元支持德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其中有550億歐元是指出... [詳細]
  • 鄭雋一:充電市場研究
    昨天在北京開會,國家發改委對整個充電市場包括價格,可能今年有些城市有些回升。分享兩個數據,第一個,星星充電整個平臺上面,今年一月份新增用戶數41萬,上個月新增用... [詳細]
  • 鄧忠遠:新能源汽車“城市出行...
    我是來自藍谷能源的鄧忠遠,今天在這里誠惶誠恐,但是也非常榮幸,我作為一個新的武進人,最近幾年是在北京工作,所以說今天回到武進這邊跟大家做一個匯報和分享,非常非常... [詳細]
  • 唐艷紅:數字出行助力城市交通...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我是滴滴發展研究院的唐艷紅,非常感謝主辦方的邀請,讓我第一次有機會來到龍城常州。剛才前面的幾位領導聊到的時候都講到,其實大家聊的主題... [詳細]
  • 姚娟:交通運輸領域”雙碳“目...
    我是來自西南石油大學、四川石油與天然氣研究中心的姚娟。今天我們論壇的主題是構建可持續的城市生態,其實在這之前李會長已經從宏觀的視角,給我們如何加速公平、智慧和綠... [詳細]
  • 高端對話


    今天對話嘉賓一共有五位,
     
    第一位是中金公司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朱云來
     
    第二位是國際燃氣聯盟主席李雅蘭
     
    第三位是施耐德電氣副總裁王潔
     
    第四位是CARBON10B X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Ulf Henning Richter
     
    第五位是西盟斯律師行能源資源及基礎設施業務主管合伙人David Blumental。

     
     
    主持人孫賢勝:各位專家、各位學者,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接下來繼續主持高端對話環節。這個環節的主題是從傳統到未來,共識與行動。本次高端對話的目標是對各種能源相關問題建立共識,探討專項未來能源的途徑,并促進行動計劃的制定。我們邀請了能源行業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以多樣化的觀點和經驗,來討論這個重要的話題。大家知道,在能源行業有一種說法,那就是三個不可能三角,要兼顧能源安全又要考慮經濟可行還要綠色低碳高效可持續。在二十大會議上也提出要建立中國特色的新型能源工業體系。今天我們就有關問題大家開展一些討論。

    第一個問題想問一下朱總,朱總過去一直從事金融高管工作,對政策方面研究比較深,我想問的問題是全球能源轉型目前有哪些挑戰?剛才您在世界地圖上也講了一些,新能源快速發展需要重點突破哪些障礙?您在這方面有什么考慮?


     
    朱云來:在發電、儲電、輸電、用電整體系統里面來講,有挑戰的還是儲電,在大家傳統的思維里面,傳統的火電不需要儲電,現在要大規模地建立儲電,儲電的技術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其實經過多年的發展,政府和社會形成一個共識,儲電已經可行。整個系統的替換,如果它分解為二十年,一年走一小步,這樣的話就是十萬億的規模,很合適,特別是現在經濟需要找到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它至少它直接的作用,是建設一個安全綠色的未來地球環境,我覺得這個就是最重要的。

    孫賢勝:朱總認為儲能確實是這樣,今后新能源上了以后,特別是高比例以后,它的間歇性的問題出來,如何保證能源安全供應,使得大家不間斷的使用電能。

    孫賢勝問李雅蘭:您認為理想的未來能源體系應該是什么樣的?二十大上也講了,建立中國特色的工業能源體系,天然氣在未來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李雅蘭:我覺得天然氣在未來能源轉型當中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理由很簡單,第一,在化石能源中,天然氣是最清潔的能源,低碳、靈活;第二,天然氣資源豐富,在全球現有的儲量可以用到至少兩百年以上;第三,全球天然氣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體系,從資源到運輸到儲存,尤其是它龐大的儲存體系,今年7月份的時候,在加拿大召開了世界液化天然氣大會,在會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卡塔爾等眾多的油氣公司均表示加大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力度,我們看到到2025年以后,天然氣量足價低的情況就會出現,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在走向未來的新能源體系過程當中,必然要伴隨著可再生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在這個過程中,天然氣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孫賢勝:非常感謝李總。歐盟現在把天然氣和核能已經劃入到清潔能源的范疇之內,確實在未來天然氣在整個能源轉型過程中會發揮更大的作用,雅蘭總是我們國家在天然氣行業IGU里面的第一位主席,也是把天然氣的重要性講的非常好。
     
    孫賢勝問施耐德公司的王潔:作為專注能源管理和自動化管控領域的公司代表,您認為在用能端應該如何發力,企業的技術創新如何賦能這個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王潔:施耐德電氣始終認為電氣化+數字化就能夠支持企業,或者社會的一個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國際能源署指出,現在電氣化的程度還是比較低的,全球平均在20%多,到2030年要到27%~30%左右,中國相對來講還是比較高的,中國電動汽車用得比較多。我們在講電氣化通過數字化的賦能,速度是可以加快的。數字化來講無論是在數據中心,還是在工廠、基礎設施、微網、樓宇,平均通過現有的創新技術,可以降低15%~30%的碳排放,提升效率,數字化不僅在提升效率、降低排放,同時也為整個電網的安全、柔性、智能、靈活這些關鍵詞,都可以做出很多的貢獻。
     
    孫賢勝:謝謝王總。數字化、電氣化加上智能化,現在電動汽車真是不得了,速度非常快。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就不再深入了。
     
    孫賢勝問Ulf Henning Richter先生:您的企業一直在關注CCUS。但是對于這個CCUS的商業化和工業化其實它是有一個巨大的問題的,就是成本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去控制這個成本呢?能不能簡單評論一下?


    Ulf Henning Richter:CCUS最關鍵的問題,首先要看企業是不是做好了采用這種技術的決定,因為這些投資都是長期的投資,它可能涉及好幾代的時間。在全球我們要達到一種共識,什么是消除碳的正確路徑,什么是碳交易的未來模式,而且是在全球的規模上進行碳排放交易。從現實的角度來說,供應鏈應當是全球的,德國企業70%~80%的產品是出口到中國和亞洲,如果歐洲采取了某種解決方式,中國選擇另外一種解決方案,我想在全球就沒有辦法形成合力。我們也關注一些新興的技術,比如說直接的碳捕捉,這些技術應當要把它在那些能源較便宜的國家來落地,但是現在在冰島這樣的國家已經落地了,但是冰島并不需要這么多的技術,因為冰島本身碳排放量就很少,也沒有便宜的能源。所以我想現在可能要構建全球的排放交易體系,但是目前這個想法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
     
    孫賢勝:感謝您的發言,特別是涉及到CCUS,這個是涉及到非常困難的挑戰,不僅僅是技術問題,也要考慮地區,考慮管理,所以確實需要各方需要形成合力。

    孫賢勝問David Blumental:您是法律人和專業人士,在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背景當中出現了一些新興的問題,我們很多問題還涉及到法律。我們想了解您如何看待碳中和和碳稅,對這樣的問題您有哪些主要的想法和回應?


     
    David Blumental:大家好,謝謝孫主任,謝謝諸位,我作為非訴訟律師,主要協助企業、政府部門去落實舉措。我們現在能源轉型的方向逐步明朗了,哪些項目呢?光伏、風電,包括碳稅的問題,政府、企業、輿論當中都在進行討論,慢慢形成一個共識。在項目當中,盡管這些是新能源,但是我們采用的項目架構,包括融資方法,包括開發的模式、合同框架,其實是借用傳統能源的形式,所謂的資本市場的債券、股權融資形式。現在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協助這些融資方、政府部門,其他參加項目的利益相關者達到一個共識,了解新能源跟傳統能源的區別在哪里,怎么樣去用這些模式完成這些項目,能夠達到這些目標,這是我們現在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其中也涉及到碳中和的一部分,所謂的ESG、環保、治理、社會關系這些。

    孫賢勝:非常感謝,由于時間關系,其實有很多問題都想深入討論,但這個時間已經晚了,我們就把問題壓縮,最后請五位專家每人用一兩句話,對能源轉型未來的發展,無論是提出建議也好,結論也好,期望也好,每人用一兩句話。先從朱總開始。
     
    朱云來:剛才說了,既然已經有了這樣的一個基本可行性的認定,我們應該迅速組織論證,從二十年建立一個全新的光電系統,分解為一年,我剛才說的一年大概十萬億的水平,現在就開始做,長遠的重大決策的風險是相對小的,因為是分步執行,有什么問題在這個中間可以修正,方向越清楚技術進步越快,這樣可以有一個清晰的總體方向,論證以后可以開始實施,這樣往前推進,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
     
    孫賢勝:謝謝朱總,朱總這個想法提出來以后,在座的可能有院校研究機構,如果能夠把剛才朱總說的這個細化,估計下一步再申報個院士問題不大,我覺得思路很好。
     
    下面請雅蘭總。
     
    李雅蘭:謝謝,我對未來能源轉型還是充滿信心的,就像這一個論壇的主題叫共識和行動,我覺得全球除了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之外,大家對能源轉型是有共識的,共識是我們采取行動的一個基礎,但同時我也覺得大家還是要有耐心,因為確實從傳統能源到未來的能源系統,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覺得天然氣一定會起到一個穩定氣和調節氣的作用,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個長期的伙伴,謝謝。
     
    孫賢勝:謝謝李總,我們相信天然氣一定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下面請王總。
     
    王潔:我就簡單的說,從企業的角度,無論從用能側、從新型電力系統來講,源網荷儲都是很復雜的體系,搭建生態圈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個對未來,無論是數字化,無論是企業、學校,還有政府,對人才的培養也是應該增加力度的,因為前兩天我們剛跟武進簽了一個合作培養低碳人才的協議。
     
    孫賢勝:好,關鍵詞,生態圈、人才。
     
    下面請Ulf Henning Richter。
     
    Ulf Henning Richter:我簡單總結一下,我想碳還是要商品化,雖然目前工作剛剛啟動,我們要整個碳的交易系統實現數字化,把碳變成一種投資產品,企業可以直接投資CCUS,二氧化碳清除技術,投資資本、資產管理公司、政府,你給他足夠的激勵,錢就能流入這個行業,目前來說還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很努力來做,但是缺乏全球共識,我完全贊同之前專家的意見,需要一個全球共識,因為氣候變化是全球層面的挑戰。
     
    孫賢勝:他講的這個歸納幾個詞,一個就是全球共識,還講了一個努力工作。
     
    最后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有請David Blumental。
     
    David Blumental:感謝,非常同意前面幾位,也同意剛才李總所講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大家需要耐心,需要保持共識,要多理解、多溝通。
     
    孫賢勝:謝謝,David中文講的這么好,已經高度概括了,我就不啰嗦了。很多專家都是很資深的,但由于時間原因不能更多的討論,我建議大家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精彩的問答表示感謝!

    對話環節:全球清潔能源轉型——技術、政策和激勵措施
     

    下面是對話環節,我們請了凌院士和周院士,還有碳中和中心的主席黃少中,請你們三個人來回答我的問題。我實際上原來選了七個問題,他們中間能夠回答五個到六個就可以了。

    這個就像國際會議里面很有意思的,就是說像這種對話往往都放在最前面,是因為什么呢?就是這些高層的人,后來我問他們的,我都找的是主席們,我前些日子在美國剛弄完,他說這個好弄,這個不需要我準備PPT,我想什么就說什么,又省時間,然后效果也不錯。這個就是不同的觀念。我希望你們幾位名人們,能夠每個問題不超過五分鐘,而且要表現的與眾不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要是大家都背了很多遍了就別說了。

    下面第一個問題,我的問題很簡單,我們老說能源轉型,現在能源轉型他的技術難題在哪兒?我以前管電力,我管了很多年,每個人都說每個項目我是世界第一,我是世界領先。過了這么多年了,我們想知道的是問題在哪兒,而不是我多么先進。那么你們的專家要建議啊,您建議必然是什么趨勢?或者是什么途徑往這里走呢?那么目前能源轉型需要怎么做呢?周孝信院士,請您回答。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說的是能源轉型的問題,能源轉型對我們國家和對全世界來說,大家的目標應該說還是一致的。我個人的理解就是我們國家能源轉型目標就是要滿足人民對能源的需求、電力的需求,同時要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之下,我們國家對以化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系統轉變為一個以清潔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能源系統。但是這個路徑是不完全一樣,所以你說的這個技術的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

    我今天就談談我個人的理解,其實上午我在我那個報告里面已經說了,我的想法就是我們現在處在這樣一個能源轉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我們的途徑是什么呢?就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讓我們的國家能源供應從化石能源變成清潔能源為主的目標。

    具體的路徑就是所謂的綠電替代+綠氫替代,就是這么一個路徑,這個路徑實際上所謂綠電替代就是大家已經在做的事情,就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先立后破,我們現在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前提之下,我們逐步的退出相當一部分的化石能源,這就是我們主要的路徑。

    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如果說我們還要進一步的話,那么我們就要把一些不能用電的一些需求,我們用綠氫來代替,用地熱來代替等等,但是前面一個是為主的,后一個是為輔的。總的目標就是說我們將來到2060年的時候,我們國家就是一個最起碼基本上能夠實現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80%以上。

    這樣一個路徑的話有哪些技術呢?我給它大概粗列了一下,可能說的不一定完整。第一個就是氫能的問題,氫能進入我們的一次能源消費也變成了所謂了一次氫能。氫能原來不認為是一種能源,現在承認它是一種能源,但是不好說是一次能源,但是我的看法它是一次能源,不一定對。

    它從技術上來說,綠色氫能的生產、儲運、利用各個方面的技術,確實還需要進行長期的研究,來逐步的完善,同時它的價格也要逐步的降低。這樣的話,將來才能替代一些非化石能源的利用,包括在電力方面的利用。這是第一個技術。

    第二個就是二氧化碳這個問題,二氧化碳的捕集確實是一個辦法,包括它的儲運,包括它的埋藏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是我覺得到目前為止,真正我要這么大規模的用于我們的電力系統的話確實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還要做很多的技術分析。因為我們這個二氧化碳的量是非常大的,不是說是一兩億噸,而是幾十億噸的量,所以處理的話確實有相當大的難度,一個是價格問題,一個是技術上確實還需要不斷的完善和提高。但是畢竟在很多地方還是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技術。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就是說我們國家現在大量的發展光伏和風電,特別是最近的沙、戈、荒,沙灘、戈壁灘、荒灘,大幅度的發展光電,當然這個光電要和煤電配合,包括輸送,這個確實也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我的個人看法就是說像這樣一些地方,包括甘肅、內蒙、新疆、青海這些地方大規模的發展可再生能源,確實是我們國家的資源是具備的,沒問題的,我們的技術到目前為止也是具備的。從經濟性來說,它應該也是問題不大的,但是問題就是說如果這么大量的電力西電東送,那么我們會受到很多的制約,也就是所謂的走廊的限制和其他一些技術的優勢的限制。畢竟這個我們到目前為止西電東輸的量還不是很大。

    因此我們想了一個問題,能不能就地生產綠電的同時,我們就生產包括制氫,包括氫的衍生產品,比如耦合二氧化碳的結合,畢竟這個也有煤電,也有氣電,二氧化碳和煤結合,來生產甲烷、甲醇,不需要的話就和空氣中的氮氣形成氨。這樣就可以形成什么呢?形成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西能東輸的概念,就是綠色的西能東輸,這些綠色的電力加上綠色的化工產品,包括氫,包括剛才說的這幾種,然后就是往東部送,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但是這個也牽扯到很多的技術問題,包括氫氣輸送的問題,管道的輸送,會不會帶來一些后果,當然現在我們國內很多單位也都在研究,就是怎么輸送。所以這個我想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第四個是儲能,今天我們上午的會也談了很多的儲能,但是我想現在非常重要的是隨著可再生能源比例,風電光伏比例的增加,它的一些靈活性的需求,包括剛才講的這個韌性的要求,應對一些極端氣候條件帶來一些不確定性,需要的儲能就不是我僅能應付一天或者是兩三天之內的儲能循環,而是要針對一周、兩周,甚至一個月、兩個月,甚至跨季節的循環,這樣的話我就需要一個所謂的長期儲能了。這個長期儲能目前來看,上午有報告講了液流電池儲能,它也是一種,但是我更愿意推薦的還是儲存綠色燃料,就是我剛才說的那些綠色燃料,這樣的話就可以大反對的應對新能源的不確定性。這個也是一個儲能技術。

    第五個是我覺得是非電利用,非電利用包括地熱的利用,包括各種涉及熱方面的一些儲能利用。這個里面我覺得我們國家似乎推廣的力度還不是很夠,比如說熱泵,有的國家推廣節能或者是非化石能源利用的話他推兩個東西,第一個是節能他推廣LED燈,第二個是推廣熱泵,我們國家這方面好像還沒有做大力的推廣,LED燈可能推廣的不錯了,但是熱泵還沒有推。最近我看了幾個地方,我覺得還是非常非常好的,就是非電利用方面,這個是淺層地熱拿來做供熱,這個推廣的還是不錯的。

    這個是第幾個了?

    第七個就是綜合能源系統的問題,我們要在源端建立綜合能源系統,我們在終端消費業建立綜合能源系統,這個和數字化、智能化配合起來以后,它就會在很多性能上給我們的電力系統,包括提高用戶的供電的可靠性和人性,非常重要。

    第八個就是數字化、智能化,智慧能源,這個不多說了。

    第九個就是能源電力市場,這個講的就是實際上我們搞電的人也認為電力市場里面也有技術,但是實際上它除了技術以外還有一些政策相關的問題。

    第十個就是包括一些裝備,包括一些芯片,包括我們的電力電子的器件和裝置。我覺得這方面我們還有差距。我覺得畢竟我們也參照過有關的單位,現在我們主要的還是用國外的,所以這個也非常重要。

    這是這十項技術,不一定對。謝謝!

    李若梅:謝謝,真的想跟大家分享,他一共講了8分鐘。

    下一位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給我印象最深的,他當了原來神華、后來國能的總經理,后來又是山東省副省長,現在是山東省科協主席,所以我要問他的問題有兩個,先問您第一個,能源轉型的推動包括哪些路徑?政府的政策和市場機制這個影響有多大?您回答點社會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原來你給我留的不是這個問題,不過你既然問了我就回答。

    李若梅:我問的是韌性問題,我沒有寫字,我問的問題是留給其他人的,那重新來吧,那黃主席先回答吧。

    您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市場,還有這些機制有什么影響?您先回答哪一個問題?是路徑問題,還是三角問題?

    中國能源研究會雙碳產業合作分會主任黃少中:先回答三角問題。

    李若梅:我再把三角問題說一下,請大家原諒,如何解決能源三角的問題?就是能源的安全性、經濟性、清潔性,這個很重要,有的人就說三角不可能,有人說你不三角怎么辦?永遠做不到,什么都干不了,我們這個黃主席他有他自己的觀點,大家都可以聽一聽,然后思考一下。

    黃少中:謝謝主持人若梅,也是我的同事,按照會議的安排,給我安排的題目是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問題。這個題目我去年的5月份,曾經在媒體上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目當時叫《辯證的看待和有效解決能源的不可能三角問題》,今天時間有限,我就利用這么一個很短暫的時間,把我的一些主要看法和一些觀點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下。

    所謂的不可能三角問題,最早是源于金融界,金融界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和說法就是不可能三角,就是既要、又要、還要是很難做到的。再后來又輾轉到了能源,也引用了這樣的概念,也存在這種現象,主要意思是什么呢?現在大家提的比較多的是清潔低碳,要安全充裕,或者安全保證,還有經濟高效。在前不久中央深改會里頭,對新型電力系統也有那么五句話,把剛才說的那幾個意思都說了一下,他的原話是這樣的,就是要構建什么系統呢,叫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智能靈活,這里頭就包含了我們現在談到的能源所謂的不可能三角,既要清潔低碳,又要經濟可及、價格低廉,又要安全保障,它應該是一個很難達到的多重目標。我當時寫這篇文章的意思,也談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就是說在能源領域,尤其是要實現雙碳目標也好,能源轉型也好,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也好,它是肯定存在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問題,可能要伴隨很長的一個過程,因為雙碳目標是3060,很長,構建能源體系以及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都是一個漫長的艱巨的過程,能源不可能三角問題我認為它是長期伴隨著長期的過程。

    第二個就是要辯證的看,就是說這個能源不可能三角,實質上三者的關系并不是完全對立,或者割裂的,它在某種程度上是相輔相成,互相可以轉化的,比如說清潔低碳,按照我們通常的理解,清潔低碳要更清潔,要減碳減排,肯定成本就要上去,要保證安全,肯定是要充裕,也要大量的投資,就不經濟了,這些問題都是存在的。我說的這個意思就是三者的關系不是完全孤立的、獨立的、割裂的,在某種情況下可以互相轉化,相輔相成,互相支撐的,這是一個看法。

    第三個觀點就是能源不可能三角,一般人認為既要、又要、還要,那怎么可能呢,不可能,但是我的觀點它是可能的,或者是有解的,并不是無解的,要怎么解呢?有這么幾個思路,或者一些措施,就是我們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還是有所側重的,如果我們理解為它是一個能源不可能三角,原來是一個等邊三角形的話,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可能會有所傾斜,比如說去年出現過某些地區,或者某個時段大面積缺電的情況下,肯定是要優先保證能源的安全供應,這個邊可能就會高一些、大一些,別的可能就是稍微有所舍棄。如果說清潔低碳,清潔低碳是一個長遠的目標,價格低廉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是安全保供、安全穩定供應是一個底線,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綜觀我們的能源發展史來看,我們國家在前期相當長的時間更多的是保證供應,保證價格低廉,清潔低碳說的不是那么重,隨著現在雙碳目標的實施,隨著我們對國際社會的一種承諾,清潔低碳肯定是越來越成為一個重要的目標,在這種關系下,不同的發展階段要兼顧好不同的發展目標來解決。

    具體的解決措施還是要綜合施策,剛才說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發展木,另外就是要構建新型能源體系,以及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有效地來解決這些問題,這里的內容很多了,包括儲能的發展,包括虛擬電廠,包括源網荷儲、多能互補等等,這些耦合在一塊共同作用解決這個問題。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發揮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作用,政府要發揮政策引領、頂層設計、制定和完善一些政策,包括很重要的價格政策等等,來促進這個行業的發展,引導這個市場。市場要更有效的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更好的健全和完善我們的市場機制,讓這個價格起到最靈敏、最有效的作用,綜合采取政府和市場兩手共同發力的措施,共同來綜合施策,這個問題就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我就說這些,謝謝。

    李若梅:謝謝您,由于凌文院士他的日程非常緊張,您就一氣回答兩個問題,還有十分鐘他就走了,一個是如何應對突發自然災害對能源供給的影響,就是剛才卞建華說的那個韌性問題,第二個問題因為您也是全球國際人物,國際領袖,我再問問能源轉型對全球能源市場和經濟發展的影響,這方面國際合作有哪些有效可行的路徑?

    凌文:謝謝若梅,很高興跟大家一起來交流,韌性這個詞今年尤其得時髦,我們也記得當時總理在回答記者問的時候,也專門講到中國經濟的韌性,能源系統韌性我覺得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剛才大家講到了,要安全,要清潔,要經濟,剛才兩位專家都講的比較多了,我不多啰嗦,我要強調的韌性是什么呢?這個韌性是正常運行的系統在突發偶然的外部干預、外部突變的情況下,怎么能保持它系統的一個基本功能,這里面就是一個系統的損害,外部突變,特別是像這種極端的自然災害、戰爭出現的時候,它能夠保持基本的功能,這個我們把它叫做韌性,這個韌性就非常重要,這里面大致上來說,有這么幾件事。

    一個就是突發狀態下,你的一個基本響應,比如說前年我們國家能源局,我個人一點都沒有想到,在多少年沒有拉閘限電的情況下,突然間拉閘限電了,我把它總結為人禍,為什么呢?就是有一個原則先立后破,沒有這樣做,因此出現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在我們系統工程來講,那是可以有比較好的應對的預案,再比如說一旦有這樣的緊急情況,比如戰爭,那我們整個能源的生產、能源的供應、能源的分配,乃至能源的消費,都要有措施來保證整個系統最基本的響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能源韌性。所以俄烏沖突,包括前年我們自己沒有調控好,像這樣的原因,都要成為未來我們研究能源韌性的這些學者,這些政府官員,這些經濟學家做好相應的工作,確保在極端情況下,我們的能源系統能夠有最基本的響應,然后很多功能能夠盡快地去恢復。這是我要表達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就是剛才若梅問到的能源轉型當中的國際合作,其實能源轉型大的來說,我把它叫做三件事,第一個中國的能源一定要正確看待我們的能源結構現實,去年我們所有的能源里面,化石能源仍然占到83%以上,其中煤炭是56.20%,所以中國的能源未來在做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以煤為主的格局不會有大的改變,因此我們第一件事叫做規模能源清潔化,確保煤、油、氣的使用安全,然后清潔,解決二氧化碳的問題,這是我們一定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剛才我跟云來一起討論的,我們要迅速地把清潔能源規模化,那就是風、光、水、核,特別是海,海洋除了海上風電以外,溫差、鹽差、波浪、潮汐,把這些都做到位,我們在海洋這一方面差的比較多。第三件事就是要把整個能源系統智能化,剛才幾位都講到了,我們要把能源系統、電力系統通過智能的方式來進行最好的一個分配。在這一點上我們極度的需要國際合作,因為二氧化碳的問題、生態系統的問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1、PM2.5、PM10的問題,都是全人類共同要面對的,我很遺憾到今天為止,我們現在的國際合作比起15年前大大的倒退,為什么?這個朱云來總裁知道,15年前的時候,我們跟美國國家能源部可以做到什么呢?每四個月我們神華派三個員工去美國能源部掛職,美國能源部派三個員工到神華來掛職,那會兒的學術交流是很開放的,而且當時我們去美國的國家實驗室都很方便,但現在大家知道眾所周知的原因,現在這個路堵死了,所以我覺得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人類需要能源的合作,同時也希望我們的能源市場要開放,要合作,要平等,特別是剛才講到的,這個能源三角在我們講清潔,講低碳的時候,別忘了全世界還有10億人用不上電,剛才講到下一屆WFEO的主席穆斯塔法,他的尼日利亞兩億人里面,現在有65%以上連電都沒有,所以還要解決全球10億人沒有用電的問題,把安全性、清潔性、效率低碳、經濟很好的解決,所以我覺得未來全球能源真的需要合作,只有合作才能解決這樣一個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謝謝。

    李若梅:謝謝凌院士。我們就是為了讓全球的氣候變化,讓人類繼續生存下去,我們就是要合作,越和平越好,越溝通越好。人家問我整天干什么,我就愿意讓外國知道中國怎么樣,讓中國知道世界上他們也知道,就是知道的更清楚。

    我們還有一位黃主席,其實就是組織這個會的,也是他負責的,您的第二個問題還沒有回答。不要怕敏感,市場也挺重要,激勵政策也很重要,但是他們能起什么作用呢?說重要沒有用,我們怎么樣才能夠激發人的正能量?鼓勵市場的正能量?讓能源往干凈的地方跑?謝謝您。

    黃少中:謝謝。我試著簡單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剛才其實我在談到能源不可能三角問題的最后一個措施,就是要同時發揮政府的有為作用和市場的有效作用,這兩者的關系我覺得都很重要,不可偏廢。

    政府的作用,當然我們多年來由于計劃經濟的影響,可能更多的倚重于政府的作用,搞計劃經濟嘛,要搞規劃,搞各種政策和很多東西。但是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市場的作用應該是越來越明顯,我們的政府部門管理部門我覺得應該要越來越習慣于這種模式,更多的還是要發揮市場作用。

    當然,中央的有關文件說讓市場發揮決定作用,然后更好的發揮政府的作用,這兩句話都是不可偏廢的,是同時的。但是我覺得還是更多的放在市場配置資源上,更多的發揮市場作用。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就體現在很多方面了,比如說現在我們搞電力市場,現在也在提構建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那天李若梅主席還問我,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是什么概念?我理解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不是一個全國的物理市場,更多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是建立在全國統一的標準、統一的規則,促進這個資源在更大區域內來優化配置,并不是說只限一個全國的統一的電力市場。這個電力市場我覺得更多的還是區域市場、省級市場,是在這兩個層面比較多。我們國家目前是省級市場基本上一個省都有一個,而區域市場現在也在逐步的起步,比如說廣東、京津冀、長三角,逐步的都在搞,現在也不排斥這個區域電力市場,也在研究、起步和模擬運行。

    那么在省級市場里面,現在我記不清多少個了,現在很多搞了現貨市場,有一些是模擬,有一些已經運行了。所以光這個市場就有中長期市場,有輔助服務市場,有現貨市場,它各自發揮的功能都不一樣。然后從這個市場的形態和層級來說,有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有區域市場,有省級市場。所以我們曾經也研究過,也有一個成果,就是全國還是要建設全方位、多層次的電力市場機制,來促進能源轉型以及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應該是這樣的。

    回到剛才的兩個關系來說,我剛才說了,兩者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廢。政府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導、規范或者是規劃,但是具體的一些細節或者市場能夠解決的,你這個手就不要伸了,也不要去管了。市場解決不了的所謂市場失靈的地方,那更顯得政府有為調控的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市場能夠解決的我們政府就不要伸手,也不要過多的去出臺一些調控政策等等,這兩者的關系我認為是這樣的。這是第一個問題。

    還有一個實際上李若梅昨天交代我了,我也是想回答一下,就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或者說能源轉型主要的路徑是什么,我也簡單的說說這個問題,剛才周院士和凌院士也都說的這個問題。這個路徑我必須要說一下,就是在這兩個作用的作用下,一個是政府有為,一個是市場有效的綜合作用之下,然后采取多種措施,我覺得起碼是有五六個方面,這方面很多專家也談了很多,我有一些可能也是有重復的概念在。

    第一個就是能源結構要清潔化、低碳化,這個大家一說都明白,我們要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要實現雙碳目標,這個肯定是最緊迫,最長期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傳統能源。為代表的剛剛上午很多院士專家都講了,也就是光伏、風電,這兩個肯定是主力,越來越大。但是與此同時,我覺得水電、核電也是必要的補充,包括有一些專家談到氣電,也是重要的補充。所以總的來說能源結構要清潔化、低碳化。

    第二個跟這個相輔相成的,因為伴隨著新能源,因為它不穩定、靠天吃飯,要解決它對系統的影響,那就要大力發展儲能。發展儲能我提一個觀點,就是儲能的發展或者說方向應該是規模化、共建共享化,或者說共享規模化,只有這樣儲能才能真正的發揮作用。因為我們也去了很多地方調研,現在很多地方政府出臺政策,某一個投資企業,發電企業要在我這邊發展新能源、光伏、風電,必須配儲,強制的配置儲能,比例是10、15、20都不太一樣。很多發電企業投資商去建設這個花了很大的成本去投,投了以后但是調用不太高,利用率很低,現在這是一個比較突出的普遍問題。那么我們和調度部門也談了這個問題,他們說太零散了他們不好調,調度成本也很高。所以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儲能的發展方向必須是共享儲能規模化發展,這樣成本也有望進一步降低,利用效率也會高,電網的調度部門也方便調度,它的作用也能夠發揮的更好。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就是終端的用能要電氣化,或者說再電氣化。上午有院士談到了這個,比例我們現在國家可能才20%多,現在要提到50%甚至80%多,上午院士們也談了很多不同的看法,到底是不是一定要達到80%,但是它的趨勢肯定是從現在的20%到30%大幅度提高到50%到60%,這個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這個一方面就是便捷,另外就是可以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第四個措施就是電力系統要數字化、智能化。我昨天下午主持這個環節的時候談到,現在數字化越來越重要了,國家現在成立了專門的機構,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都特別重視數字化、云計算,各種的把它融合到一塊兒,把數據的價值充分挖掘出來,從而形成整個系統的數據化、智能化,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

    最后一點還有一個就是資源配置市場化,就是剛才跟我談的兩個作用是相關聯的。也就是必須要深刻的或者是切實的落實到資源配置,必須要市場化來配置,減少人為的干預。當然強調這個資源配置市場化,并不是說排斥政府在一定時候的宏觀調控作用,這兩者是不矛盾的,但是把它單獨說出來,也就是說配置資源還是更多的要發揮市場作用、市場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綜合來說,包括或者說不限于這五個措施或者五個路徑,是實現能源轉型或者說構建新型能源體系也好、新型電力系統的五個重要方面。

    說的可能不對,請大家批評指正。
     

    機構交流:從國際視角看中國能源轉型
     

    主持人黃少中:首先歡迎五位嘉賓來參加國際論壇的機構交流環節的對話,也非常感謝線上還有包括在座的線下堅守到現在還在聆聽我們今天這個對話交流。我首先來介紹一下這五位嘉賓:于涵,能源基金會煤炭轉型綜合工作組的主任。劉明明,自然資源保護協會清潔電力項目副主任。張曉楠,美國環保協會北京代表處項目主管。袁敏,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氣候與能源部能源轉型項目總監。李威,洛基山研究所低碳工業總監。我是這個環節的主持人,已經在這里坐了幾次了,來自中國能源研究會雙碳產業合作分會。

    大家知道,能源轉型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中國這幾年也在積極的進行能源轉型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近年來中國能源轉型的發展和相關情況一直備受國際NGO組織以及世界能源研究所的一些關注。這些機構或者自己組織開展研究,或者委托支持一些相關單位來開展一些研究。近年來應該說相繼推出了一些具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研究報告。對我國促進中國的能源轉型、行業發展和相關政策的制定都起到了很好的幫助和促進作用。我本人包括我在職的時候,包括我退休在研究會上也得到了NGO組織的大力支持。所以借此機會我要對各個NGO組織對我們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按照今天大會的安排,我們今天準備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與這些嘉賓從NGO組織各國際視角來談談中國能源轉型發展的相關問題。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事先我們也準備了相關方面的一些話題,有六個,因為有五位嘉賓,有一個是綜合性的。第一個是一個綜合性的話題,就是每位嘉賓都要回答,根據自己的理解,從自己的角度,來簡短的回答,時間是三到五分鐘。其他五個專業問題是根據每個嘉賓的機構或者他們的一些特長來請他們分別的簡單的做答,時間不超過五分鐘,我們爭取每位嘉賓十分鐘左右,包括我的主持串場,我們總共爭取在一個小時之內完成。最后當然也是希望每一位嘉賓用一句話來談談愿景、展望或者你的核心觀點等等,非常簡練的來說。

    下面我們就進入到綜合話題,題目是這樣的,如何從NGO組織和國際視角來看中國的能源轉型發展?你們認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有哪些?請各位嘉賓非常簡單的來說一說,三到五分鐘,我們從于涵女士開始。有請!

    能源基金會煤炭轉型綜合工作組主任于涵:謝謝黃局。是這樣的,基金會我們實際上是在中國一個最大的慈善捐贈組織,我們立志于低碳轉型和氣候話題。您當時問我的問題就是我們怎么看中國的能源轉型,我們認為中國和世界上絕大部分地區一個最大的不同,也是一個最大的挑戰,就是在中國來講,我們同時需要去管理需求的持續增長和低碳轉型。對于歐洲和美國的話,他們實際上整個能源需求已經到了一個峰值,對于他們來講更重要的是一種能源的轉變。從以前的化石能源轉到更多的利用可再生能源。但是對于中國來講,我們的經濟還在持續增長,我的能源需求在增長,同時我還要兼顧綠色發展。所以說對于中國來講它是一個雙重的轉變。

    但是在我們看來,它最主要的一點,尤其是站在今天,我們覺得國際交流特別的重要,世界需要更多的了解中國現在面臨什么樣的問題,同時中國也應該更多的去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

    黃少中:謝謝于涵女士,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話就是我們要更加增加國際交流,就是要多看看人家是怎么走過來的,或者有一些是先行試點或者是實驗的一些國家,人家可能有一些成熟的經驗,或者也有一些慘痛的教訓,那么我們應該加強和國際的交流,來吸取教訓,然后學習別人的一些長處,來促進我們的一些發展,我覺得這就是我聽到的一個核心的觀點。

    下面請劉明明女士。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清潔電力項目副主任劉明明:謝謝黃局的邀請。今天很榮幸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這么多年在國內開展工作的一些思考和一些觀察。

    關于我們從國際角度來看中國的轉型問題,我們其實在中國開展工作已經三十多年了,在做能源的轉型、電力轉型方面也是有很多的觀察,尤其是國際形勢這一塊兒,中國的轉型其實是進展很快的,在出臺政策這一塊兒我的感覺是它出臺特別的密集,出臺特別的快。一旦他覺得做一件事情,這個出臺跟國外的過程和流程是不太一樣的。在這么密集出臺政策的時候,我們觀察到中國現在需要做的是一些落地工作的推進,各個地方,然后各個社會主體,為了跟得上這些這種政策的出臺,在具體的實施層面,可能是需要我們更多的去做一些這種根據地方的情況,識別地方的資源,然后還有去彌補這些能力建設方面的工作,在這方面我們會持續的做一些推進工作。謝謝。

    黃少中:謝謝劉明明。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說我們中國確實這幾年隨著能源轉型,雙碳目標的實現,出臺了很多的政策,而且很密集,但是究竟落地怎么樣,我覺得他的意思可能還要狠狠的抓落實落地怎么樣,要很好的來落實,而不是光出臺一些政策就了事,可能后續的跟蹤、了解,或者說隨時完善一些政策,可能成為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一項工作。謝謝劉明明。

    下面有請EDF的張曉楠。

    EDF北京代表處項目主管張曉楠:首先感謝未來能源大會和黃局的邀請參加這個環節。我是EDF美國環保協會的張曉楠。

    我們在中國也開展了相當長時間的工作,同時,首先我非常贊同我們這個NGO同事的觀點,我們中國的能源轉型確實是需要走出去,多向世界展示我們這么快的進程,但是也需要多聽取國際上各方的經驗與教訓。

    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不同在于中國幅員遼闊,它的地形的特點,包括每個省份、每個區域、東南西北的能源特點也各不相同,所以中國其實需要更加完善的這么一個組合型的政策的支持。我們認為可能還需要繼續加強市場化的激勵手段,以促進能源轉型在中國更加快速、更加穩健,同時更加有成效的開展。這是我的觀點。謝謝!

    黃少中:謝謝張曉楠,講的非常好,一個是贊同他們兩個的觀點,還是要走出去,多學習國外先進好的做法,再一個就是強調中國那么大,各地各省的情況都不一樣,還是要因地制宜,來各自實施一些不同的政策。謝謝張曉楠。

    下面有請世界資源研究所的袁敏總監。

    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氣候與能源部能源轉型項目總監袁敏:謝謝黃局邀請。很榮幸今天有機會跟大家交流分享。我們世界資源研究所是研究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智庫。從我們的觀察來看,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轉型,從兩個維度的指標來看,其實進展是非常令人矚目的。

    一方面就是能源結構的優化,我們的可再生能源在過去的十多年里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僅僅支撐了國內本身的能源轉型,同時也打造了非常強勁的一個產業鏈來支撐到了全球的其他國家的能源轉型里面。然后從能效提升來看,過去這么多年單位GDP能耗也在持續下降,但是我們也留意到它下降的幅度其實是在逐漸的縮小,也說明了進一步挖掘節能的空間和潛力,難度在增加。

    從我們工作開展的領域來看,有幾個方面:

    一方面我們還在持續的去推動分布式能源在東部省份的多場景應用。特別是我們對于長三角地區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以及多場景應用的潛力進行了評估,并且結合了電網承載力。所以我們也能夠發現資源潛力是有的,但是現在電網這一塊兒的制約也是存在的,這是一個挑戰。

    第二個方面是我們也在山東、四川等地開展結合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和產業振興的結合,也是希望能夠以這種可再生能源來支撐當地農村的產業經濟的發展,并且帶動新的就業。

     

    還有一塊也是在探索工業部門的清潔供熱的技術解決方案,電力的低碳化相對來說比熱力要簡單一些,熱力在終端能源里面的占比雖然只有6%左右,但是針對一些特定的行業,比如說紡織服裝行業、化工醫藥行業,熱力的占比在終端里面能夠占到20%到30%,所以這個低碳化的難度比較大,所以需要各方探索一些新的技術,包括一些配套的政策來支撐。

    第四塊是我們最近正在思考的,就是希望能夠通過東部和西部的合作來加強可再生能源的跨省的利用。

    這個是我們目前在能源轉型方面推動的幾個領域,也非常希望能夠跟在座的各位開展一些合作。謝謝!

    黃少中:謝謝袁敏總監。一下說了四點,很全面,我感覺你們這個所研究的范圍很寬泛,很多領域都有所涉及,而且了解我們很多國內的情況,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我希望以后我們兩個單位也可以加強合作,各自從不同的視角來研究一些問題。謝謝袁敏總監。

    最后一位是李威總監。

    落基山研究所低碳工業總監李威:謝謝黃局的邀請。今天也是很榮幸來參加這個論壇,然后和我們的同僚來做討論。

    我們洛基山研究所是一家聚焦能源轉型的一家國際智庫,我們在中國開展的工作圍繞零碳電力、零碳工業、零碳建筑、零碳交通、能源轉型的方方面面來開展,助力我們國家的雙碳的行動。我本人是來自低碳工業主要做這個方向的工作,我想就這個問題來談一談我的一些粗淺的想法。

    首先從國際上來看,我覺得中國的重工業的能源轉型,一定是會助力于全球的氣候目標進程的。因為我們國家的重工業,主要工業品的產量在全球是占到了三分之一到一半以上的比例。我們去做能源轉型的工作,不僅有利于我們自己的雙碳目標,也會有助于我們全球的氣候目標的實現。

    第二個我想說的是,我們從雙碳目標這個行動的動因上來看,我們在國際上面也發現了要做好和國際上的銜接這樣一些工作,當然我們很多的頭部企業已經非常積極非常主動的在進行能源轉型的工作。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國際上面有一些新的動向,比如說今年歐盟的一些機制正式實施,也包括一些下游行業,像我們鋼鐵的下游行業,汽車行業,國際上的企業也對我們的低碳產品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們可以去關注這樣的一些進展,去銜接我們自己的減碳工作和國際上面的一些最新的進展。

    第三個我想提一提我們自己的企業或者行業在國際上是一個什么樣的進展。其實我們洛基山研究所開展了一個國內外重工業企業雙碳行動的一個對比研究,其實我們發現重工業企業這方面無論是行業水平還是頭部企業的最先進的水平,其實已經能夠引領世界了,我們在很多行業的能效水平上優于世界水平,甚至達到了全球的最優。我們的先進的低碳技術的部署,也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說今年的5月份,我們合鋼已經有全球首例120萬噸的氫冶金的項目已經順利運行了。這些其實都是對于全球減碳或者工業轉型、能源轉型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

    我們也很期待能夠和國內外的各方,能夠繼續的深入探討和推動我們能源的系統化的轉型。謝謝!

    黃少中:謝謝李威總監,從很多資料表明,主要集中在一個能源,一個工業、一個交通、一個建筑,工業也是很重要的領域,洛基山長期致力于工業方面的雙碳目標實現、資源轉型的研究,也提到了他們做的工作成效,也提了很好的建議。

    謝謝,五位嘉賓分別從各自的角度或者他們側重的領域,簡單扼要談了一下我剛才提高問題,從NGO組織或者從國際視角來談中國能源轉型究竟該怎么轉?亟需要解決哪些問題?雖然比較簡要,但也大致說了一下他們的看法和意見,這個只是第一步,是總的看法和意見。

    下面我們就進入專業話題的對話交流,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的,煤電轉型發展面臨哪些重要問題?大家知道煤電轉型確實是雙碳目標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領域,而且煤電轉型的發展過程中也面臨很大的問題,一會兒缺電,一會兒上煤基等等,還引起很多人的疑慮和看法。當然煤電的作用確實在相當長時間還是一個基礎性的、兜底的保障的作用,在短期內這個作用不容忽視,或者說不可改變,但是從長期來看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肯定是煤電要逐步減少,要替代可再生能源,但這個過程到底怎么來把握,煤電在目前這個階段,或者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怎么定位,重點的規劃布局,還要不要上煤電?煤電轉型時序怎么考慮等等,都是目前要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就這個問題我們來問問EDF的曉楠女士。

    張曉楠:謝謝黃局。我非常認同黃局剛才的觀點,煤電一直以來都是咱們國家能源供應的壓艙石、穩定器的作用,今天下午的專家也表達了這個觀點。由于我們國家是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供應特點,這個現狀在短期內是不會改變的,但是在雙碳目標之下,煤炭確實面臨著低碳減排的強制要求,我們從近兩年的政府整個態度和指示中,我們也能看到,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也強調了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也說了發揮煤炭主體的能源作用,增加煤炭先進產能,在煤炭的實際應用領域,煤電是非常重要的應用領域,煤電的低碳轉型是要從它整個的全生命周期來進行考慮的,它是分為煤炭的供應鏈的上游,還有使用的中游,還有使用端的下游。

    實際上在上游說到我這個老本行,它在開采運輸過程中,有非常大量的溫室氣體的排放,包括我們所知道的煤炭瓦斯、甲烷的排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它有一個特別好的回收利用的方式,國家是對它有強制回收利用的政策,我們希望在這方面能加強它的回收利用技術開發。在中游的電企行業,也是采用了一些技改的方式,提高了發電的能效。下游的這個電力產業它的發電輸配電售電方式,一會兒我會提到需要市場化激勵的方式。實際上根據電規總院2021年的數據,我們國家現在的煤電裝機容量是在逐年上升的,雖然裝機總量是上升的,實際上它單位煤耗是下降的,這也說明了現在技改、發電效率是顯著提高的。所以我們認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過程中,應該以煤電轉型為主,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選擇,就需要推動煤電向高效、清潔、低碳、智能的方向轉型發展。

    主要的方式,比如說就像我剛才提到的,在上游控制產煤期間的煤層氣,控制產煤期間的甲烷放空,提高甲烷的回收利用,不僅僅是高濃度的甲烷,還有低濃度、極低濃度的甲烷回收利用,在這方面比如說對礦區進行自供熱、自發電,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這么一個作用。在中游在提高發電效率的同時,我們現在非常主流的是推CCUS在煤電企業的發電廠應用,并且還可以加強煤電與新能源的聯營效率,現在有煤電企業考慮是不是在使用煤發電的時候添加一些生物質進去,以前有生物質發電廠,但由于熱量密度非常得低,所以慢慢就達不到我們的要求,如果要是我們煤和新能源混用這種情況,也可以進行一些新的嘗試。在下游要加強建立價格與品質相統一的電力現貨市場,用市場化的機制來激勵它,比如說現在可以采取一種就像藍氫、綠氫、灰氫的方式,可以采用彩虹電價、藍電、綠電、灰電,采取不同等級的電的價格,不僅僅針對工業市場,也可以針對個人用戶,也有一些多元化的供電方式,集中式、分散式的,比如說在礦區利用自供熱、自發電的情況,也可以緩解煤電帶來的環境影響。

    現在EDF是在黃河流域開展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相關研究工作,我們現在在那兒開展的是水能糧協同一體化的工作,如果有感興趣的同事和朋友可以跟我們咨詢,我們可以開展相應的合作。

    黃少中:謝謝曉楠,從上游、中游、下游全產業鏈三個方面,分別談了對煤炭轉型面臨的問題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同時煤層氣甲烷減排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最后談到EDF牽頭研究,支持在整個能源重鎮,一個是榆林,一個是山西,還有鄂爾多斯等幾個地方,都在開展水、糧食、能源綜合協同治理的研究,我認為很有意義,我也部分參與了一些工作,謝謝曉楠。

    下面進入到專項問題的第二個,就是如何有效解決系統調節能力提升,以及成本的疏導問題,這個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大家知道這兩天好多院士專家都談到了,能源轉型、實現雙碳目標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大力發展新能源,但新能源有它的三性,對系統有影響有波動,怎么平抑它這個影響呢?要大力提升調節能力,或者靈活能力,提升靈活能力,或者調節能力需要很大的投資,投資怎么來疏導、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這里面儲能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剛才對話環節我也說了,儲能大規模的上,利用率比較低,經濟效益不是很好,怎么來解決這些問題?既要大力提升調節性、靈活性的能力,又要使得這個成本能夠有效的得到疏導,使得企業合理持續的經營,確實是一個難題。就這個問題我們請教一下能源基金會的于涵女士。

    于涵:謝謝黃局。其實我們基金會的想法可能和EDF關于這個轉型不太一樣的,就是我們認為核心應該是先立后破,如何先立,其實對我們來講,立什么就變得特別重要,而且我們覺得今天隨著可再生能源大幅的上馬,靈活性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在靈活這一點上,國家推行的是三改聯動,主要針對煤電,尤其在深度的靈活性改造這一塊,怎么說呢,我們覺得這不是一個完美的選擇,這更多是一個短期的選擇,比如說如果你的靈活性到了20%到30%的時候,且不說煤耗會增加,碳排放會增加,一個機組在設計的時候是300次啟停,在20年左右,現在一年內要完成300次啟停,對于煤炭機組來說第一壽命會嚴重縮水,第二對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都會造成問題,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短期的問題,應該是一個無奈的問題。像儲能的話,現在新能源家儲的使用率只有6%,大家不知道這個使用率應該是多少,但6%確實是太低了,這也是一個問題。我們再看這個的時候,現在國家在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前幾天水規院的數據,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是121GW在建,69GW已經被批復了,抽水蓄能的特點必須得因地制宜,東北有很多做抽水蓄能的條件,但新能源在西北,這個從空間上來講并不是一個很好的匹配。所以說這個在現在的調度系統之下,可能抽水蓄能并不能被很好的利用。我們現在經常在提到的一個詞--源網荷儲,具體源網荷儲是什么?我自己是一個傳統能源出身的人,我自己能理解我們在做傳統能源的時候,是大量的供給無限制的滿足增加的需求,但是在新型電力系統下,更多的是源網荷儲,更多的就是需求方、供給方怎么友好的互動,這個友好的互動需要電網在中間做一個大量的工作,我們覺得無論是這個電網的互聯互通,還有一個電網的數字化改變,還有合理的價格信號,都能夠起到友好互動的作用。本身靈活性電源實際上它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在我們現在的系統里,但是我們現在的調度系統實際上是把靈活性資源切成了一個一個的小水溝,如果我們能夠在更大的尺度上做空間上的調動,尤其電的傳播速度是接近光速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整個系統就會變得更加高效,也更加得靈活,我們需要真正建一個靈活性電源的蓄水池,然后在更大的尺度上去調度,這是我們其中一個想法之一。今年5月份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山東連續二十幾個小時的負電價,我們也看到了烏海地區煤電結算電價甚至出現了負值,在同期的時候,西南電解鋁在限電,這種情況下在我看來本質是一種市場失靈的行為,要解決這樣的市場失靈,我們覺得電網在更大的程度上去做互聯互通,更高效保證電流在電網之間的轉換,這是我們覺得在網的方面做的一些方面。

    在荷的方面,這不是我的主要話題,從投資的角度來講,什么都不用做,我們只要精細化管理就可以讓空調更加高效的去運作,還有這個也是電網的一個測算,實際上同樣的電力平衡,需求側的投資只是在電源側投資的1/6到1/10,具體的我不記得了,如果我們把這個放在中國更加宏觀的經濟上,叫高質量增長,這個高質量增長對投資效率達到的效果未來是至關重要的。

    最后一點我想說的是傳統的規劃和調度,未必能適應得了現在這種氣候的變化,在過去兩年我們計劃的西南水電,但實際上西南已經連續兩年都是60年干旱的情況,我們在2020年的時候,看到陜西的電只有一根短短的線,然后去連接到四川地區,四川就是一個干旱的狀況,可能未來我們在設計電力體制的時候,更多的時候不能考慮它只是一個輸出側,東部是輸入側這么簡單,甚至在云南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云南大量的電解鋁干旱的情況,導致廣東也缺電,云南也缺電,未來電網的規劃還要考慮氣候適應的問題。我先說這么多,黃局,因為您提到了國際視野,所以我說的更加天馬行空一些了。

    黃少中:謝謝于涵主任。我聽下來印象比較深的,傳統儲能和新型儲能還要相結合,因地制宜發展,共同發揮作用。第二方面談到有些市場存在失靈的地方,山東曾經確實出現過負電價,有些行業專家也解釋說這是正常現象,不必大驚小怪,如果老出現這個情況,我覺得可能還是有一些問題,反映這個市場是不是失真了,如果真的要負電價去進入市場,我覺得可能也是有問題,偶爾出現可能也是有這種情況。第三她談到國內國際對新型儲能調節能力都要綜合考慮解決,從國際上她沒有說的太多,視角不完全一樣,這是我聽下來的一個綜合印象,謝謝于涵主任。

    下面進入第三個話題,就是如何挖掘需求側資源,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有哪些途徑和方法?這個問題的提出就是我們原來也搞過研究,想到要構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應該是源網荷儲多方面都要發力,這個問題著重談談從需求側怎么來挖掘這些資源,來支撐電力系統,具體有哪些途徑和方法,這個問題請劉明明主任來回答。

    劉明明:謝謝黃局,今天談這個話題我有很多的話要說,上午的時候德國專家提到了,德國是管需求側,是叫智慧能源,我們中國是從需求側管理到現在的需求側資源,到虛擬電廠,不管名義上的詞是怎么變的,其實內涵沒有太多的變化,主要是在配網側所接入的,包括分布式發電、用戶側儲能,更重要的是電氣化所帶來的負荷,這三類都是作為需求側的資源來說,提供這種電力系統的靈活性,用低成本來提供這種靈活性。在這些方面,需求側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今天我想談一下在負荷側也有很多的提升,在終端這一塊,包括工業部門的電氣化、交通部門的電氣化,這一切的電氣化所帶來的變化,用電主體更加豐富多元化,這些是很寶貴的資源,在新型電力系統中是可能打破不可能三角。第二個就是可以觀察到,隨著電氣化的提升,用電負荷曲線是峰谷差更大的趨勢,每年它的尖峰負荷超過7%最大負荷的時候,只有十幾個小時,這個十幾個小時分配到每天,就是每天幾個小時應對尖峰的挑戰,在用電側進行靈活性改造來說成本是很高的,需求側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還有負荷曲線,從壓形曲線到峽谷曲線,一直到負電價的出現,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發展之后,給電網曲線帶來的發展,在低谷端用電負荷可以在消納方面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國家也認識到了需求側的重要作用,在“十四五”能源體系中首次給需求側設定了3%到5%的目標,需求側管理辦法從2015年發布以后,到2023年進行修訂之后,都把需求響應納入了范圍,我們國內需求側在發展方面經歷了三個方面,第一個是電力供不應求的地方,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電能供不應求了,要搞節能管理,中國主要做能效的工作,那個時候NIDC在國內跟這些合作伙伴提出了能耗電廠的概念,我們在蘇州也有很成功的案例,隨著新能源的加入之后,新能源在電力系統結構中,不管是從裝機還是到發電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在這個時候有一定的需要消納的能力,這個時候需求響應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到在2023年指導辦法里面,也單獨把需求響應作為單一的一篇。另外隨著終端的發展,電力系統的轉型不是獨立完成的,要跟其他的能源系統放在整個大能源背景下協同轉型,這個時候通過冷熱電源網荷儲的一體化發展,這個時候需求側發展到了很高超很極致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它的潛力很大,我們如何挖掘需求側的潛力呢?我們認為有一個路徑,首先要識別它的潛力,除了儲能和分布式,對于用戶側來說是多元化的負荷,這個負荷肯定要分場景,分為工業,分為居民,分為商業,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挖掘路徑,包括建筑,還有電動車,我們首先要識別出不同場景下它的負荷調節潛力有多少,其次要通過市場對它復制,在國際上需求側發展很多年了,在市場中也是很重要的主體發揮它的作用,主要是國外市場發展比較完善,在國內,可以看到國內的市場也在不斷地完善和進化中,為需求側參與市場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然后進行復制,這更重要的是一種商業模式,是一種聚合模式,不同的主體有不同的聚合模式,不管是電動車,還是空調,還是工業電機,這些都需要有一個聚合商通過一定的商業模式實現一部分的資源聚合之后去參與市場。同時可以很高興的看到這些保障措施的實現,尤其是現在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給用戶側的資源參與到電力系統的調度、運行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基礎,因為很多時候大家覺得這個用戶側資源是比較難搞的,因為它特別得散,每個量都特別小,但如果在數智化的加持下,聚合起來參與電力系統的調度,這一部分的海量資源可以形成很大的,跟電力系統的這種傳統發電能源進行競爭的優勢。同時在這種市場化、商業化方面再進行一定的挖掘,我們可以預期到從現在開始,需求側資源進入了它的新的發展階段,它會很好地發揮它的作用,是我們這段時間開展工作的一個觀察,謝謝黃局。

    黃少中:好的,謝謝劉明明,講的非常好,很全面,很系統。實際上我理解就是在從某種角度和某個側面回答了什么呢?一旦我們國家出現了缺電或者說電力短缺的時候,眼睛或者腦子不要光想著從電源怎么來增加供應,當然這個前面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我們國家這兩年也是這么做的。但是另外一個不可忽略的就是劉明明說到的需求側可以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有很多資源可以調用。而且我們缺電的往往就是尖峰負荷,就那么幾個小時,就那個時段,為了這么一個很短的時間,去大量的上煤機,或者是大量的增加供應,有一點得不償失。

    如果從需求這方面解決它,把這個政策利用好,就是用負荷側來調節,可能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傳統的方法可能很難解決這個事情,但是用數據化、智能化、大數據一起來,可能會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謝謝劉明明的分享。

    下面我們進入第四個問題,就是如何看待綠證和綠電的作用關系,如何有效促進綠電的消費。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就是今年8月份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談到綠證是我們唯一的一個證明等等,但是這個政策出臺以后,業內大家還是很關注的,但是與此同時大家也提到一個問題,這個對綠證做了一個很好的闡述和規定,而且有一些專家也明確了幾個性,一個是唯一性,一個是權威性,還有幾個性,我忘了,把它說的很重要。但是也有很多專家談到就是說這個綠證確實完整了,但是綠證和綠電到底是什么關系?怎么來協同?另外一個就是綠證我們自己搞的很好,但是是如何統計的?數據的標準是怎么定的?在國際上如何能得到更好的確認?這個可能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么在此基礎上怎么來促進這個綠電的消費?就此問題我們請世界資源研究所的袁敏總結做一個回答。

    袁敏:謝謝黃局,感謝黃局對這個政策也是做了很深入的了解了。我們團隊做綠電、綠證這一塊兒大概是2017年,就是中國剛剛啟動補貼綠證交易的時候。那個時候也是因為一些跨國企業在中國想要去采購綠電,來去履行他們在RE100那邊做的承諾,發現中國這邊的政策機制也不完善,然后渠道也非常有限,所以才開始跟蹤國內的綠電、綠證的市場。

    說到這兩者的關系,其實定義還是比較明確的,綠電指的就是可再生能源所發的電量,綠證是對這個所發電量的證明,就有一點像身份證,但是綠證核發的范圍在不同的國家是不一樣的。然后從這個量上對應來看,所有國家都是1000度電對應一個證,這是一個量上的對應關系。

    從全球來看,電力用戶要去承諾或者說他自己消費了綠電,有不同的途徑,比較常見的我們一般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就是自己去投資自發自用的,比如說屋頂的分布式光伏,這是最直接的模式。第二種就是通過電力市場采購綠電,這個里面又分為不同的模式去采購,用不同的方式。第三種就是綠證,綠證的采購也是有不同的來源,然后它的采購的方式也是會有所不同。綠證有捆綁綠證,就是和綠電捆綁的,也有獨立的綠證,就是電的交易和證的交易是分開的,在國際上這兩個市場是平行的,所以這個是目前全球這邊的關系。

    那么綠電、綠證的交易,在歐美不是新鮮事物,但是在中國它發展的歷程還是比較短,2017年是因為解決補貼缺口的這個問題,自愿的認購機制成立之后,其實交易量并不大,然后到了2021年,平價綠證進入市場,綠電交易的試點開始啟動,這個時候所發的范圍又比較有限,僅限于集中式的光伏電站和陸上風電,所以資源量比較有限,買家的需求在很多省份都不能得到滿足。到目前為止現在已經有27個省份都能夠去進行市場化的電力交易。

    然后到了今年的8月份,這個新政的出臺一下子把綠證的范圍擴容,也是在業內引起了一個非常高度的關注。這個新政的主要看點其實剛剛黃局也有提到,一個是把綠證的核發范圍進行了全面的擴充,從原來的集中式的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擴展到了所有已經建檔立卡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實現了基本上全覆蓋。同時他也區分了可交易綠證和不可交易綠證,存量的常規水電項目只核發不可交易的綠證。這么一個擴容之后,可以使得中國綠證市場上的供給量大幅度的增加。

    第二個是明確了綠證的權威性,權威性也就是認定這個綠證是認定企業綠色電力生產和消費的唯一憑證,這個政策其實也是跟國家推行的未來從能耗雙控轉到總耗雙控,不計入這個消費總量是銜接的,所以這是一個唯一認定的方式。

    第三個就是綠證對于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性,這個也是回應國際上對于中國綠證重復計算的一些顧慮。這個新政里面提到了綠證是我國可再生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憑證,這個電量不能重復申領綠電領域的其他同屬性的憑證。現在大家討論的比較多的就是CCER也即將要重啟,在這樣的環境下可再生能源未來還有沒有機會再參與類似于CCER環境屬性的市場?其實現在大家都是在觀望,就是不同部門之間的一個協商吧。還有就是一種可能性,未來也有可能就是CCER可能就只是把自發自用的分布式光伏納入到CCER市場,這個也是現在大家提出來的一種觀點。

    我國的可再生能源電量原則上只能夠申請國內的綠證的核發,這一條其實也是把原來國內很多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在國際上申請綠證這條路也是給堵死了,這樣的話其實也是避免了另外一種維度的重復計算。其實確實在過去有一些零補貼的項目也在國際上去申領國際綠證。所以這個也是一種避免重復計算的一種方式。

    第五個看點就是最后一個其實也是補充了綠證交易的方式以及增加了這個交易的渠道,因為之前的綠證就是在水規院的平臺上進行交易。我們也看到這次其實把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和廣州電力交易中心也納入進來,這一塊兒其實是為了做捆綁綠證的交易來做準備的。所以這個大概是新政的五個看點。

    未來如何去從消費端去激勵這個綠電消費呢?我們也結合研究,可能有五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個就是要制定綠色電力消費的激勵和約束政策,來提升全社會綠電消費的意愿和積極。比如說對于綠電消費比例比較高的企業,有沒有可能在企業進行融資或者稅收等方面出臺一些激勵性的優惠的措施。對于高耗能行業,是不是可以去提出一些綠電消費比例的強制性的要求?這一點我知道江蘇其實在去年提到了對于高耗能行業要在2025年實現30%的綠電的消費比例,這是一個強制性的要求,所以這個其實也可以在其他的省份去進行推廣。另外就是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去鼓勵居民進行綠電消費,其實在2017年成立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個人用戶去采購綠證的,所以居民側應該也是有比較大的潛力可挖的。

    第二點就是要優化綠電綠證的價格機制,從目前來看,綠電交易環境溢價是從2021年,這是指的電力市場,從2021年的一度電3分錢到2022年的5分錢,今年是6.5分錢,所以可以看到這個溢價一直在漲,那么對于這個綠電用戶的成本是逐年上升的。所以也是需要去建立一個基于成本和供需的市場化的價格機制,而不是簡單的在煤電基準價上面進行一個簡單的疊加。

    第三個建議是地方政府和園區要去營造一個綠色電力消費的這么一個營商環境,要為園內企業提供這樣的一種服務。其實這個我們也是在地方上做園區項目的時候看到有資源,但是可能有更多的這種相關方沒有坐到一起,所以企業要去實現這個路徑的時候是比較難的。

    第四個建議是要創意這個綠電交易的方式,特別是像有一些集團性的企業,它的廠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其實他們特別希望能夠做一個打包的采購,但是各個地方的政策又不一樣,所以這一點是走不通的。然后還有一些大用戶也非常希望能夠簽這種長協,或者是通過跨省的交易去采購西部的可再生能源,這個現在目前也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未來也需要去進行一些機制的創新和突破。

    第五點就是想去推動這個國際互認,其實這個政策里面已經留了一個口子,就是在認證這一塊兒,希望能夠和國際的標準,包括一些綠色的規則去進行一些銜接和對話。這個我們也可以發揮國際機構的作用,在里面去組織一些交流。

    我就先說這些。謝謝!

    黃少中:謝謝袁敏,看得出來袁敏總監對這個問題研究的很深。從五個看點、五個建議方面深入的談了我們這個題目的問題,就是兩者是什么關系,另外國家最新的那個文件的一些主要的內容,另外國際上對這個問題是怎么來處理的,標準、統計等等。尤其是最后談了一個互認的問題,確實還是要走出去,或者要多跟國際上來交流。起碼把你怎么做的讓人家知道,或者我們去學習人家怎么做的,然后能夠更好地得到確認或者是互認,使得我們這個外向型企業,或者我們自己說用了綠電,人家能夠得到認可,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謝謝!說的非常全。

    最后一個專業問題是這樣的,氫能對重工業能源轉型的意義和需要破解的問題主要有哪些?這個事請洛基山研究所的李威總監來談一談。過渡性的話題我就不多說了,請你來談一談。

    李威:好的,謝謝。首先我想說一下為什么氫能對于重工業的低碳轉型來說非常的重要。是因為我們重工業領域是沒有辦法完全通過電氣化來實現它的零碳發展,雖然我們現在看到有像比如說鋼鐵行業、電解鋁行業,他們可以依賴電氣化發展和清潔電力的發展,來實現部分的脫碳。但是整體來說,工業流程對于這種高溫環境和穩定的高溫環境的需求,決定了它在這個行業還是會保留一定的燃料。也就意味著我們綠色氫能,包括我們生物質能源這樣一些燃料能源的發展,對于重工業的脫碳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

    從現在我們氫能的主要的應用領域來看,其實也是如此,就是工業是最為主要的應用領域,無論是從全球方面來看還是中國來看,目前我們氫氣主要的應用行業就是工業。但是氫能利用的問題其實并不僅僅是如何用,更關鍵的是它的來源。我們國家現在氫能其實絕大多數是屬于灰氫,就是由化石能源來生產的。而電解水制氫也就是綠氫只占比1%不到2%這樣一個相對比較小的占比。所以未來推動我們這種清潔的綠氫的發展一定是我們對于工業的能源轉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話題。

    接下來我想說一下,就是氫能我們判斷的綠氫,在這個重工業行業當中的主要的應用的領域或者情景。我們認為主要是在化工和鋼鐵這樣的領域起到一個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的作用。化工行業目前來說其實已經有大量的氫能利用場景了。我們目前的化工用氫是化石燃料氫,主要是煤制氫。我們可以在不改變現有的生產流程的情況下,去使用綠氫來替代我們現有傳統的化工過程當中的灰氫,來實現一個大幅度的減排。

    我們看到,在國內的目前進展的比較快的項目是風光氫氨一體化的項目比較多,也就是在合成氨的這個領域里面,氫能的利用是走在前列的,主要是通過一個綠電制綠氫再制綠氨,這個我們分析一方面是因為成本積極性的考慮,因為在可再生能源比較豐富的地區,用綠氫制綠氨已經在短期內可以實現和傳統的平價。另外一方面也是技術成熟度的考慮,就是它不需要在工藝上去改變流程,所以在經濟上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第二個就是鋼鐵行業,鋼鐵行業整體的轉變就是由我們傳統的炭冶金轉換為我們的氫冶金,就是用氫來替代它的燃料,當然一部分作為還原劑來使用。我們在國際上看到很多的案例是大量的使用廢鋼的方法來實現鋼鐵行業的脫碳,但是我們認為廢鋼的用量是有限的,我們不能無限的使用廢鋼來實現脫碳。所以對于我們國家來說,在廢鋼有限的情況下,去發展清潔的氫冶金技術還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我們很多的鋼鐵企業都布局了,像復興高爐,氫直接還原鐵這樣一些代表性的項目。未來氫冶金的路徑還會有非常大的潛力,在未來我們推測到2050年的時候,我們將有將近20%的鋼鐵會通過直接還原鐵這樣的路徑來生產。我們可以預測未來我們對鋼鐵行業,對于氫氣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

    然后再來說一下我們需要破解的問題,結合我們這個現在已經有的一些研究和已經有的一些思考。我們覺得這個氫能的使用其實是一個制儲運用整體的產業鏈,其實我們目前在行業里面發現討論的很多的是在制氫這一側,也就是我們怎么樣降低制氫的成本。但是我們觀察到隨著可再生電力成本的下降,還有電解槽技術的成熟,我們看到綠氫的制氫成本是在逐步下降的。我們覺得氫能在工業當中的使用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考慮它的制氫端和它的儲運用一體化發展的一個配合的問題。

    這里可以舉兩種這種情景來考慮。第一種情景就是我們在同一個地方制取和利用氫氣,比如說在西北地區,可再生能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同時這里也有化工的產能布局,我們可以去考慮這樣的一種模式,那么在這樣一種模式下面,有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這個綠氫的生產是會受到綠電的波動性的影響的。那么綠電制取的綠氫可能沒有辦法滿足我們重工業對于氫氣的穩定性的要求。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儲氫就要發揮很重要的作用,來調整我們這個綠氫的供應的曲線。

    儲氫的技術目前來看大致有物理儲氫、化學儲氫、地質儲氫等等,但是整體它的技術成熟度和商業度都是比較低的,所以未來在這個領域是有一定的工作可以做的。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個比較好的案例,中國石化的新疆庫車的綠氫示范項目,在這個項目里面是采用物理儲氫的方法,是低壓儲罐技術,這種技術相對來說成本比較低,技術成熟度也比較高,像這樣大規模的低成本的儲氫技術,對于我們工業領域持續利用綠氫是非常有必要進行發展的。

    第二個情景我們可以考慮一下異地置用的情境,就是說我們的重工業可能位于一個可再生資源不是很好的區域,那么它需要用綠氫之后,就必須要進行長距離的運輸,這個時候運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現在在于大規模長距離的氫運輸方面,現在還存在很多的挑戰需要去解決。我們要去找到運輸距離和風光資源之間的一個最優點,使得我們最后綠氫的交付成本能實現最低值。

    在這個方面我們洛基山研究所也會有很多持續的研究。當然實際中的工業用氫的情況會比這兩種有代表性的場景更加的復雜,他是一種綠氫多種技術的耦合,而且我們也會把復產氫考慮進去,從而逐步培育市場上這種零碳的產業集群。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們覺得是需要結合我們時間上的發展的近中遠期的考慮,同時結合我們不同地域的資源優勢和不同產業的配合,去具體的研究我們氫能如何和工業相結合的不同模式。我們洛基山研究所也很希望和更多的合作伙伴來共同探討這個問題。謝謝。

    黃少中:好的,謝謝李威總監。氫能我上午聽了很多院士專家也談到這個問題,而且整個在我們國家的發展當中,好像也是很熱很熱。但是它也面臨很多問題,包括上午很多院士專家都談到這個問題,灰氫、綠氫,從制氫、儲氫、用氫等等方面都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和解決。但是聽下來洛基山研究所在這方面還是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強調一個很核心的觀點我聽下來,就是說談到制氫成本要降低不光是在制氫方面,儲氫、用氫方面也大有可為,而且從他們的一些實踐談了很多的一些看法和建議。謝謝李威。

    至此我們專業問題就問完了,我就不多啰唆了。最后一個環節就是請每一位嘉賓用一兩句話談一談你的核心觀點,或者你對我們中國能源轉型談一談展望都可以。于涵從您開始。

    于涵:我引用一個名人的話,我確實覺得新型能源體系很重要,用凱恩斯的一句話,困難不在于如何接受這個新的思想,而在于如何擺脫舊思想。

    劉明明:我就引用本次大會的主題,未來能源大會,未來已來,能源轉型與你我相關,我們在享受這個綠色轉型帶來綠電的同時,我們也要作為用戶側資源參與進去,提供系統靈活性,發揮用戶側的作用。

    張曉楠:能源轉型需要多種技術的耦合,需要各方的合力,同時也需要在經濟方面綠色金融的大力支持,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市場化手段來激勵能源企業進行自覺、自愿,并且高效的轉型。

    袁敏:未來的能源系統一定是源網荷儲智能化互動的系統。

    李威:我用我們洛基山研究所一直在做的一個系統工作,我們認為能源轉型是一個系統性和促進公平性的工作,所以我們愿意和所有人一起來推動系統性和公平性的能源轉型。

    黃少中:謝謝,至此今天的對話環節基本結束了,我認為都談的非常好,無論是共性的問題,還是專業的問題,包括最后一句話,看得出來五位嘉賓對相關問題都很有研究,文字表達能力也很強,沒有啰嗦,都是很簡潔準確的表達這個問題。

    今天的對話交流到此圓滿結束,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五位嘉賓的精彩回答和分享,也感謝大家的聆聽,謝謝大家。

    專題討論
    圓桌對話環節由中國能源研究會雙碳產業合作分會主任黃少中先生主持。黃主任一直帶領著中國能源研究會雙碳產業合作分會的全體工作人員,致力于雙碳產業中政府、企業、高校、社會組織之間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政、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

    下面有請黃主任上臺主持下一個階段的對話。

    主持人中國能源研究會雙碳產業合作分會主任黃少中:有請對話交流的嘉賓上臺。馮志強先生、王世宏先生、吳小平先生、歐陽洲先生、李宏慶先生、張傳兵先生,劉昊先生、葉建群先生。

    首先非常歡迎大家參加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全球CTO論壇圓桌對話環節,這個環節由我來主持,我來自中國能源研究會雙碳產業合作分會。眾所周知,科技創新是社會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也是企業取得成功并且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不斷追求新的技術、方法和解決方案,企業可以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業務,滿足客戶需求,提高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和增長。

    能源技術創始與可持續發展是能源轉型實現“雙碳”目標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急迫的一個議題,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八位對話嘉賓,來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些話題。他們分別是: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馮志強先生

    協鑫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 王世宏先生

    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吳小平先生

    珠海儀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歐陽洲先生

    萬邦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產品BG總裁 李宏慶先生

    南京遠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傳兵先生

    中國船舶集團風電發展有限公司氫能高級工程師 劉昊先生

    雙良新能科技(包頭)有限公司總經理 葉建群先生

    按照大會安排,我們這次CTO圓桌論壇計劃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與各位嘉賓圍繞能源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話題展開交流和討論。

    按照我們事先工作人員與每位嘉賓的溝通交流,我們準備了七個話題,第一個話題是通用性的,是總體的,每一位嘉賓都要回答。請每一位嘉賓圍繞企業自身情況簡單來說一說,時間控制在每人兩分鐘之內。接下來的話題按照不同產業來展開,請各個領域的CTO和專家,每人三分鐘進行一個作答,最后一個問題請每人用一句話進行一個總結,來概括你最想說的核心觀點是什么。

    下面我們進入第一個話題,請八位CTO或者說企業的負責人來談一談從企業的視角如何看待能源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請各位分享你所在企業的技術突破和實踐經驗。每人非常間斷,兩分鐘左右的時間。先請馮總。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馮志強:謝謝這個問題,謝謝主持人。我們天合光能是25年了,剛才我講了,是從事光伏行業,我們非常確信未來的能源,它就是綠色、清潔、可持續、可再生能源,所以光伏是一個非常陽光的行業。

    在這個做的過程當中,從企業的發展角度來說,我們是產品為王,給客戶帶來系統的解決方案,是這樣一個角度,所以技術研發非常重要,我們也非常重視,我們董事長對技術創新、技術平臺的搭建是非常重視的,研發投入也很高,所以我們一代一代的從晶硅到薄膜電池都有涉及。我們現在基本的理念就是我們研發一代,比如說我們前沿技術的研發,儲備一代,成本高沒有關系,我們在成熟了以后再量產,然后量產一代,大概是這樣一個思路。

    也就是我們覺得光伏很有前景,我們的產品必須是又低成本又高效,這是我們的一個目標。

    黃少中:謝謝馮總。馮總在剛才的主題發言里也做了一個很好的分享,我也聽了很多,剛才我還在和朱總交流討論。剛才又非常簡潔的說了一下對我這個問題的看法。謝謝馮總。

    下面有請協鑫能源的王世宏先生簡短回答。

    協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世宏: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會議,前面幾位專家的發言非常振奮人心,我本人從事電力的能源四十多年,所以對能源的發展很有感觸,過去我是從事的傳統電力能源,我們集團是協鑫能源從1996年開始從事電力能源業務,煤電、天然氣發電,可以說是除了沒有核能之外,其他的水電風光都有,包括天然氣發電我們的占比也很高。

    從2006年協鑫能源集團開始進入光伏產業,到目前為止光伏產業應該是全產業鏈和全球范圍內都是從最上游到最下游光伏電站我們是全產業鏈。總共十多年,通過我們各業界和學界單位的共同努力,近十年來,我們光伏產業的成本下降了90%,這也是非常振奮人心的。這就是剛才馮總提到的,我們中國有非常有抱負的企業家,投入了很多方面和精力以及資金,所以近十年成本就下降了90%,這也是非常振奮人心的。

    第三個方面我們集團也是根據能源發展的趨勢,我們現在正在開始轉型,也就是做綜合能源服務,包括以后的儲能等等一系列。

    我就講到這兒。

    黃少中:謝謝王總。下面請通威新能源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 吳小平先生也簡單談談這個事。

    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吳小平:好的,通威新能源是通威旗下的光伏電站的投資建造和運營平臺,同時也是通威所倡導的一個國土資源復合利用開發理念的載體。我這邊從應用端談一下對創新的理解。

    其實我們認為創新事實上是我們新能源也好、光伏也好,這是一個它生存的需要。因為實際上考慮到電力作為一個基礎的消費產品,像糧食一樣,實際上如果說我們不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高效的電池的話,進一步到組件到應用,最后獲取一個能夠和傳統能源競爭的這樣一個度電成本的話,實際上我們這樣一個行業就沒有它生存的機會。

    我們認為在過去的數十年里到今天,我們基本上通過這種連續的創新,一代又一代的迭代,我們基本上應該說是做到了解決了這樣一個生存問題,所以我們理解目前實際上整個行業的創新有兩種。過去其實我們的一些類似于P型或者是這樣的一些迭代,它解決的是光伏行業的創新,那么今天其實創新還是有兩種,目前我們一直在今年比較火熱的類似于異質結也好,TOPCon也好,實際上我個人認為,目前這種創新它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解決我們這個行業的問題,實際上他解決的是企業本身的問題。某一些企業如果在這方面走的更遠一點,實際上它獲得了生存權。那么在這個方面沒有跟上的就沒有生存權,但是這種生存權可能和整個光伏行業的聯系不是那么的緊密。

    實際上從通威新能源自身來講,我們從應用端來講,我們目前感受的更大的創新壓力來自于,我們如何能夠拿出提供出在電網這個層面更加友好的系統。同時,和風電性質不太一樣,光伏本身是一個土地資源重消耗型的應用場景,那么我們如何拿出對于土地資源這邊更加友好的解決方案。這方面的創新也是我們通威非常重視的,一直以來也在持續投入持續做的一件事情。

    這是我的體會。謝謝!

    黃少中:謝謝。下面有請珠海儀能的歐陽洲先生。

    珠海儀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歐陽洲:大家好!因為這兩年新能源的發展,包括光伏和風電,特別是最近的儲能,包括工商業儲能的發展都是很清楚的。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樣提升清潔能源的消納、調節更加高效,更加安全也是我們珠海儀能創新的一個方向。

    我們疫情的這三年,我們和清華互聯網研究院一起攜手打造了智慧能源雙碳平臺,把源、網、荷、儲、碳為一體通過大數據的運算,對各種場景進行消納提升,達到節能降碳的目的,這個也通過了國家權威機構中電聯的科技成果鑒定,獲得了國際先進的評價。目前在江西井岡山經濟開發區已經試運行,目前的運行狀況也是良好的。

    謝謝。

    黃少中:好的,謝謝!接著來吧,下一位是雙良的葉總。

    雙良新能科技(包頭)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建群:好的,特別榮幸參加這個會議,前面聽了很多領導講了,我們雙良作為一個四十多年的企業,我們從最開始做節能節水設備到我們現在做光伏產業的設備,我們認為這個產業的創新是這個產業生存下去的基本,也是企業能生存下去的根本。

    我們覺得從大的方面,主要是兩個方面,作為新能源光伏產業,一方面是如何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如何降低成本。這個成本是產品制造的成本,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應用的成本。剛才各位領導也講了,就是未來我們不管怎么去消納,有地的地方和消納的地方相隔的問題。那么雙良這一塊兒我們現在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做出高效而又低成本的光伏應用產品,是我們雙良主要的任務和責任。我們也會在這方面加大很多的投入,跟著先進的企業和先進技術更多的學習。所以我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新能源的發展做一點我們的貢獻。

    謝謝!

    黃少中:謝謝葉總。下面有請萬邦的李總。

    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產品BG總裁李宏慶:大家好,萬邦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在2014年,我們致力于交通電動化、能源數字化的目標,通過一系列的技術創新、模式的創新、產業鏈的創新,致力于把充電帶動我們整個能源行業和交通行業的結合。

    那么在技術創新方面,我們通過高效的電能的轉化,以及平滑的升級保護消費者的投資,以及我們的智能,從一開始就把這個數字化的基因植入在我們的產品和網絡中間來。在平臺和運營商,因為由于有了數字化的基因,所以我們基于大數據的基礎,通過智能的選址,通過智能的運維,通過智能的運營,提高整個產業鏈的效率,大幅度的來去加速新能源尤其是在電動行業和充電行業的發展。最后通過產業鏈的創新,帶動我們整個的充電行業以及充換電的行業,和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推動這個行業的進步。

    謝謝!

    黃少中:謝謝李總!下面有請南京遠大的張總。

    南京遠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傳兵: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我來自遠大科技集團。遠大是1988年創業,至今35周年了。過去我們從事的主要業務都是圍繞著未來能源里面最便宜的一種綠能形式,也就是節能這方面在開展工作。

    遠大做空調起家,比如說我們曾經研發的巴斯夫,他在江蘇南京在湛江工廠,所采用的遠大的用余熱的空調,每年產生的節能減排的數量很可觀,相當于種了幾百萬棵樹的減排量。

    遠大最近幾年又發明了用不銹鋼建造樓,壽命是千年,可以節省它的空調費用90%。一個1P的空調就可以帶動上千平方的建筑的供冷和采暖。

    遠大旗下的遠大能源公司,在全國是率先來做建筑的合同能源管理的企業之一,迄今我們在全國已經有接近8000萬平方米的建筑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形式。在我們江蘇也有800萬左右平米的建筑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包括樓宇型的,也包括區域型的集中供冷供熱。在這個方面也是為節能減排方面做出了一些功能。

    當然了,在技術創新方面,我們也在嘗試開發一些高效率的綠能的生產設備,比如說我們目前正在研發全球單臺機組發電量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組。單臺機組的發電量可以達到30MW,它的風機的直徑是308米,即將投入試運行。這個可能也是一個跨界的創新。

    就簡單給大家匯報這些。

    黃少中:謝謝張總。最后一位是中國船舶集團風電發展有限公司氫能高級工程師劉昊先生。

    中國船舶集團風電發展有限公司氫能高級工程師劉昊:尊敬的各位領導、嘉賓,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中國船舶集團的劉昊,從事可再生能源制氫相關方面的研究。

    中國船舶集團是船舶集團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一個企業,其實我們也是依托于中國船舶集團的海裝風機、雙輪葉片,包括風帆電池這一系列的中國船舶集團的產業鏈來打造一個從風電葉片儲能的制造業,到風力發電廠的開發運營商,然后再向下游的制氫、制甲醇這樣一個全鏈條的能源的布局。所以我們在內蒙古的白旗,在黑龍江的雙鴨山,包括新疆的哈密也都是有總共超過300千瓦的裝機,所以未來我們也是希望通過中國船舶集團在產業鏈方面的優勢和在風電在海工方面的優勢,能和各個地方政府更多的合作,來推動我們國家的雙碳事業的發展。

    謝謝大家!

    黃少中:謝謝劉昊先生,八位嘉賓都用非常簡短的語言回答了從企業的角度,如何看待能源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重要性的這個問題,我聽下來是不是可以這么來理解,能源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這兩者的關系來說,能源技術創新它是一個源泉,是一個動力,或者說是一個手段,它的目的就是要不斷地變革、創新,降低成本,使得企業提高競爭力,獲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兩個因素對企業長期的、持續的發展我覺得至關重要,但是科技創新確實是很重要的基礎,是源泉,是動力,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我就簡單談談我的一個理解。

    好的,第一個問題我們就談到這里,進入到第二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這樣,雙碳目標背景下,光伏產業正在通過技術創新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剛才馮總在前面的主旨發言里也談到了,我們想請光伏企業代表,主要是兩位,一個是天合光能的,一個是通威的,這兩位領導來談一談,分享一下你們企業在這方面的一些前沿技術、創新的布局,以及取得的一些成果,請馮總先說。

    馮志強:謝謝主持人。天合光能一直從事光伏的產品研發到銷售,這是一個主要的業務,其實天合光能也看到了未來能源發展的需求,拓展到了光伏、儲能、氫能,這是一體化系統的研究和我們為客戶帶來的價值,所以我們有光伏研發團隊,也有儲能、也有氫能,今天我看到除了光伏,還有儲能,還有氫能的專家都在,我覺得從天合光能來說,我們現在最主要的,一個是光伏的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因為光伏最核心的部分,就像半導體最核心的部分是芯片研究,所以太陽能電池是光伏的核心,而儲能電芯是最核心的東西,剛才聽了常州大學校長的報告對我很有啟示,我們也有這樣的電芯研究團隊,對現在的磷酸鐵鋰比較成熟,以及未來的,不管是固態電池,或者是鈉離子電池等等也有關注。什么意思呢?從光伏到儲能它的前沿技術我們非常重視,雖然現在沒有產業化,五年甚至十年才能產業化的技術,我們不能等,我們在實驗室里面就要開始研究,等到那時候不管是企業的競爭力也好,行業發展到那個階段也好,這是源頭的技術研究一定要走在前面,這是天合光能的一個長期發展的三大戰略之一,就是技術創新一定要從實驗室開始,然后產業化結束,一定是有一個閉環,如果只做實驗室研究,不給它產業化,這個創新活動沒有結束,所以我們強調的創新實際上是技術研發走在前面,產業化如何給客戶帶來價值,盡管有些技術需要未來才能夠實現,我們也可以,這是我們發展的邏輯。所以在太陽能電池方面,我剛才講了一個鈣鈦礦電池,我們現在沒有說鈣鈦礦電池一定會產業化,這句話講的太早了,我們要研究能促使它能夠在某一天,在幾年以后,真正作為一種迭代發展的產品走向市場,這是我們非常熱衷的研究方向。

    黃少中:謝謝馮總,請小平總說上幾句。

    吳小平:好的,通威在硅料也好、電池也好、組件也好,這方面的創新動向、各方面的工作比較關注,我這里補充匯報一下我們在應用端目前做的幾件工作。

    第一件事情就是通威最早從2015年我們開始首創的漁光一體的開發模式,最早是從農業這個板塊起來的,本身也是通威農業和新能源兩個主業之間的創新性融合方式,下面發電,上面養魚,在這個過程中,以光伏反哺漁業的方式,推動中國漁業綠色轉型升級,推動鄉村振興。我們很欣喜的看到,目前來講,在“十四五”大的背景下,西部的大基地承擔更重要的任務,目前推進的不是很理想,方方面面的原因,我們很欣喜的看到漁光一體這樣的商業開發模式,被更多的政府、企業采納,我們看到江蘇省在2022年到2023年,包括2023年上半年所發布的開發指標,100%都是漁光一體這樣的商業模式。通威在這么多年的過程當中,我們所積累的方方面面,包括為了解決漁業養殖更好的光照、更好的通風,以及更好的捕撈、投喂的條件,我們也推動了大跨度鎖結構的柔性支架,這個新產品的成熟和廣泛的應用,目前可以看到有非常多的企業都參與到這樣的過程中。通過漁光一體能夠在整個雙碳的推動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土地資源的問題,這個對于通威新能源來講所有終端工作的重中之重。

    另外一方面我們還在做的一件工作,也向大家匯報一下,就是光伏電站的智能建造,做這個事情其實有一定的前瞻性,可能也比較緊迫了,實際上我們看到每年數百GW甚至千GW,是數十億的光伏板,這個光伏板對于勞動力的需求非常海量,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的社會,光伏電站現場施工人員的年齡,我們這邊掌握的數據已經超過了50歲,所以通威提前布局了光伏板智能建造的課題,目前我們的設備和技術也迭代到了第二代,也非常期待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更多的同事,大家一起來關注參與這個事情。

    第三個我們在創新或者研發方面做的一點工作,是在儲能這邊,我們也看到目前整個行業在儲能這個熱點上,積累了充分的人才、資金和技術,所以通威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倡導一個行業的分工化合作,我們在儲能方面更多關注的是一些,講的不一定準確,相對比較小眾的,相對來說它的商業價值不是那么高,或者投入跟風險之間的比例更加糟糕一點這樣一類的項目,總的來說光儲融合,光跟儲能夠更早的,無論是通威自己做的一點小的努力,還是整個行業大家一起的努力,能夠更早的光儲一起,光儲的平價這樣一個時間節點,能夠更早的到達各位的面前,我相信新能源后續的路就會走的更寬、更快、更好,謝謝。

    黃少中:謝謝吳總,談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光伏電站的智能化問題,確實隨著光伏的規模越來越大,智能化確實要擺在一個很重要的議事日程。

    第三個問題就是隨著風光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的容量占比越來越高,如何保證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如何科學的布局調峰容量?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發電在調峰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對化學儲能的展望等等,請協鑫的王總作一個簡單回答。

    王世宏:大家清楚后續我們電力系統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會越來越高,會越來越大,這也是我們碳中和、碳達峰的必然趨勢,就是綠色能源的方向。但是風光電源的特點大家都清楚,是靠天吃飯,有風就有風電,有光就有光電。所以現在隨著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比例越來越大,我本身當初上學的時候,第一個工作就是搞電力系統自動化的,這樣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越來越大,對于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帶來了無形的巨大壓力,這也是我們國家這個體制給我們的優勢,所以我們到現在為止,電網的安全性、可靠性還是保障的不錯。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再生能源接入量越來越大,給電網公司無形當中就造成了巨大的壓力,怎么辦?這就是峰谷差太大,前面我聽了晏校長的專題報告,非常振奮人心。到目前為止,峰谷差的調峰主要儲能靠抽水蓄能,抽水蓄能到目前為止是儲能方面最成熟的技術,它的效率是75%,在高峰時段可以發出70%以上,或者75的電能,這就是平抑峰谷差,如果資源越來越多,現在光靠抽水蓄能是無法解決的,因為要建抽水蓄能電站需要很多自然條件,要上水庫,下水庫,所以我們化學儲能后續我個人認為解決電力系統安全,解決風光資源消納的重要手段。我非常贊同馮總剛才談的觀點,我個人認為盡管目前的階段,化學儲能市場前景還不能做到平衡,但我個人預計三到五年必然會成為我們保障電網安全的重要支撐。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其他沒有了。

    我再補充一下,實際上我們中國的電網很大,比如天然氣發電,包括煤電,怎么樣能夠有效的把天然氣發電,以及煤電的調峰空間進一步放大,最初我記得剛從事傳統能源的時候,調峰幅度只有30%,后面到了50,現在到了70%,比如一百萬的煤基只能降到70萬,現在可以降到30%還能正常運行,但是天然氣發電也是清潔能源,對電網的支撐也是有巨大的作用,碳排放也小,啟動快,啟停快,天然氣發電能夠更好的滿足電網調峰的需要,其他沒有了。

    黃少中:謝謝王總,就像王總所說隨著新能源大規模的發展并網接入,對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確實帶來很大的威脅或者影響,很重要的一個措施,就是要大規模建設儲能,包括抽水蓄能這些傳統儲能,也包括電化學儲能等新型儲能,但新型儲能也面臨很大的問題,王總說三到五年能夠進入規模化商業化運行,我們拭目以待,起碼目前來看它的經濟性、安全性都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來認真研究,需要各個企業來進一步實踐,進一步加大規模,提高它的穩定性、技術性,降低成本,提高它的經濟性。謝謝王總。

    我們進入第四個問題,在數字化時代,數據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前段時間國家數據管理局正式成立,在國家發改委之下,局長已經到任了,數據如何優化能源的利用效率,智能化技術如何賦能企業的綠色高效轉型?這確實是在能源轉型當中面臨的一個很大問題。就這個問題想請儀能科技和萬幫數字兩家企業來談談你們的看法,時間控制在三分鐘以內。

    歐陽洲:大家好,這里先推介一下我們公司的產品,剛好跟這個有關系,我們公司最近推出的產品叫PowerDB高速分布式仿真數據庫,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呢?通俗一點說就是把大數據的處理加速,我舉個例子,我們經常提到儲能,儲能在充放電的時候數據量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兆瓦級的儲能,這個時候要在處理這些數據,還要對它進行分析,甚至有可能要對它進行流失計算,它對數據處理的速度要求是很高的,原來是高速分布式仿真數據庫,是用國外的RDS技術,我們的PowerDB完全兼容這個RDS,因為我們進行了性能的優化,它的性能都在RDS的5倍以上,可以快速提升大數據的處理速度,目前也是一款新創的產品,也是完全自主可控的,也在我們自己三合一的平臺上面用起來了。

    黃少中:謝謝歐陽總,下面請萬幫數字的。

    李宏慶:公司的名字叫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我們對于數字在產業化過程中的作用有我們自己的理解,我們也形成了一個總結,叫交易定義場景,場景定義算法,算法定義軟件,軟件定義硬件。我們所做的,比方說像充電網,一頭連接著我們的能源網,一頭連接著我們的交通網,怎么高效的能夠連接,讓我們的能源能夠有效的到達它所需要的地方,以及和電網做互動,我們從一開始有用了這個數字的技術。比方說我們是在業內第一個用掃碼的方式去支持充電的,而且到目前為止,我們建成了在全中國規模最大的公共充電網絡,也是全部都能夠上線,不僅能在線上做運營、做運維,甚至我們把已經投建的設備,讓它發揮數字化的價值,從而來支撐我們新的充電網絡要在哪些地方去布點,我們開發出來了智能的數字化的站址選型模型,讓場站投建有了數字化的支撐,包括使用率、設備在線率、運轉效率、電損的情況,都能一目了然的看到,這樣的話用數字化的技術來去支撐整個運營的工作。當然在背后是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支撐,來去支撐我們技術的創新,就是圍繞著高效的能源轉換和能源互動,圍繞著用戶的友好體驗,來提供一些數字化的支持。

    我想最終數字化可能不僅能夠是一種支持的工具,它可能更多的還是一種思維的模式和業務運轉的方式,也希望后續能夠和大家更多的開展這方面的交流,謝謝。

    黃少中:謝謝,正像李總說的那樣,數據確實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是一個數據的匯集,更是一種觀念,一種模式的變化,未來我覺得這種形態、這種業態會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在能源發展轉型當中發展重要的作用。

    進入第五個題目,這個題目是這樣的,綜合能源服務的關鍵技術應用和業務模式實踐成效如何?有哪些急需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問一下遠大能源的代表。

    張傳兵:主持人好,綜合能源無非是包括了四塊,包括源,網、荷,儲。這個源我理解是生產側,綜合能源可以供電、供暖、供熱、供蒸汽等等綜合應用模式,它不是某一種技術,它是技術集成的解決方案。在生產側,所謂的源,我們的體會第一是應該更多的利用各種余熱、余壓,比如說余熱余壓去發電,還有余熱去制冷采暖,提供蒸汽熱水等等,包括能源的梯級利用。當然也要跟能源的狀況相結合,前幾年認為能源高效利用的一種方式,比如說天然氣的分布式能源,這些年因為燃氣價格的飛速漲價,已經沒有經濟性可言,沒有辦法再去做,但我們還是有非常多的余熱可以應用。從傳統的,不管是火力與發電,還是工業,大量的余熱如果能夠應用于采暖,可以解決北方大部分的采暖問題,有一些高品質的余熱可以制冷,比如說一公斤以上的蒸汽,300度以上的煙氣,包括80度以上的熱水,都可以拿來制冷,再高品質的余熱甚至可以去發電。

    同時還要更多關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除了光伏、風電這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但在用戶側不可能直接用太陽能,目前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我們可以用一些可再生能源去制冷,比方說遠大在南京,聯合南京的南部新城,也就是民國的首都機場這塊搬遷,距它兩公里以外規模是每天三百多噸的污水廠,夏天的溫度是28度,可以作為空調的冷卻水,冬天的溫度在12度左右,可以作為熱泵的低位熱源,熱泵去采暖比直接采暖高三倍以上,這是我們目前正在實施的,在全世界直接用來制冷的,包括采暖的,規模是最大的,規劃的面積是240萬平方米,為公共建筑設置集中的能源站,去供冷、供熱。

    在網這一側,企業能做的并不多,不管是電網,還是熱網,熱網也是要和當地的政府和企業有機的結合,我們在南京的這個項目,我們的熱網是采用由政府平臺公司去投資,我們企業去租賃這樣的商業模式,建設的困難非常大,初期的投入也很大。

    企業更多能夠發揮作用的是在用戶的負荷,其實建筑來說空調的能耗大概占到一半,50%左右,一棟建筑50%左右的能耗花在了空調,空調上面的節能空間目前看是相對比較大的,我們的經驗去看,就包括我們目前所在的希爾頓酒店,如果通過提高能效的方式,提高整個系統換熱效率的方式,精細化管理的方式,它的空調能夠比較輕松的做到30%左右的節能,并且這種并不降低它的舒適品質。這個是企業可以發揮作用的比較大的地方。我們在做綜合能源的時候,不僅僅是重視這個生產側、供應側,同時還在關注用戶側,怎么樣能夠提高用戶的舒適性,同時能夠降低它的能源消耗,這是我們的核心所在。

    儲呢,剛才一些同行更多講的是儲電,實際上儲熱和儲冷也應該引起行業的重視,在目前的現狀之下,新的電價政策的改革,日夜尖峰價差拉的比較大,在相當一部分地區它的蓄冷、蓄熱的經濟性已經開始體現。當然作為行業人士,我們覺得儲冷、儲熱目前的效率有點偏低,還應該開發更高效的蓄冷蓄熱材料,可以把很多間斷性的余熱,蓄冷也可以很好的削峰填谷,在這方面也有相當好的作用。

    如果這個行業發展目前還有什么樣的痛點,我個人覺得綜合能源,或者節能服務這個行業,這些年發展的非常快,企業的數量破了一萬多家,但總體來說這個行業,不管是央企還是民企,大部分都沒有掌握核心的密碼、核心的鑰匙,總體的經濟效益并不是很好。這個效益不好我理解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是自己的原因,就是沒有掌握這個業務,它是和純粹的生產,比如說投資一個風力發電,它的盈利是可以預測的,如果做綜合能源很多是無法預測,它的邊界條件非常得含糊。再來是用戶的原因,用戶很多的預期,比如說在江蘇也有做的很多區域集中供能,大的規劃,在南京有用長江水做集中供能,從技術上非常好,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房地產形勢,新城區開發的速度會大大降低,目前只實現了區區20萬平米,所以不可能實現好的經濟性。還有其他社會的一些因素,比如說電價的價差不夠大,政策支持不夠多,這是關于綜合能源的痛點和目前的情況,簡單匯報,謝謝。

    黃少中:謝謝遠大的張總,綜合能源確實近幾年發展很熱,各個企業都在發展綜合能源,正像剛才張總說的里面存在很多問題,究竟怎么才能盈利,找到自己的鑰匙,確實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謝謝張總。

    我們進入第六個問題,氫能現在隨著國家的產業政策出臺發展很熱,可以說是今后一段時間的重頭戲,但是這個綠氫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以及未來的前景究竟如何?怎么來展望?我們請中船風電的代表簡單談一下。

    劉昊:好的,謝謝主持人,像這個問題是氫能技術未來的發展和應用,很多在座的領導和嘉賓都疑惑,氫能和中國船舶有什么樣的關系?大家知道遼寧艦大航母是中船造的,前兩個月愛達魔都號咱們國家第一艘大型郵輪也是中國船舶做的。大家有沒有聽到過這樣一個信息,今年4月份,在法國總理馬克龍訪華的時候,也是見證了全球前三大船東達菲集團和中國船舶集團簽訂了12艘一萬五千標箱的大型集裝箱甲醇雙燃料油輪,可看到氫能是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進入傳統燃料領域非常好的載體。像剛才主持人、協鑫都提到了,未來咱們國家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是必然的發展方向。消納和外送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個瓶頸,比如說咱們西北大基地的建設,在新疆、甘肅、青海都有大量的新能源,但是特高壓的輸送怎么輸送到東部的負荷地區,在當地又消納不了,怎么辦呢?而且可再生能源是波動性的,是靠天吃飯的,是不能存儲的,這個問題又怎么解決呢?氫能給出了很好的答案,第一它可以存儲,第二它可以運輸,第三它可以轉化成其他的電源,可再生能源通過電解水的方式制氫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所以我們看到不管是央企業的五大六小的發電集團,還是在座的很多能源企業,都開始布局氫能這個產業方向,因為它可以把不能存儲的可再生能源的綠電找到新的應用場景,比如說交通領域,我們看到奧運的大巴,重載卡車,包括化工領域,河北鋼鐵已經開始了氫能冶金制方面的技術城市,包括航運和航空業都在開始通過氫產生這樣的綠色燃料,所以我們看到氫它有很廣闊的應用場景。當然在近期國家氫能發展比較快,也遇到了一些我們覺得關注的點,第一是經濟性,綠氫成本比較高,跟傳統化石能源的灰氫、藍氫比較,它的價格存在劣勢,怎么體現它的綠色溢價,就是剛才說到的,要找到對應的場景,比如說未來到歐洲航運這樣的綠色甲醇,馬士基可以開出可能是七八百美元很高的溢價來采購。所以怎么去找到綠色溢價的場景非常關鍵。第二個就是協同整合,在座的很多專家都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如果要到氫這個領域,我們要進入化工領域,從氫的制備、球罐的存儲、管道的運輸,再到后面的消納,都是一些可再生能源和化工跨界的問題。最后就是要因地制宜,像前段時間投產的新疆庫車的綠氫項目,它是光伏綠氫跟化工的整合,像國電投在吉林大安的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未來會面向日韓摻氨燃燒這樣的場景。所以可再生能源往氫的方向是正確的,只有因地制宜才能讓這個落地更加高效實際。

    黃少中:謝謝劉昊先生。我們專業化的問題就到此結束。時間也快到了,我們最后一個問題就是請每一位嘉賓圍繞今天這個會議圓桌討論的這個主題,也就是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對企業的影響和作用,用高度簡練的一句話來概括,或者來談談你的核心觀點,或者說一個展望,或者說一個祝愿都行。從馮總開始。

    馮志強:好的。在國家新能源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希望通過科學探索、技術研究、產品開發、產學研融合的創新模式,為國家能源高質量發展做貢獻。用太陽能造福全人類。

    黃少中:說的好!王總。

    王世宏:電力能源大有作為,液體化+智能化才能夠成為氣體化,我們要做有責任、有擔當、有作為的電力能源人。

    黃少中:謝謝。

    吳小平:好的,光伏改變世界、創新成就光伏。祝大家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黃少中:謝謝。

    歐陽洲:我也是一直做技術出身的,我覺得這是對自己的要求,不忘初心,讓自己對新能源的發展盡一些綿薄之力。

    黃少中:謝謝。

    葉建群:我覺得光伏是一個每天和陽光打交道的一個產業,所以我相信它未來是一個巨大的產業,也是一個陽光的產業。我相信我們每天和陽光打交道,不但是產業越來越健康,我們人也會越來越陽光。

    黃少中:謝謝,我們都會越來越陽光。

    李宏慶:我認為以數字技術為特征的技術創新,將會加速交通電動化、能源數字化的進程。

    張傳兵:節能是最便宜的綠色能源,足夠的節能加足夠長的壽命也是最便宜的雙碳實現路徑。

    劉昊:氫能就像十五年前的風電,它才剛剛開始,但是它會使未來五年可再生能源高速發展消納的重要路徑。所以它既是挑戰,也是我們未來巨大的產業機會。謝謝!

    黃少中:謝謝,謝謝各位嘉賓非常簡練,但是又高度概括,把自己想說的都說出來了。

    至此,我們今天的圓桌就接近尾聲了。最后我想說兩句話,第一個我認為今天的圓桌討論對話交流,雖然時間短,但是每位嘉賓都談的很好,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見或者切身感受,有很多很好的觀點、建議給大家分享,我相信大家聽了以后一定能夠收益。第二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大家都很守時,很遵守時間,時間觀念都非常強,都按照我們這個時間,我們五點半結束,現在還提前了五分鐘。

    再次感謝每位嘉賓,謝謝。圓桌討論到此結束。

    “綠色金融與可持續投資”不僅是一個術語,更是能源行業的重要引擎,推動著碳中和時代的到來。在追求更清潔、更可持續未來的道路上,需要革新傳統的商業模式,將綠色和可持續融入到每一個決策和行動中。本次圓桌討論以“金融服務綠色發展”為主題,由普華永道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合伙人張曉蕊主持。

    圓桌討論:金融服務綠色發展

    主 持 人:張曉蕊 普華永道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合伙人

    討論嘉賓:

    束蘭根 江蘇省金融業聯合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

    裘孝鋒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

    陳庭燕 中車國創投資部總經理

    董善寧 江蘇銀行綠色金融部副總經理

    主持人普華永道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合伙人張曉蕊:大家好,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參會者,非常感謝大家參加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我們也在這個綠色金融和可持續投資論壇,我們現在進入一個圓桌對話的環節。我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普華永道可持續發展的合伙人張曉蕊,今天非常榮幸和好幾位重量級嘉賓,一起共話綠色發展的未來。

    下面我首先回顧一下,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是進入了一個全面綠色發展的關鍵時期,綠色金融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的必不可缺的保障。綠色發展會成為一個在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更重要作用的角色。

    本次的圓桌對話主題是“金融服務綠色發展”,我們邀請到不同領域的嘉賓,來討論綠色發展的主題,討論金融及投資對綠色發展的影響和作用。以不同的視角為經濟社會綠色發展建言獻策。

    首先我為大家逐一介紹一下參會的嘉賓。

    首先我們以熱烈掌聲歡迎江蘇省金融業聯合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席束蘭根先生,中基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裘孝鋒先生,中車國創投資部總經理陳庭燕女士,江蘇銀行綠色金融部副總經理董善寧先生。

    大家都知道,綠色金融在推動我國能源結構低碳化轉型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下面就有請束蘭根院長為大家分享一下,具體是什么樣的重要角色,又會發揮什么樣的重要作用?

    江蘇省金融業聯合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束蘭根:今天的圓桌論壇主題很好,留下來的觀眾都是我們的鐵粉,面對鐵粉我們要講真話,講干貨。我們今天參加這個會議的各位,對這個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包括綠色低碳都不陌生。我就直奔主題,綠色金融從國家推出以來,我們已經經歷了接近7年的時間。

    這7年中,首先綠色金融發揮了政策引導的作用,過去沒有綠色金融這個詞,2016年國家正式頒布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的指導意見以后,綠色金融在金融業中,首先是銀行、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幾個主要的領域全面展開以后,7年下來,到今年的6月30號,綠色金融,特別是綠色信貸,已經到了27萬億,占比10%左右。所以應該說在政策的引導上發揮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第二個,綠色金融在資金的支持上,在未來來講,發揮了蓄水池和水庫的作用,現在我們要達到雙碳的目標,這邊有中金的同事,中金2020年有一份報告,說如果要完成雙碳,我們大概需要183萬億的資金量。但這個太少,按照馬老師的預測,應該接近400萬億。國際上有學者認為,認為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排碳大國,如果要完成這么大的自然碳匯和人工碳匯相結合,尤其是科技的作用,不可或缺。我們也做了一個測算,到2060年,我們一起的整治,吸碳是20多億噸,我們有近80億噸需要通過人工技術,比如說CCUS等技術,大家剛才開會的時候,我就在翻手機,大家關注到了嗎?科技部工信部剛剛公布了綠色低碳發展的最新目錄。最新技術的目錄,有8大類。我認為這些技術的投入也好,國家示范也好,需要巨大的資金。

    第三個,我認為是促進市場機制完善的作用。這個就要講到2021年7月16號正式啟動的全國碳交易市場,碳排放交易市場。這完全是一個人為的政策市場,也是全球97年以后力推。盡管現在這個市場還不完善,但是我認為,我們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就是把八大管控行業全部納入進來。同步我們在不久前的中國服務貿易大會上,習總書記也明確指示,要加快建設碳減排市場的工作,這一塊北京綠色交易所也緊鑼密鼓的啟動。一個是強排市場,一個減排市場,通過這兩個市場,我相信下一步對企業的技術促進作用,會極大的推動。

    第四個方面,綠色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推動力。金融應該說過去是大一統的泛泛的講,現在是點對點的。從金融的結構性貨幣工具可以看出,一個是推綠色金融的時候,我們推出了綠色金融的貨幣工具,我們推雙碳的時候,推出了碳減排支持工具,下面還要轉型信貸、轉型金融上有一些貨幣工具推出,包括前兩天國家金融總局副局長表態,要推綠色信貸的資產證券化,等于是把已經投放的綠色信貸再做進一步的資產證券化ABS。

    最后一點,我們所有的減碳降碳離不開企業的信息披露,這是你們的強項。這是您的強項。安永也好,普華也好,是國際大機構,從我們國資委發布的通知,包括上市公司,現在都要力推ESG的信息披露,只有通過ESG的信息披露,我們才有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這個領域。當你是一個信息不透明的市場,資金是很難進來的,我認為,綠色金融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綠色的評估以及信息的披露。從這五個方面總結起來,一個是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市場機制、科技創新的促進、綠色的評估和信息的披露。

    這五個關鍵要點。

    今天感冒了,原計劃今天下午我是主持人,沒辦法,我前天感冒以后嗓子疼的狠,也不敢多說,把時間交給其他的同事,一起發表意見。

    謝謝。

    張曉蕊:非常感謝束院長的精采發言,我們也覺得受益良多,下面我們講一下未來綠色可持續投資方面的機會和前景,有哪些細分的領域值得我們重點關注和發力,有請裘總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裘孝鋒:剛才幾位演講嘉賓對綠色的可持續投資做了很多介紹,一個很重要的是綠色能源的生產,就我研究的領域來說有三個細分領域,可能是圍繞綠色能源生產之外的,綠色能源使用相關的,對可持續投資,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是有比較大幫助的。

    第一個,電是我們能源構成的主要主體,但是日常使用過程中,尤其是工業生產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熱,還需要蒸汽。怎么把電高效的轉變為蒸汽和熱,這個現在的技術體系對這塊的效率還是有巨大的提高空間。這是工業生產回避不了的。比如說生產鋼鐵也好,生產化工品也好,沒有蒸汽和熱,這個過程是完成不了的。

    第二個,我自己個人理解,在能源的使用過程中,舉個例子,比如太陽,我們通過綠色的光合作用轉變為植物,植物里面有一部分的果實我們運用了,比如玉米我們吃了,但是玉米稈我們沒有利用,這個利用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本身玉米稈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構成,要把這個緊密連接起來的細胞打開,轉化為我們可以利用的化工品或者能量物質,這個中間,目前的科學技術離充分利用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我們就做成紙漿這樣相對低端的產品。但是這塊本身蘊含著巨大的空間。從碳排放角度來講,這是屬于碳足跡,把二氧化碳吸收進來,組成生物質架構,這塊如何在技術上,如何通過合成生物學,其他酶的方法也好,能不能把這些,原先不能轉化的生物質轉變為人類可以利用的,對我們日常生活有幫助的產品。這個如果可以產生的話,我們很大程度上可以把很大的一部分石油也好,煤炭也好,不需要再用來生產一些化工品了。

    第三個,和日常生活掛鉤的是產品的循環利用。我們以前都是用了就廢棄,就拋棄了。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滿足需求源源不斷的開采石油和煤炭,二氧化碳排放就很大。現在一些塑料制品的循環使用,很多日常用品的循環使用,尤其是在歐洲這邊,我感覺后面有一些強制法規,你在食物生產過程中,需要添加一些這類的產品,從目前來說,我們喝的礦泉水瓶,本來大部分是用原生的PET如果回收利用完以后再添加到里面,比如添加20%到30%,目前在歐洲,這個比賣原生的還要貴。還有歐美一些比較大品牌的服裝廠商,在衣服里面用再生原料做的化學纖維,這些就是對可綠色持續發展都有比較有意義的。

    我大致就是說這三個領域,供大家參考。

    張曉蕊:非常感謝裘總的發言,我們一起聽一聽陳總的看法和觀點。

    中車國創投資部總經理陳庭燕:非常榮幸可以參加這次的未來能源大會,我們中車總部是在北京,我們在北京參加的各種活動還是有一些的,但是在其他的活動我們其實還參加的比較少。中國中車集團下面有3家上市公司,一個是中車股份,一個是時代電器,還有一個是時代新材,其實中車提起來大家都認為是做軌交行業,軌交在我們營業收入里面只占總收入的一半,就是900多億的規模。在新材料、半導體、風電、新能源裝備、儲能、氫能,包括這些領域中,中車都是涉足比較多的。軌交只占我們收入的一半,我們收入的600到700億構成是由風電裝備,這個里面的風車里面的風機,中車產的超過全國風電總裝機量的一半。葉片占到全國風電里面葉片產能的頭一名。塔筒、齒輪箱這些,中車的核心零部件布局,都是非常多的。在時代電器下面還有半導體,半導體模塊大家都很熟悉,在光伏和汽車領域里面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從光伏來看,逆變器中中車的出貨量是非常高的,從芯片到模組,到系統,到最后的EPC工程,中車都是有涉及的。從儲能來看,去年中車的儲能量已經是在發電側占到全國第二,去年中車儲能的訂單量是15個GW,完成量是10個GW多一些,我們業務增長也是非常快的,包括目前還有氫能,氫能是中車比較大的業務板塊,所以可以說圍繞著國資委、工信部這些綠色戰略,中車的布局是非常多的。像我們下面還有電動的大巴、汽車,還有各種汽車零部件,對于核心裝備的供應量也是非常高的。在這塊中車綠色發展的方面,不斷往前做。

    從投資的角度上來講,從集團戰略來講,今年或者明年的重點,還是要發展IGBT,包括制造、封測,還有IGBT的模塊,這些都是會新建產能,都是為了適應光伏、汽車、新能源相關的。從其他的投資來講,風電裝備也會持續投資,包括在常州也是今年剛剛落地了,也是會投資10億建一個風電的齒輪箱,大力支持7所的業務發展。從其他的綠色能源的角度,投資量都是非常大的。包括像剛才我聽到投資機構也提到了,除了新能源的投資,找金融機構的融資,這塊不是最大的問題,企業的資本金可能是最大的問題。中車從裝備制造的角度,我們自己為了拉動我們核心裝備技術的提升、生產和產能的擴大,我們為了這個目的,也成立了一個100億的風光基金,專門配合裝備資源開發。

    剛才說的是我們集團整體產業介紹和大的投資規劃。從我們中車資本和下面發起基金的角度,我們從中車作為制造業,作為產業投資的平臺,我們也是主要發展產業和融資相結合。在這塊我們代表中車的產業來做產業上游技術、核心技術的投資和布局,在股權投資領域涉足的還是比較多的。中車作為中國制造業的兩大金名片之一,央國企的頭一名是中核,但是中車也是國產自主的代表。我們在核心的追求上,一個是降本,一個是提高質量,就回到新能源的投資來說,從整個產業鏈來看,目前確實是在新能源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投資央國企是比較重的。都是為了把核心的產業先給拉起來。但是從我們產業投資的角度,其實是會發現產業投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以這個氫能為例,有可能上游的制氫端會先獲得資本青睞,因為你先制出氫來,后面的儲和運才會獲得市場的關注。我們從產業投資的角度,也會關注可以降本提高質量的核心技術的發展。

    可以舉一些例子,可以降本的包括對于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包括智能運維,對后市場的分析,包括大數據的處理、模型的建造等等。工業互聯網是軟件層面的,我們從軟硬件結合的層面,會考慮在硬件層面的國產PIC、DCS、工業控制系統、智能控制的領域,結合大模型來做工業體系里面的降本問題。這些都是我們核心關注的,跟我們生產過程中的降本相關系的關鍵技術,和新的方向。

    從提升效率的角度來看,我們也會關注一些能夠改變現有結構的,比如像剛才各個同行也提到的,新能源會有消納的問題,棄風棄光的問題,可能會造成新能源的浪費,還有是風光發電站很難并入國家電網。怎么樣調這個結構,包括調頻的技術,調頻的設計,包括現在從電網側改革上網電價,做一些競價的方式,這些都是我們比較關注的。在這個領域里面,像虛擬電廠技術,售電的策略,這些核心的算法也是我們比較關注的領域。從能源的產生端投資熱點,可能會轉向能源的用戶側,怎么樣通過更智能更綠色的方式,引領用戶就地消納,或者說循環利用,怎么樣把這個能源更有效的利用,這也是我們比較關注的。

    我們投資的策略其實是伴隨著中車非常長的產業鏈條在布局的,包括在氫能里面,也比較關注,制氫端已經有一些可商業化落地的場景,我們在氫能的制造里面,AEM、PET,都是目前的技術,下一代的技術來講,比如說SOEC(音譯)相關技術我們也是比較重點關注的,和工業結合比較緊密的地方,有自己的技術優勢,這些技術發展方向都是我們重點布局的。

    謝謝。

    張曉蕊:謝謝陳總,陳總的分析非常詳細,從一個全產業鏈的角度講如何做到更好的可持續發展。剛才我們分享了可持續投資方面的一些機會和前景,從金融產品、金融服務的角度來看,如何更好的助力這些機會的落地,我們想聽聽董總的看法,有什么可以分享的觀點。

    江蘇銀行綠色金融部副總經理董善寧:曉蕊總臨危受命,但是這幾個問題問的非常好,我們束總從綠色金融發揮什么作用,推動綠色發展的角度,從比較高的層面做了一些剖析。裘總和陳總,指出了綠色發展之下業務新機遇在哪里,到我這里就說怎么干怎么做,提供什么樣的產品。

    簡要說兩句話,就是增加供給,提升適配,這是總的原則。作為一個銀行業金融機構,怎么做到這兩點呢?我想從兩個層面來看。第一,對外要以客戶為中心,滿足多元化的需求。第二,從內部,要以風控為根本,筑牢風險的底線。

    下面我從兩個方面進行簡要的交流。

    第一,怎么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做好以客戶為中心。首先是分析客戶需求是什么,他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簡單列了四點。第一,融資成本,剛剛我師弟做了很好的解讀,成本現在是企業很關鍵,無論是資本金成本,還是融資的成本,都很關鍵。這方面有很多方法,剛剛我的報告里面也指出來,常用的,或者說目前銀行常用的是兩種,一種是財政政策的工具,低息的資金運用好。比如我們跟財政部合作的信貸產品。另外一個是央行的貨幣工具,再貼息也好,再貸款也好,用好。第二個,客戶需要優化財務結構,優化報表,以新能源行業為例,最近國資委考核央國企的新能源占比,目前的舉債率很高,但是考核,對負債率的考核,時點要求很高,金融機構能不能幫他們優化報告的需求呢?這方面也可以創造很多的機會,比如Reits,這方面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在里面起到很多的作用。包括賬期管理,現在很多制造企業,資本投資下去,固定資產投資下去以后,很多的融資需求是怎么解決銷售層面的融資管理,怎么幫他管好賬期,怎么最大程度的優化資金的使用效率,這塊也給金融機構提出了很多金融創新的要求。第三,怎么提高金融服務的便利性,滿足多元化需求,現在客戶對金融要求越來越高,光光銀行類的服務還不行,同時需要你各個方面的滿足。舉個例子,現在有一個非常確切的需求,我一個減碳減排項目,從投資到我簽發成CCER,形成現金流的期間,這個時間是很長的,少則一年,多則兩年,這個期間我的碳減排項目的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這個資金怎么獲得呢?用金融語言來說,都是未來的應收賬款,這個應收賬款怎么融資?目前的應收賬款管理辦法里面是沒有辦法融資的。這方面怎么形成確權的動作,這方面就需要銀行跟其他金融機構,比如說資管,我們行現在跟資管就談這個事,一起把這個商業模式形成,提升可融資性。最后一個,要滿足我們客戶的監管要求,央國企就是國資委的考核,這方面怎么滿足。我舉個例子,現在央國企需要你要制定轉型路徑、路線,這方面我們束院長是專家,央企自己能力很強,很多的中小型的企業,甚至地方的國企沒有這個能力,作為一個金融機構,你能不能在這方面給予一些支持。我所謂的非金融、非資金類的服務,有沒有可能呢?最近我們行正在布局這方面的能力,我們有一個金融金管家的服務,里面有很多資金的服務,非融資性的服務,現在我們要把我們綠色賦能的服務融進去,作為一個非融資性服務的一部分。

    對內呢,從根本來說銀行是經營風險的,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也會影響金融產品的創新和供給。這方面是三個考慮。第一,最間接的,我剛剛下面跟很多專家交流過,我在不同場合也一直在提倡,綠色金融的重點在前面兩個字,綠色。不在后面兩個字。從金融產品供給的角度來說,應該是中性的,不管是不是綠色,還是棕色還是黑色,融資就是融資,是中性的。什么意思呢?什么是體現綠色呢?銀行應該考慮綠色屬性,也就是它的環境、氣候,以及最近比較流行的生物多樣性風險和社會風險。從銀行來說,我怎么把最新型的風險納入既有的風險管理體系?這里面有很多工作要做。現有的銀行內部風險管理的這些制度和流程,很多方面是不能滿足的,所以這方面要進行創新。從戰略層面,從授信政策方面,從單個業務的風險管理和整個資產組合的風險管理層面,怎么做。最后,更重要的是信息披露。第二個方面,傳統的信用風險會出現新的要求和新的變量。比如說擱淺資產風險的評估,剛剛我報告中也說了,一個企業要轉型,我給他資金了,但是如果轉型不成功怎么辦?我給他資金的時候,我給他做風險評估的時候,我產品里面,包括我給他服務的模式里面,是不是要做一些考量,這也是一個方面,還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第三個,政策風險,我們講綠色發展,講低碳轉型,實際上都離不開國家的政策,產業的政策,以及金融監管政策的共同協力支持下才發生,這些政策的變化都會帶來新的風險。自然這些風險也會傳導到金融機構,如何進行產品創新,如何提供金融的供給。

    這三個方面是如何從風險的角度,來把控你的產品供給。

    總的來說,要對外以客戶為中心,對內做好風險防控,兩者做好統籌歸一,在綜合考量之下,取得一個動態的平衡,這是金融機構做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方面一些考量。

    謝謝。

    張曉蕊:在董總的演講過程中,感受到作為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綠色轉型,在這個過程中賦能的一些熱誠。剛才我們講到,可持續發展、可持續投資的一些機會,也講到金融產品層面,服務層面,我們做了什么先進的實踐和創新,下面有請各位嘉賓,針對未來可持續綠色發展,政策、規則,包括接下來有什么建議,歡迎各位嘉賓暢所欲言,先從束院長開始。

    束蘭根:我講一點建議。

    我們所有雙碳、減排,用習總書記講的,我們要實現雙碳目標,絕不是敲鑼打鼓,也不是喊政治口號,而是要實實在在的落實。從微觀層面來講,我提的建議,我提了三年,很開心的是今年9月3號,國家金融總局明確,要把企業的碳表現,就是企業的碳畫像,作為銀行對企業微觀主體支持的重要授信審批條件之一。我再2020年提出這個建議,應該說初步得到了監管部門的認可。我的建議,如果確實要走綠色發展之路,必須要把企業的碳表現、碳畫像、碳風險,作為我們微觀主體的重要切入口來抓。為什么?我們國家的政策是一個部委辦政策,每個人只管自己的,我再若干次會議上講,我們發改委只管GDP的投資強度,不管總量,生態環境部是管總量,不管強度。工信部是管我們工業生產的節能降耗,是管過程。還有科技部等等,我們所有的政策要糅合到一起,我在2021年就申請立項了,目前全國唯一的一個省級標準,就是企業的碳風險評級和評估標準,而且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六大維度,包括了碳排放、碳減排、碳強度、碳敏感,包括和氣候有關的這些指標,這個已經申請了知識產權專利,也開發成系統,我也希望在座參加會議的企業也好,單位也好,金融機構也好,我可以免費給大家使用這套工具。但你不可能永久免費的,因為我們這整整做了3年,近800萬字的標準立項報告,成果已經應用了,還是要扎扎實實的,從具體的層面推進雙碳工作,如果沒有碳的下架與減排,如果還像現在這樣的碳排放,我們未來的壓力是巨大的。

    裘孝鋒:我就提一點政策建議,這次的能源轉型,我覺得跟歷史上的能源轉型是有很大不一樣的,這個主要體現在一點上,就從煤炭對生物質的替代,這是更高密度的能量,性能更好的能量,這個發生是自然發生的,不 需要有一個政策的制訂者推動替換,因為本身是一個先進能源對落后能源的替代。但是可再生能源發展過程中,主要核心的問題是能量密度的問題,和現有能量密度相比有比較大的差距,所以政策驅動在這個里面就非常重要,怎么樣營造一個,我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要往那個方向轉型,如何讓市場,市場參與主體形成比較穩定的預期,比如說像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我的電價大概是在什么位置,有一個穩定的預期,這個對各方面市場主體的投資行為,會是至關重要的因素。還有剛才束院長提到,我們中金公司的一本書“碳中和經濟學”,我們當時估計是200萬億,為了把中國從現在的能源體系變成一個可再生能源體系為主的體系,所需要的,各行各業加在一起的投資,這么大的投資,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穩定預期的政策環境,就是剛才說的,前面的能源轉型是自然發生的,這次是在政策的驅動下發生的。這個過程中需要一個穩定的政策預期,這是至關重要的。

    陳庭燕:我從這個產業投資的角度來提,政策上,希望對前瞻性的技術和先進的技術,要有一定的產業扶持力度。以我們投資的很多項目來看,核心系統、核心技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沒有商業化的,如果是算賬來講,是算不過賬來的。怎么樣解決在未商業化時候的成長問題,如果是市場化的投資機構來評估,用PE和PS是沒有辦法算的,我舉個例子,鋰電池的技術,從05年左右已經開始發展起來了,到15年、16才真正的做大規模的商業跑通,氫能未來可能也會經歷這么一個過程。現在可以看到,氫能的裝備也好,還是氫能的設備也好,在沒有大規模商業化的時候,每年的設備成本是要往下至少降30%,這種情況下,氫能企業怎么樣堅持住,實際上我們產業資本就在干這個事情。不是說因為現在不賺錢,我就不投資。我理解,從政策扶持的角度來講,金融機構都會要求明確的回報率,比如要求你分紅,每年要有多少凈利潤,實際上從我們產業投資的角度,我們會看未來的應用可能性,還有跟我工業上怎么樣結合,和我產業怎么樣緊密的推動技術發展。從雙碳技術來講,可能也是有隨著技術更新迭代,才能真正實現雙碳的經營目標。

    目前的氫能是算不過來賬的,不管是從制氫、儲氫、運氫、用氫都算不過來賬,這種情況下我們做裝備端和制儲運的所有上下游的廠家,我們都在不停的往里面投,投到一個什么樣的臨界點,也就是說,氫能產業可以算的過來賬了,我們需要一個臨界點,這個臨界點的到來是需要政策和資金的不停支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其實是希望國家政策還是對于前瞻性的技術,目前沒有太商業化的,有一些傾斜。

    謝謝。

    董善寧:說到政策,我感覺三個關鍵詞。

    一個是橫向的,各個不同領域的政策要統一,要協同。我經常跟圈內的人開玩笑,我說你看雙碳目標提出以后,誰動的最快?人行動的最快,兩個不低于的考核,各種概念先造出來,讓銀行研究這些東西。包括像什么生物多樣性。實際上,產業層面很多的基礎,數據的基礎,信息的基礎,都是缺失的,所以銀行很難做無米之炊,橫向的非常重要。

    縱向是什么?就是連續性,或者說可預期性,不能朝令夕改,不能說今年出這個政策,明年又改了,這方面用行話說,就是政策風險怎么規避,你要給市場有一個可預期性。

    最后一個,可持續性,無論什么政策,必須要想到這個政策是不是可持續,是不是內生性可持續。簡單說,把銀行監管政策來說,你讓我無止盡的,這么快的增綠色信貸的增速,我總有一個階段是沒法這么快的,基數升高以后,我還有風險考量,怎么可能永遠保持這么高的增速呢?從監管的政策,導向方面,你兩個不低于考核,是不是合理呢?這個一定要從可持續的角度,這個政策要長期形成力量。

    總書記說,要系統性思維,要長期思維,具體到政策制訂上,這兩個原則一定要堅持下去。

    我就分享這些,謝謝。

    張曉蕊:在過去一個多小時,經過大家的深入交流和分享,我們也對可持續投資有了更多的認識和見解,我們圓桌討論就要告一段落了,非常感謝各位嘉賓和參會者的關注和熱情,堅持到了五點半,我們下面簡單總結一下,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認為綠色金融和可持續發展需要大家不斷努力和持續關注。一方面我們作為業內的參與者,大家需要多交流多分享,一起獻計獻策,另一方面,我們作為一些專業機構要不斷加強和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質,希望在可持續發展中作出自己的貢獻和力量,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和參與,今天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未來能源科創大賽
    新華社客戶端專訪
  • 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專訪北京大學能...
    近日,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EC2023)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舉行。新華社客戶端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院長 、北京大學鄂爾多斯能源研究院院長金之鈞進行了專訪。 [詳細]
  • 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專訪中國能源網...
    9月13日,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EC2023)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舉行。新華社客戶端對中國能源網董事長、中國能源研究會雙碳產業合作分會秘書長馮麗雯進行了專訪。 [詳細]
  • 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專訪通威新能源...
    9月13日,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EC2023)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舉行。新華社客戶端對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進行了專訪。 [詳細]
  • 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專訪海克斯康智...
    9月13日,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EC2023)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舉行。新華社客戶端對海克斯康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長、能源行業分院院長封善齋進行了專訪。 [詳細]
  • 精彩瞬間
    媒體報道
  • 中國新聞網: 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舉辦 院士共議綠色能源發展方向
  • 經濟日報:以科技創新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 光明日報: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召開
  • 中國能源報: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全球CTO論壇成功舉辦
  • 中國改革報:綠色 持續 共生 向新——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EC...
  • 中工網: 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舉辦 院士共議綠色能源發展方向
  • 中國環境報: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EC2...
  • 科技日報: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EC2023)召開
  • 中國電力報: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順利召開
  • 中國網財經: 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EC2023)順利召開
  • 中國科學報: 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在常州召開
  • 中國經濟信息網:綠色 持續 共生 向新——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
  • 環球時報: 綠色 持續 共生 向新——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EC...
  • 揚子晚報: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EC2023)在常州武進召開
  • 華夏時報: 綠色 持續 共生 向新——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FEC...
  • 中國經濟網: 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召開
  • 新華網江蘇頻道: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在常州武進召開
  • 武進新聞: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繼承傳統 擁抱未來 青年論壇舉行
  •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綠色 持續 共生 向新——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
  • 常州日報: 常州: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召開
  • 現代快報: 未來能源大會首次離京為何落地武進?
  • 蔻享學術:第五屆未來能源大會
  •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相關法律 | 會員注冊 | 網站地圖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1999-2021 北京中能網訊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