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 未來能源大會組委會主任馮麗雯致辭
  • 張玉清致辭
  • 2019 未來能源大會現場
  • 大會主題——“鏈接之內 視界之外”
  • 未來能源大會組委會主任馮麗雯致辭
  • 張玉清致辭
  • 2019 未來能源大會現場
  • 大會主題——“鏈接之內 視界之外”

FEC2019未來城市論壇,創新?賦能打造智慧物聯與智慧城市

    2019年6月6日,未來能源大會(FEC2019)之未來城市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創新·賦能——智慧物聯與智慧城市。未來城市論壇在秉承未來能源大會跨界和融合的宗旨下,更加貼近應用側,論壇邀請了大學教授、國際能源咨詢專家,以及國企和民... [詳細]

“鏈接之內 視界之外” 未來能源正建立跨界融合發展新模式

    2019年6月5~6日,以“鏈接之內視界之外”為主題的未來能源大會(FEC2019)暨第十五屆中國能源戰略投資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國際能源署(IEA)指導,中國能源網、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 [詳細]

主旨發言
  •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張鳳:我們在全球政治經濟持續大變局的背景下,我國能源安全形勢日趨嚴重,能源安全嚴峻形勢要求我們要加快能源技術革命中的技術轉型,在新一輪能源革命中,... [詳細]
  •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李勇致辭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李勇:2018年,我國聯合相關國家共同發表《共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部長聯合宣言》,明確未來將在新能源、智能電網及煤炭清潔利用等方面開展更多的國際... [詳細]
  • 大衛?艾頓:《technology...
    BP集團首席技術官、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大衛?艾頓:目前我們還沒有太多能源可選擇的方案,典型的有三個方案:第一個是電子,第二個是氫,第三個是生物碳,當全世界完全脫碳之后這三種能源才能... [詳細]
  • 鄒才能:《能源革命與使命》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鄒才能:過去我們叫做能源理論革命,未來技術革命,還有一個革命就是管理革命,這一點可以帶動我們整個成本的降低,帶動我們全球化能源的高效利用... [詳細]
  •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地熱能開發利用實踐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化集團原副總經理曹耀峰: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全面推進為地熱產業帶來重要的發展機遇。2018年6月27日,國務院印發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地熱能作為一種... [詳細]
  • 歐陽明高:推動能源革命的機器-新能...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汽油機不是用氫燃料電池取代的,只有柴油機,柴油器適合被氫燃料電池取代,從成本角度來講,純電動汽車的成本更低,從智能化的角度來... [詳細]
  • 2019未來能源大會張玉清 致辭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能源技術深度融合,滲透到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各個環節。智能化等新興技術讓供應側、需求側、儲能、智能響應等前所未有... [詳細]
  • 中國能源網馮麗雯致辭
    中國能源網總裁馮麗雯:當前,傳統能源領域面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需要探索將互聯網理念、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主動融入正在興起的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圍繞管理... [詳細]
  • 科學家對話

    對話主持人:陳新華-北京國際能源專家俱樂部總裁

    對話嘉賓:

    歐陽明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

    大衛•艾頓-BP集團首席技術官、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鄒才能-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

    Frank Eulitz-西門子氣電集團創新技術副總裁
     

    主持人陳新華:各位老朋友,大家好!

    我去年去了新澳擔任首席戰略官,今年職務有所調整,做主席助理跟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我們這個產業發展研究院正在籌建,所以很希望跟咱們協同技術研究院,跟中國能源網共同舉辦,也參與作為一個力量來支持未來能源大會。

    今天上午我們有4位發言,4位院士真是讓我們都腦洞大開,信息量非常非常的豐富。我跟歐陽院士也很早就認識,我想他代表百人會來講一下電動汽車跟氫能方面的進展。但是我今天聽到你的發言是非常非常有系統性,動力的電動化,能源的智慧化,還有交通的智能化,交通還不光是一個工具,還是一個能源設施,說的非常好。

    因為四位院士都是從各個層面來講了未來能源系統的組成部分,歐陽院士講的是動力系統、交通系統的變化,曹院士講的是地熱,大衛•艾頓講的氣侯變化,他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能源系統原來是線性的,現在要變成一個循環的,跟我們國家以前提的循環經濟也非常的相關。鄒才能院士也講了一下黑天鵝、灰犀牛,特別講到頁巖氣的革命是黑天鵝,新能源跟氫能就是一只灰犀牛向走來,也講到非常規油氣、地下煤氣化,然后新能源革命。從能源革命到能源使命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我想請四位嘉賓,首先邀請歐陽院士上臺,然后大衛•艾頓,還有鄒才能院士,我們組委會也安排了一個西門子油氣與電力集團新業務創新與技術總裁-FrankEulitz先生也參與我們的討論。大家歡迎!

    我們有一個小時15分鐘時間,我想我占用大家半個小時時間,然后45分鐘時間給大家提問。所以請大家先想想有什么問題可以給大家提問?

    我剛才講各位的發言都是圍繞著未來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是不是圍繞著未來系統,未來的能源系統它具有什么樣的特征,我們一直在講能源轉型,我前段時間也寫了一篇文章叫做能源轉型七個D。對應的是多元化、低碳化、數字化、去集中化、清潔化、市場化。剛才聽了歐陽院士一席話我又增加了一個D,就是多了一個化,就是電動化。

    我想未來能源系統肯定有很多東西,但是有很多的疑問,比如說集中跟分布之間怎么個平衡?可再生能源跟化石之間需要多長的時間,化石能源能夠退出舞臺讓可再生能源接替?可再生能源我們也有地下的,包括地熱,包括其他的資源,包括油氣也是地下的,當然油氣不是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地熱方面。還有地上的,主要是風電、太陽能,還有各種各樣的空氣里面包含的能量,之間怎么平衡?

    當然現在很多的能源轉型集中在電力領域,我們人類需要的是電力、熱力包括冷能,還有就是交通移動力。所以我想就圍繞著未來的能源系統的一些特征,跟大家講一下,我所謂的“未來”是“2035”或者“2050”,咱們“十九大”也提出2035跟2050,歐陽院士也講到2035能源的前景。

    因為大衛•艾頓剛才您主要是講碳排放的問題,也講從線性到循環的系統,大衛•艾頓您是怎么看待中國這個動力系統的電氣化,能源系統的數字化、智能化,以及汽車行業將來越來越智能化,您也聽到了剛才鄒院士談到了頁巖氣,那么您呢其實也談到BP是加入了氫委員會的,那么鄒院士提到了氫能源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源,能夠實現零的凈碳排放,您如何評論剛才三個演講呢?

    大衛•艾頓:其實讓我評論一下中國同事挺危險的,我的評論是,目前我們還沒有太多能源可選擇的方案,有三個吧,一個是電子,第二個是氫,第三個是我們的生物碳,當全世界完全脫碳之后這三種能源才能起到作用。所以交通的電動化,整個旅程的距離越短,那么電動汽車才能夠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你的重量越高,然后你的這個旅程的可預測性越低的話,能源密度就越重要,所以氫能在未來顯然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尤其在交通領域是好的解決方案。最困難的一點就是交通領域最難的一點其實是航空領域,你可以去和一些航空公司交流,他們很擔心這種氫能,把氫能作為飛機的動力,因為它面臨著很多的挑戰,需要高壓力的儲存模式。所以在這個領域呢,我們認為生物碳以及氫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未來交通領域的能源。

    我們認為這三種能源會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種提供能源的方式,而且市場上的技術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最具競爭力提供能源的方式。而在時間表這方面呢,我想其實我們已經看到這個時間表了,我們也都達成了一個共識。全球的能源體系必須是實現零的凈碳排放在這個世紀的下半葉。

    所以我覺得這個背景之下,這三種能源的介質應該成為主流的介質,特別是現在油氣和煤炭如果能夠成功脫碳的話,也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說,我們在燃燒的過程當中,要么去實現它的捕捉或者是封存,如果實現不了,可能我們就要不斷的去依賴剛才我提到的三個介質。當然了剛才幾位中國同事談的都非常好。

    主持人陳新華:因為他說的世界上三個能量的載體就是電池、氫原子、碳原子,正好針對的是我們人類的三種需求,這是我的說法,就是冷熱、電力和交通移動力,或者是歐陽院士講的那個動力。主要的任務是怎么能夠讓電子跟氫原子發揮作用,而使得碳的作用越來越少,這就是氣侯變化在驅動。

    再問大衛•艾頓一個問題,剛才鄒院士講了一下頁巖氣是黑天鵝,氫能和可再生能源是灰犀牛,因為BP是在全球,您也是首席的技術官,還有哪些我們沒看到的黑天鵝和哪些正在向我們沖來的灰犀牛?

    大衛•艾頓:好的。當然有,其實黑天鵝就是我們沒有遇見到,我覺得很明顯的一個例子,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例子,就是核聚變,因為核聚變,我們知道現在在中國也是做到很高的效率,而且也是可調度的一個成本比較低的能源形式。中國在這方面也是非常特別的,因為中國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去系統化的部署核能,而且做到了安全。

    所以我覺得應該說核聚能是典型的一個黑天鵝,而且我們如果能夠實現這種安全高效的核聚能的話,就能夠帶來一個低成本的新的能源供應來源。當然了這里面有很多的挑戰需要去克服。

    還有一個就是頁巖氣,頁巖氣當然了在工業方面你可能是有限的一種資源,但是核聚能相對來說,它的前景,它未來的供應量我覺得是無限的。

    當然了,像這樣的一些能源形式并不是很多,有核能、風能、太陽能,剩下的好多都是碳跡的一些能源。包括像地熱能今天也聽到了很好的演講,我覺得也是很好的一個能源形式?,F在因為化石能源占我們整個能源系統的80%,所以目前我們一方面是天然氣,另一方面是煤炭,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覺得頁巖氣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能夠幫助我們去實現向低碳的轉型,最終我們肯定要實現完全的脫碳。包括像氫能啊等等這樣的形式。

    主持人陳新華:大衛•艾頓認為核聚變有可能是下一只黑天鵝,此外向低碳轉型的過程中化石能源還會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想再追問大衛•艾頓,剛才曹院士講了一下地熱,他講到特別是我們現在的淺層地熱已經用的挺好了,像世園會,還有大興國際機場、雄安啊,現在深層地熱,就是3公里到10公里的那個地熱,他給了一個數字非常驚人,說如果2%的熱量用起來,那么它就相當于中國現在能源消費的3800倍,這個量是非常非常大的。

    那么在地熱方面,大衛•艾頓,你怎么認為,是不是也是一個黑天鵝或者是灰犀牛?

    大衛•艾頓:首先很尷尬,為什么呢?因為您讓我點評其他幾位中國院士的演講,我其實更想點評我自己的。首先地熱能我并不是專家,我唯一在這里可以說的一點就是地下2%的熱能如果能夠得到利用,它完全可以滿足中國的能源,這個體量確實是巨大的。當然了太陽能也是一樣的,你用千分之一的陽光,太陽能轉化能源,就能驅動整個地球的能源需求。但是唯一需要克服的挑戰就是成本,因為確實我們的這些能源形式能夠去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全球有10億人現在仍然沒有用上電,所以他們的生活水準是很低的。

    我想說的一點,能源的成本是非常關鍵的挑戰,作為技術我們的職責就是要去降低成本,讓更多的人能夠改善他們的生活,同時要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其實之前鄒院士也提到了生物多樣性的一些影響,我覺得在這方面像做地熱能源的工程師也是在做很多的工作,其中一個優勢就是可以把這種地熱能它的能源去傳輸到我們的能源系統當中,包括像現在比較成熟的淺層的地熱能,通過熱泵這樣的應用,是很好的。

    如果你要是建設新的城市,重新去規劃,你可以高效的去利用。如果你是老城區,系統已經建成你要去改造,這個成本是很高的。我們知道中國現在已經建成了很多的城市,包括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是一樣的。所以這種已經建成的城市怎么辦?這是更大的一個挑戰。

    主持人陳新華:好,謝謝大衛•艾頓,給你問的問題已經夠多了。

    我想接下來問我們來自于西門子的專家FrankEulitz,我知道西門子在能源領域也做了很多的工作,特別是這種中心化分布式的能源體系,包括像數字化也做了很多創新。那么西門子氣電協同是怎么樣看待歐洲,包括中國,以及全球,比如說2035、2050未來的能源系統會具備什么樣的一些特點?有請Frank。

    Frank Eulitz:謝謝您的提問!

    我覺得要回答您剛才提的這個問題,我們要關注的就是我們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軌跡是如何的。在2030年我覺得氫能的經濟會有長足的發展,相較于今天,它會影響到全世界所有的人。我們要再往前展望,到2050年,剛才大衛•艾頓也提到了,比如說像核聚能這樣的一些新的能源,也會掀起新的一個能源利用范式。

    但是如果我們看未來的30年,那么截止到目前,我們知道我們的太陽能、光伏和風能的利用越來越多,所以以后這種遠程的能源會為世界各地去提升他們的能源供給安全,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去脫碳。

    那這種能源體系,之所以能夠興起,是因為可再生能源來自于太陽,來自于風,它和地區的資源是緊密相關的。另外在每個國家,甚至到社區層面,這些新能源的介入會影響到我們整個經濟的發展,包括整個部署的步伐和時間的變化。

    您剛才提了西門子在數字化方面非常活躍,我們做了很多互聯互通,包括數字平臺,來做一些創新。那么互聯互通和數字化,是我們管理整個轉型過程很關鍵的兩個抓手,我們的社區、公司、企業和大的能源企業如何能夠用我們的數字化來去創新他們的商業模式?同時提升自己的能源安全,這是非常關鍵的。

    所以這是西門子在全球很關注的一個方面,在歷史上,我們就部署過十兆瓦這種電氣化的設備,現在我們正在試點100兆瓦,而且我們也在考察1G瓦的試點。這些試點項目在以后會在更多的地方去部署,這樣的話,能夠到2030年,我們氫能會變得更加的成熟,可以做到商業化的運營,而且它可以成為一個多種能源體系當中的一個黏合劑,可以去做合成燃料,而且可以去替代天然氣、生物氣,在我們去中心化的能源網絡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其實現在在歐洲,我們已經做出承諾,到2030年我們所有的燃氣機組能夠實現100%的氫能發電。之后我的演講當中,我會進一步介紹,我們目前已經達到氫能占50%-60%的比例。所以我們可以利用氫能來克服波動性,因為它利于調度,可以去填補天然氣發電機組,可以去做熱電聯產。

    剛才的問題里面還提到了我們需要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我這里想去參照一下20年前的光伏發電,我們知道20年前PV很少也很貴,我們看IEA的數據,你就會發現在過去它們從來沒有預見到PV發電能夠在20年間實現如此爆炸性的增長。但其實我們看到的是PV的組件成本在下降,規模越來越大,而且中國在這方面做的非常領先。

    現在大家又開始關注氫能,氫能的成本現在很高,但是我有信心將來氫能的發展在成本的降低方面,在它的普及性方面,在規模方面會和當初的PV一樣,在這方面我覺得中國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在PV方面中國確實領先了世界的發展,氫能方面也是有相似的經驗。

    主持人陳新華:講了兩個觀點,今后的能源系統會被三個因素所驅動:

    第一個是氣侯變化。

    第二個是技術,特別是他最后講到的技術成本的下降,他很期待在氫能領域中國能夠像太陽能領域一樣把成本大幅度降下來。

    第三個就是政策法規會影響今后的能源系統。

    兩位嘉賓已經問了,我想再轉到非常尊敬的歐陽院士,您剛才講到一個是汽車,就是動力的電動化,能源的低碳化,還有交通的智能化。我也注意到,您本人好像態度有些改變,因為以前好像是一直在推動純電動汽車,現在對氫能汽車也是非常非常的積極,非常非常的支持,特別是您認為氫能也是作為一個儲能的工具,您也提到到了2035年中國要是有8千萬到1億的電力汽車,這個對動力系統產生很大的沖擊。

    另外一個角度,您也講到5G的應用,大數據、車網互聯、智能化,在2025年左右,您認為是自動汽車,包括自動駕駛隨著5G的應用可以成為一個現實。

    我想問您,您這個思路演變,就是從剛開始大力的推動純電動汽車,然后到現在支持氫能的發展,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我想您對整個能源系統,特別是你剛才講到2035年要實現全部的低碳化,2035年左右,我們還需要很多的油氣生產,包括煤氣化。這個過程中,我想再聽聽您對汽車系統和整個能源系統到2035年到2050年這么一個融合的系統里面,它具有哪些特征?特別是您剛才講到數字化技術會起很大的作用,那么在數字化對能源系統的改變會產生哪些的趨勢?我可能講的比較啰嗦,但基本上第一個您的思路演變,第二個是汽車系統跟整個能源系統它的融合演變,第三個就是數字化到底怎么改變能源的局勢?

    歐陽明高:好,我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就是思路演變。

    因為我是干具體事的,我是2000年之前我主要是做內燃機,所以主要是跟石油行業打交道,因為我是熱能動力工程出身的。所以那個時候主要是做內燃機技術,跟石油行業打交道。2000年之后,我開始跟氫能打交道,你可能記反了,我搞氫能的時候,就是說我倡導氫能的時候,那時候還很早,2000年時候,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主要是由我主筆的,因為我在中長期科技規劃能源領域專家組。當然那個時候反對的人非常多,非常多。

    那個時候我是積極倡導的,反對的人很多,現在有點反過來,我并沒有在各個論壇上大力鼓吹氫能,恰恰是相反的,我認為現在應該冷靜,現在反而是說氫能的人特別多,說的也特別大。

    我在大家反對的時候,我那個時候,我覺得我的思路演變反倒是經歷了一個理性化的過程,氫能既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像反對的人說的那么差。這么說吧,我2010年開始,才開始做鋰離子電池,因為鋰離子電池真正用到車上是2010年,我是2010年進入電池行業的。當然現在實際上我是在電池的論壇里面說的更多,不是在氫能的論壇,我在氫能論壇你們可以去查一下,最近這一兩年我沒在氫能論壇里頭作過報告。但是我在大多數電池論壇里邊都會作報告,主要講電池安全,因為我是做電池安全的。

    但是最近大家可能有個報道,因為國際氫能論壇去年在清華大學開過一次高峰論壇,是我主持的。清華大學跟國際氫能合作,在清華大學開過一次,那是唯一一次,我不能說一次都沒有,那是唯一一次我在氫能論壇,因為是我主場的。最近一次是豐田公司,豐田章男在清華大學演講,我們跟豐田合作建立了豐田清華氫能燃料電池研究中心,這是今年的事兒。同時我在張家口成立了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研究院,因為我們在張家口有我們的氫燃料電池發電機廠,也有一家風電廠。

    也就是說氫能方面我們現在是只做不說,因為我們覺得說的太多了,過了,有點說過了。我做了將近20年氫能燃料電池了,我們2008年跟BP合作的中國第一個加氫示范站,這是BP投資,我們自己建的,但是牌子上面打了BP和清華,這是中國第一個加氫示范站。同時我們在2008年奧運會,清華大學開發了氫能燃料電池客車,首次在奧運會上示范,然后剛開始我們是做氫能源燃料電池汽車,我們逐步轉向做氫能燃料電池的發電機,現在我們已經深入到燃料電池電堆和燃料電池膜電機,剛才說了在張家口是我們的氫能產業鏈整合的一個平臺,我在張家口那一天到晚跟他們呼吁,為什么在那?因為張家口是國家可再生能源的唯一示范基地。清華大學有上百萬的投資基金都在投這個產業鏈,以北京和張家口為核心。

    但是我剛才說了,我們只做不說,因為氫能這個事情宏觀上看,你會看很好,但是有句話,叫“魔鬼都在細節里”。當你仔細去做的時候,你發現我這么多麻煩事,太多麻煩事了。我們現在從車的角度,燃料電池問題基本解決。我們可以說3-5年之后車用燃料的技術會基本趨于成熟,但是下面的,從我那個儲氫瓶開始,加氫站、運輸、氫儲存、氫制取,所有的技術都是一百年前的技術。所以我們化工領域的技術需要大變革,如果不變革,剛才我們西門子先生講了成本和效率,效率提不上去,成本降不下來,那除非說沒有別的東西,只有這一條路,那大家一直走下去。但是現在鋰離子電池2010年裝車以來,突飛猛進,大家注意,這才叫真正的灰犀牛,氫能其實沒有真正變為灰犀牛,因為它太慢了。

    我做10年動力電池,我認為我比做20年的氫燃料電池成果要多,因為它快,做的人多,當然今天在場的都是能源領域,中國搞電池的人大概是上百萬,搞燃料電池的人我估計不到1萬人,也就1%。我正在主持建設氫燃料電池路線圖,我們經常開研討會,我們相關的人都參加,我們重點討論就是氫能不是燃料電池,因為燃料電池沒什么問題了,氫能是令我們頭疼的一件事。剛才都是說氫能好,但是氫能的技術,氫能的技術目前還不是太好,有待提高。比方說液化,因為一講技術太多了,我不講了。你像氣態、固態、液體儲氫,所以現在才出來說干脆用甲醇吧,做完甲醇拉到那個地方再變成氫,這個轉換太多了。

    總之,我不細講了。

    我們今天可能跟氫類相關的人比較多,因為能源行業,我涉及的行業三個行業,一個是熱工,一個電工,一個是化工。因為我認為能源科學就是用動態系統理論,把電工、熱工、化工集成起來就是能源科學,因為氫主要是化工,我們電池和純電動主要是電工,我們內燃機主要是熱工。這三個行業我都干過,所以我在這兒不會偏向哪一邊說,我是盡可能的希望把自己的演變歷程告訴大家,但是我告訴大家氫能不是沒有地位,是有地位的,我不是在否認氫能,我自己在搞氫能,我為什么否認它?要把它定位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不是大家現在說2050年,我認為誰都說不準,我覺得2035年說個70%,80%就不錯了,所以我們不要用2050年的數據,我一般不看因為這個很難估準。我原先也試著估2050年,估不準。

    我可以大概告訴大家,氫能的路線圖在汽車這一塊,2035年中國大概200萬輛,2030年100萬輛,這是我們的目標和路線圖,我告訴大家,我們的路線圖,2030年1000個加氣站。但是你要注意,純電動和插電那個時候是多少?純電動插電到2030年大概8000萬-1個億,也就是說它只占1%。大家說怎么差這么多呢?我告訴大家,因為轎車數量是最大的,轎車估計主要是純電和插電,對新能源汽車來講。只有商用車會是氫燃料電池。

    所以我的觀點,一再講的觀點就是汽油機不是用氫燃料電池取代的,只有柴油機,柴油器適合被氫燃料電池取代,柴油機主要是一些大車,長途的,重載的,還有火車、輪船啊、軍艦啊、坦克啊,這些是可以的。為什么用它不用它呢?就是因為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它沒有優勢。也就是說凡是純電動能干的事情,你現在是沒法取代的。除非它干不了,它不合適,你才能去。為什么?因為你貴啊,我為什么要用個貴的呢?除非更便宜的我才用,所以這就是市場驅動和市場選擇的一個原理。

    關于你第三個問題,就是關于智能化,智能化說實在的,跟電這條線匹配是最好的,就是我們的智能化汽車。它一定是,剛才BP的大衛先生說了我們有三個載體,電、氫和碳。這就是電工、熱工和化工,這三條線當中誰跟智能化配的最好呢?一定是電。我不認為氫只是能源氫,它不能跟核能、煤,不能跟它放在一塊,它不是一類東西,是載體,不是能源本身。凡是載體就需要生產,就需要處理,所以在未來我們這兩個能源載體比較,一定是電為主體,不大可能氫超過電,這不太可能,所以我們要定位它,它很重要,但是不能把它說過了。

    所以關于智能化的角度,回過頭來說,一定是電這條線是最順暢的,這個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所以現在為什么特斯拉、蘋果、谷歌,它只做純電動汽車?它不做別的汽車,因為這個是最簡單,跟它原有的技術匹配的最好,也跟智能化匹配的最好的一個技術選擇。所以如果智能化再上來,會強化電這條線,所以我說未來,現在好像是IT在跨界汽車,最終是汽車跨界IT。我接著說下半句話,好像現在是汽車在跨界能源,未來可能是能源跨界汽車。

    這是我的一點體會。

    主持人陳新華:非常好,特別是我聽到你20多年做氫能,2008年我還在BP,我記得我們的合作做加氫站。你剛才也講的我覺得也挺有道理,在目前氫能很熱的時候你冷靜,冷的時候你熱。特別是說鋰離子有可能就是一只灰犀牛。

    歐陽明高:已經是了。

    主持人陳新華:在鋰離子有競爭力的,特別是轎車領域,可能是氫能競爭力。

    歐陽明高:我補充一句,因為鋰離子出現只有十年,在車上,它從1500瓦時每公斤已經提升到300瓦時一公斤,成本降低了30%以上,十年了,它的車在中國已經達到120幾萬輛,就十年,這不是灰犀牛是什么?而且現在看不出它有下來的跡象。20%的車已經是純電動車了在北京,我可以透露,北京很快就會,所有新增的,這不歸我來透露,總之就是說很快大家就會看到,50%的車基本上都會變成純電動,2030年全都是。就是說你以前買的燃油車,新換的時候也會是新能源車,一方面是政府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是需求。從北京市場的調研統表明,純電動已經被消費者接受,因為它使用的成本太低了,一旦每個買車的用戶都有慢充的充電樁,那么這會迅速全方位普及,這個已經可以預測,不是說說不準的事。

    主持人陳新華:已經是看到的灰犀牛了,并且氫能的前途您也是認為在商用車或者是輪船、火車等,來代替柴油。

    我想大衛•艾頓圍繞這個有一個評論是吧?

    大衛•艾頓:是的。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歷史的事實,第一個電動車是在1847年,是在內燃機之前就出現了,它也像是一個灰犀牛,我想說的是,我想要補充一個觀點,就是我們的產業非常熟悉氫的管理,我們一直以來都在討論這個氫,還有一些大型的商業公司和研究機構都非常熟悉氫的管理,所以我也同意您的觀點。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就是重型的交通產業,這個領域我們可以通過氫來進行一個職業化的管理,來降低碳的排放,所以我也很同意院士的觀點,就是大家在這方面都要使用氫,給他們的車輛充電,但是這并不是很必要的。

    另外一點,您提到了電動車要比氫能源車更重要,我的看法是電動車它是組成的我們車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其實往往是越難解決的問題,越需要復雜的解決方案,就是脫碳的過程需要很高的成本,尤其是在重型交通領域,它比輕型交通領域脫碳的成本更高。所以要去制造一個以氫作為動力的汽車它已經成本很高,所以它的挑戰很大。同時,大型的企業像BP這樣的企業,還有像清華大學,以及中石化還有西門子,我們都需要去解決這些比較困難的問題,因為2050年并不是很遙遠的,所以我們要提到議事日程。

    主持人陳新華:我把時間給鄒院士,您剛才也聽到歐陽院士關于氫能的評論,您剛才講的時候說氫能有百利無一害,說到三個挑戰,您是不是同意歐陽院士的說法,就是氫能主要是集中在一些電動不能替代的,大衛也是這個意思,在商用啊,在船啊、火車上面,我想聽聽您對這個方面的一些討論和反饋,因為您對整個今后的能源系統也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描繪,例如煤炭的高效利用,還有非常規油氣的加大開發,還有新能源各方面的開發利用。但是我想也問您一下,現在數字化技術發展這么快,今后的能源系統肯定不像現在了,不像過去了,你看到數字化技術進步對咱們能源領域有哪些沖擊?所以就兩個問題,第一個您對歐陽和大衛的反饋,另外數字化對能源的沖擊。

    鄒才能:好,我是同意院士的意見,判斷一個產業,特別是氫產業,能不能未來成為規模?主要看它第一個它產氫的來源,第二個它的技術,第三個就是全社會或者全球的協同。

    第一個我是覺得它產氫的路徑大家都達成共識,不管化石和非化石。并且這套技術大家都非常認同,現在出現了一個問題,我們的儲氫卡著我們的建站這個基礎,卡著我們儲氫這個技術,卡著我們用氫的這些環節。

    我前幾天去了地質大學(武漢),這個名字它跟氫能沒有關系,但是我去以后非常感慨,他們在液態儲氫,常溫常壓下的儲氫正在工業化實驗。第二個它們生產了公共汽車,還生產了非常漂亮的轎車。它整合了全球的資源,來進行氫能汽車的生產,有高端的,有低端的,并且他們在重慶,在青島,還在南方一些地區正在布局這件事情。

    同時跟中石油那個地方還有加氣站,如果說我們把氫能汽車這一點給突破了的話,產氫沒有問題,運氫,尤其是現在的加氫站,未來我是覺得像我們的油氣公司,現成的加油站,現成的加氣站,把未來現成的加電站放到那個地方就可以了。

    所以是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現在像我們大學的老師在攻克那種瓶頸,讓我們全產業把它協同起來,我認為這是非常大的潛力,我是這么看待這個問題的。這是一個問題。

    另外一個問題,你剛才談到未來數字化對我們能源工業,我認為過去我們叫做能源理論革命,未來技術革命,還有一個革命就是管理革命,這一點可以帶動我們整個成本的降低,帶動我們全球化能源的高效利用。昨天我們在九華山莊1500人,其中有一個非常大的亮點主題就是信息化和智能化在油氣當中的應用,正在全面的展開。這樣的話,對于我們能源工業的現代化管理,對它成本的降低會起到變革性的影響。

    我就講這么多!

    主持人陳新華:好,謝謝!

    我看大家肯定有很多的問題,我們有半小時時間來提問。

    提問:大家好,我是財新的記者。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歐陽明高院士,因為剛才您說到氫能汽車未來也是一定會發展起來,但是在這之前,電動車會先大量的普及。我之前在博鰲論壇上聽上海交通大學的尹成良(音)教授,他說在浙江省的實踐過程中,他覺得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同時承擔四個能源體系,就油、氣、氫、電四個能源體系同時存在的話,首先基礎設施建設這方面跟得上,汽車才能去加氫加電。但是現在他說浙江省的實踐里面就花出一萬多億,但是實踐效果并不好,可能能源公司,比如中石化可能在充電和加氫這兩個路線當中選擇一個,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待他這個觀點,就是沒有一個國家同時承擔四個能源體系,謝謝!

    歐陽明高:我倒覺得這個問題不大,因為電本來就是個基礎設施,不是新加的本來就有,至于氫本身跟油就是在一塊的,現在加氫站很多跟油站都是共建的,既可以加氫也可以加油,現在我們還有加天然氣的嘛,這個倒不是特別大的問題,因為我們加氫站的數量也不是說非常非常的多。

    我倒是要說一下這個氫,我剛才說了車上的問題基本解決,主要是從儲氫往下走的這些問題比較大,現在的主流加氫和儲氫技術是氣態儲氫,全球經過30年的探索找到了這條主流技術路線,其實我們中國現在探索的所有技術路線國外以前都搞過,包括最近南陽搞的那個,大家作為笑話笑的,你要說蒸汽汽車也是加水,它實際上是加煤啊,它實際上是鋁跟水反應,它做廣告可以這么做,變成笑話了。

    實際上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剛才鄒院士提到地質大學的,其實這些我們也都去分析過,各種各樣的其實都探索過,在沒有技術重大變革的條件下,在車上儲氫還只有兩種,一種就是高壓氣態,還有一種業態也只是我們在探索的。至少對于轎車來講,氣態就足夠了,就是轎車,車載儲氫的技術就是全球公認的,而且它的成本也是最低的,國際標準全都覆蓋著一塊,這是不大可能改變的。

    其他的為什么沒選?我在這兒不說它的理由了,因為車上有很多很多其他的要求,也有一個綜合的能耗分析,還有在車上的比如說它的動態特性怎么樣?比如說他是不是要放熱吸熱,要附加裝置等等,考慮來考慮去就是這個主流技術。但是這個主流技術大家覺得不理想,所以總是想推翻它,我們中國人創新也比較多嘛,所以就出來的五花八門的,包括南陽的這種。因為他說我可以不壓縮,你看你那個高壓氫多麻煩啊,幾百公斤,一個大卡車,20兆帕只能拉300多公斤,這太不合理了,我這一弄不需要了。但是你不知道它在車上還要加幾百公斤水,還有鋁,一公斤鋁要117度電啊,你怎么可能呢?這個能效太低太低了。

    所以問題不在你說的什么三套裝備四套裝備,這不是大問題,因為它本身就是幾個體系,甚至現在充電的快速充電站也不會太多,主要靠家里充,也就是你80%都在家里充,你只是高速公路應急的時候,15分鐘補200公里,不是要充滿,就走人了,將來都是這樣的,15分鐘你充完就走,不會充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倆小時。

    最后是什么意思呢?超級快充,就是10-15分鐘,充到200公里,電池大概充30%-50%就走人了,充多了對你也不好,因為過充有重大的安全隱患。所以快充的時候,絕對不能充滿,慢充是主體,將來每個車都給你配充電樁,甚至家里一個,單位還有一個,你還有什么覺得不方便的?我現在就一直開電動車,我就是公司有個充電樁,我不會覺得不方便,不方便是你家里沒有,但將來一定都有的,放心。所以基礎設施四套、五套,現在就四套了,你還有個天然氣吧,你有柴油吧,你有汽油吧,還有液化氣,本身就四個了,這個不是太大的問題。

    主持人陳新華:鋰離子的安全性怎么解決?現在有很多的報道著火啊。

    歐陽明高:這是大家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我的學生70%都在做電池安全性,也就是說電池核心問題其他都不是問題,只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就是電池安全。但是電池安全不是不能突破的問題,為什么現在還有一些?初期使用還沒有經驗,大家知道最近不是特斯拉和蔚來出了點事嗎,它們都改變了自己的充電算法。比如特斯拉它為了滿足客戶需求就搞的特快,充電功率搞的特大,那么充電大了之后,快了之后會出來鋰離子從負極吸出來變成鋰金屬,吸鋰是導致安全的重大原因,只要你充電不是那么快,不要過,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技術,我在這里不講了,因為時間關系。總之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不是不可以解決的。

    主持人陳新華:好,謝謝!

    提問:我是碳分子燃燒專家組的一個總工程師,我今天在咱們這個未來能源大會上,參加這個會看到我們中國的能源發展戰略的問題,在這個會上同時又聽到大家對這個氫能很熱,而且提法都是很正,可是就是像歐陽院士剛才講的,我幫著大家從元素層面算了一個賬,氫能在制造過程當中,一噸氫成本最低的能耗是600多度電。然后把它再提純整個的過程。另外在儲能的過程當中,現在國家發展是70兆帕,是多少呢?把一個立方米的氫加壓到70兆帕電耗增加了700度,這樣算起來,目前我們國內或者現在提供的這些技術都可能欠妥。這樣的話,我們怎么樣?在這個會上,就像剛才歐陽院士也講了,也有這么一個,國外人講,比如說日本,日本是發展海外的制氫,我們中國怎么辦?而且把這個事情大家談的很正面,很熱,我估計這么一種趨勢,我們現在的二氧化碳已經到多少了?421.6ppm了,是幾百萬年來最高的。1.5度島國沒有了,兩度上海有沒有了。我們這個國家,或者說我們作為這個氫能的發展,到底是給咱們環境帶來了是零排放呢,還是帶來了更大的污染?所以我想聽聽各位專家的看法。

    歐陽明高:這個必須澄清一下,您算是氫能的反對者,所以我要給氫能說幾句話,其實700兆帕不需要增加700倍的電耗,你說的太嚇人了。70兆帕就是780嘛,700個大氣壓嘛,并不需要增加700倍的電耗,我們大概70兆帕的加氫,效率大概損失10%吧。最終都會算到效率里面去。

    現在我們的氫源從哪里來?是有的,這個是有的。我們現在認為合理的氫源就是氣風、氣光、氣水加上富產氫,這是目前經濟可行的氫源,這個氫源是有的,但是其他的不是經濟可行的。扔掉的氫量也很大,我們一年大概1000億度電,棄風、棄光、棄水,這個一千億度可以弄回來。另外我們富產氫大概接近800-1000萬噸。大家知道這些東西以前基本上都是扔掉的,所以我們現在氫能路線圖到這個也不認為是個問題,燃料電池也不是問題,這兩頭其實并沒有問題。問題在中間,在儲運是瓶頸。

    所以儲運就出來了五花八門的東西,其中最終都沒有看到某一項能超越研究的主流技術,剛才說了主流技術來講就是70兆帕的?,F在這個不理想又找到了很多別的,現在還沒有出現一個超越這個的,但是大家都在探索,所以我要為氫能說幾句話,就是說源頭和后端其實是沒有什么問題的,瓶頸在中間,為什么會有瓶頸?是我們的化工技術需要革新,比如我們的液氫技術,液氫工藝都是一百年前德國人搞的,這些技術都是以前的,我們需要發展新一代的技術,這才是核心和關鍵。我們現在覺得氫能的技術突破的比較慢了,不像我們看到的鋰電池那么快,也不像我們看到的太陽能電池,又來一波新的技術變革。因為能源技術核心我認為在這個時代不是資源決定、是市場決定,不是政府主導,而是市場主導、技術主導。

    主持人陳新華:好,謝謝!我們還有兩個問題。

    提問:我是中國能源網的研究員。我想問的問題,其實是問所有的人,但是這可能更多的是歐陽明高院士你剛才說的,你在能源行業在三個部門工作過,所以你這個視角是跟人不一樣的。但是你剛才講的這個問題,我們要從交通穿越到能源,再穿越到信息,可能未來再穿越到教育,穿越到金融,甚至穿越到生態,我們最大的挑戰可能就在這個穿越上,跨行上。

    因為我自己在九十年代做熱電聯產這個行業特別困難,因為它既發電又供熱,穿越了兩個行業,導致它非常困難。后來我們九十年代末兩千年初我們做分布式能源,我們提出這個的時候發現更困難,今天發展的也非常的困難,因為它又跨越了建筑,又作為建筑基礎設施的一部分。所以今天不僅是對中國,對全世界所有的國家,跨越可能是最大的難題。因為我們現在的體系是在工業時代存留下來的,那么它的利益格局,它的社會分工都是在工業格局下實現的。

    所以同樣的問題,我也在想問大衛•艾頓這位先生,因為BP它一直在穿越,它怎么去實現這樣一個不斷的改變?同樣西門子你原來是做重型燃機的,現在又跟信息化結合,你在西門子這個地方如何適應時代的穿越?因為這一次的融合改變了所有的利益格局,實際上我們現在最大的阻力是來自于我們既定的,已經既有的利益格局。

    主持人陳新華:就是BP是如何穿越,然后進行一個技術的突破的?您可以先開始,然后大衛•艾頓也可以思考一下。就是西門子是如何從一個大型的供能到一個小型分布式機電的發電模式轉移的。

    Frank Eulitz:首先是這樣一個跨越的問題,解決方案,這種大型的裝機以及小型的裝機是如何轉變的?然后我會評論一下數字化的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首先明確一點,就是大和小的定義是什么?分布式的和集中式的定義又是怎樣的,很多人覺得這種分布式的裝機就是小型裝機,而集中式的裝機就是大型的裝機。其實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意識到當地生產能源是不是在當地消費的?如果在當地消費就是一個分布式的,如果把它這個能源通過電網傳輸到一些高壓地區,那么它就是一個集中式的發電裝機。那么北京的一個發電廠,比方說是1G瓦的天然氣的機組的能源,它可以是一個分布式的裝機單元,一個小的比方說10兆瓦的小型的天然氣機組,可以是在一個人口密度比較低的地區,比方說東北地區,或者說是在非洲。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分布式的需求在不斷的上升,它主要是因為工業化是需要清潔能源的解決方案,而整個產業它導致25%的二氧化碳排放,所以說在電力產業和整個交通產業是沒有考慮到行業的。那么在行業領域你要考慮到電離子、分子還有氫氣,以及天然氣,同時你需要有裝機的能量。那么這種分布式的解決方案,是為了要找到一種需求,就是像一些采礦企業的需求,纖維企業的需求,這個是分布式解決方案的重要議題。

    為了縮短時間,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我們正在和我們的客戶共同合作,來去研發一些具體的解決方案,來去提供這種多模態的能源方式。時間有限,我要回到數字化這個話題上。

    分布式的模式它是個多模態能源結構,所以它必須有高的連通性,能夠和不同的能源的生產商連通起來,同時也需要更好的和能源的消費者連通,還需要和每個組成部分進行連通,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協同的管理,這就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傳感器安裝在我們的這種發電的設備上,不管是水還是電的機組,還是熱泵,還是說電氣化的機組。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傳感器安裝到,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的,安裝到這種內部的設備上。那么我們所有的供應方和消費者都會通過這種傳感器,通過我們西門子生產的軟件,來能夠看到能源的管理以及直接的流程的運營,同時確保能夠有一個可預測性的維修,而且會有一個基于現場狀況的監管和監控。

    同時這些分布式的機組,它有更多的技術含量,因為它會更復雜,與此同時,現場施工人員的人數會越來越少,甚至會出現完全無人的現場的發電廠。那么它通過遠程的控制和遠程的管理,因為現在有了高度的集成,就是需求是非常波動性的,同時這個能源的提供也是波動的,所以我們完全有可能和能源的貿易進行一個連接。就是能源的消耗者和生產者,他們可以進行一個賦予能源的貿易,在能源的貿易市場上進行交易,這個也是數字化技術的一種可能的應用前景。

    當然,人工智能其實已經給我們提供這個傳感器的算法,尤其是分布式設備的傳感器的算法,然后把它連接到云端,同時整個的生態系統就能夠貢獻于這樣的一個應用,這個就是數字化能夠給我們帶來的一個情景。它確實是一種革命。

    主持人陳新華:好,謝謝,大衛•艾頓能不能給我們一個快速的評論,因為我們需要在12點半結束?

    大衛•艾頓:我們是生活在化石能源的時代,化石能源它是一個集中化的能源,它只是通過地質進行集中的,它和陽光是不一樣的。而且它的儲存是很廉價的,不管你在農村,還是城市生活,都可以非常廉價的進行運輸,那么我們是從這個世界轉移到一個新的世界,大家都生活在城市里面,對于能源有需求,有了這種可再生能源它是分布式的。

    所以現在的一個挑戰,就是剛才歐陽院士也提到了,真正的挑戰是對于能源的儲存,這個在我看來是最重要的,不管它是氫還是不是氫,這是對于儲能很重要的,尤其是分布式能源,從分布式到集中的需求。

    那么這里邊最重要的就是集成很重要,我也認同Frank的觀點就是我們的數字系統,受到我們人類想象力的限制,我們有我們的運輸商、生產商、供應商、消費者、科學家、工程師、營銷人員,我們可以圍繞著這些人進行思考,那么我們的計算機系統把我們的互聯網的技術融入其中。這樣的話,實現了物聯網,也能夠實現我們電腦更好的理解整個系統的運作,同時優化整個系統。

    有很多的機遇來去更好的優化我們的系統,我們的計算機都能做到這一點,我要強化這一點,就是80%全球的能源都浪費了,就是從它的補給到使用都浪費了,其實很多我們可以通過系統的優化,通過物聯網可以追蹤這些被浪費的能源,所以數字技術是很好的技術,能夠實現我們系統的集成和優化。同時我們必須要有一種系統化的方式去優化我們的系統,而不是說只是關注某個氫能,或者某個城市,或者某個技術它們都是連接在一起的,我們也需要更好的利用這種連通的力量。

    主持人陳新華:我想用三分鐘時間做一個總結,今天咱們的討論主要集中在三個字。

    咱們人類需要三種能源服務:冷熱、電力、交通動力?,F在用的是三種元素或者原子:碳、氫和電子,涉及的主要是三個行業:熱、電跟交通。

    第一個鄒院士講的氫能可能是一只灰犀牛,第二個大衛•艾頓是講的核聚變,第三個歐陽明高院士講到的鋰電池是已經見到的灰犀牛,并且馬上就會改變咱們交通的狀況。

    我想今后的能源系統,必然是多元的、低碳的、智能的、高效的、清潔的,還有是集中跟分布相結合的。剛才大衛•艾頓最后的評論,我覺得也是非常有意義,就是第一個他說咱們的需求是集中的,大家看看中國的需求集中在幾大城市區,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都是大城市,我們講的地熱、太陽能、風能都是分散式的,怎么能夠把分散式的這些能源集中起來,滿足我們電、熱和交通移動力的需求。這個應該說除了技術進步之外,在數字技術領域,能源互聯網大幅度的提高能源效率,降低集中式的能源需求,然后通過系統優化整合,再加上儲能系統,把這些可再生能源跟儲能技術,各方面的技術進行整合,那就是大衛•艾頓所說的“整合”。

    數字技術,特別在傳感器、大數據、人工智能、5G,今后可能6G,這必然會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想把這三個元素增加一個元素,因為以前BP的董事長出過一本書叫做《七個元素改變世界》,他講到了碳,也講到了氫,也講到了電子,我想加一個就是硅,硅就是半導體,就是數字技術。所以今后的能源系統必然是所有的,特別是分布式的能源,通過硅的元素把碳、氫和電池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高效、清潔、低碳、多元并且是讓我們用起來方便的、安全的一個能源體系。

    最后,以熱烈掌聲感謝四位嘉賓,也感謝大家的參與,謝謝!

    平行論壇A
  • 滕小果:智慧能源體系建設和應...
    北京燃氣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研發部技術主管經理助理滕小果:我們建設這個能源管理云平臺有兩個亮點:能源魔方——通過能源魔方在平臺上的應用,對數據進行篩選和對比,從而能夠得到更加可靠的對比... [詳細]
  • 魏納:世界天然氣水合物研究及...
    西南石油大學海洋天然氣水合物研究院院長、教授魏納:我們國家是開采天然氣水合物研究起步比較晚的國家,但在我國的南海海域,首次鉆獲海洋天然氣水合物的樣品。我們在南海海域采用降壓法成功實... [詳細]
  • 馬 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德勤中國合伙人馬立:跨國企業更加擅長管理基礎設施,地產以及合作企業,并且在跨國經營方面,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鐕髽I、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會在以下的一些領域里各自發揮我們的長處,... [詳細]
  • 余紅光:能源物聯網推動產業變...
    IBM大中華區能源與公共事業總經理余紅光:能源物聯網給我們所帶來的更多是產品,包括服務、解決方案。平臺的建立將使能效得到提升。更多清潔能源的使用,出現新的參與者和新的消費者,能源物... [詳細]
  • Frank Eulitz:通...
    西門子油氣與電力集團新業務創新與技術副總裁Frank Eulitz:綠色的氫能通過電解,它的成本目前是很高的。從2000年到現在的太陽能、光伏的平準化成本之后,你會發現它的成本是在... [詳細]
  • 平行論壇B
  • 李勇:人類未來的燃料——甲醇...
    深圳菜鳥新能源發動機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勇:甲醇燃料非常符合中國特色,第一它的來源有保證,中國是煤炭大國,就是富煤,一噸半煤造一噸甲醇,300年都用不完。我們要能源多元化,能源多元化里... [詳細]
  • 張陽:國家級烏魯木齊甘泉堡經...
    烏魯木齊甘泉堡開發區黨組成員、管委會副主任張陽:甘泉堡開發區按照產業的定位我們主要是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和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有煤基,硅基,新能源有光伏。節能環保我們打造智能... [詳細]
  • 劉偉:基于“互聯網+”智慧能...
    華清安泰(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偉:華清安泰我們以熱泵技術為基礎,充分利用地熱能,淺層地溫能,地表水,廢熱能,空氣能技術。結合儲能技術,高效能源塔技術和高效末端風盤技術,整... [詳細]
  • 吳菲:江蘇泰州新能源產業園區...
    江蘇泰州新能源產業園區、江蘇泰州海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吳菲:泰州新能源產業園區是市區良機政府共同打造的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新能源產業有幾個部分,三個方向還是新能源產業,... [詳細]
  • 牟穎:面向未來的清潔能源投資...
    青域基金合伙人牟穎:我們需要突破增長的極限就必須重新對能源的使用方式做革新,這個方向是可持續清潔能源的方向,這是一個共識。在清潔能源的這個方向上,我們的投資也是兩個路徑,一個是傳統... [詳細]
  • 代紅才:泛在電力物聯網視角下...
    國網能源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代紅才:我講的題目是泛在電力物聯網視角下的綜合能源服務發展,核心是講綜合能源服務產業的發展,我講三個方面,第一個是綜合能源服務在泛在電力物聯... [詳細]
  • 查道烔:跨國能源投資的國際政...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查道炯:企業應該說自己盡職調查,這是非常簡單的盡職調查表,中國和東盟有四大常用的經濟往來的制度性的安排,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哪一年開始執行的,在我們國家稅務局的... [詳細]
  • 關濱:能源領域投資趨勢
    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關濱:在全球的總消費增長不同的速度和我們的可再生能源占比不同的增長的情況下,總體來看我們傳統的能源一定程度上好像就是說被宿命決定了,從2020年到204... [詳細]
  • 論壇A對話

    主題對話:智慧:未來能源的跨界融合趨勢

    對話主持人:韓曉平-中國能源網首席研究員

    對話嘉賓:

    FrankEulitz-西門子氣電集團創新技術副總裁

    余紅光-IBM大中華區能源與公共事業總經理

    馬立-德勤中國合伙人

    主持人韓曉平:請大家就坐!

    其實我們今天這個話題主要講的是跨界的問題,當然剛才各位專家們都講了在跨界的過程中,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而且在大的環境下,在全球應對氣侯變化這樣一個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的情況下,每一個企業都面臨著轉型,而且在轉型的過程中,其實各種新的技術應用變得非常的重要。

    那么接下來我們還是請余紅光余院長,其實剛才你還有幾個話沒有講完,尤其是IBM做的幾個范例沒有講,你能不能現在給我們講講這些范例在我們應用新技術方面有什么意義?

    余紅光:我在講之前,其實剛才咱們北燃有一個非常好的演講,我覺得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范例,過去北燃也是我們的一個服務對象,它的數據中心,它的ERP等等,是信息化建設。我今天看到它做的綜合能源服務這個平臺建立,包括它有很多示范的項目,特別現在它把一些指標體系能夠講的這么清楚,而且是實實在在發生的,這個我覺得非常好。

    IBM呢,我前面講的都是一些觀點,我們怎么看工業物聯網跟能源物聯網,能源物聯網其實從我本身來講,我們是做這個能源,為能源企業,因為我們本身不會成為一個能源的公司,我們是為企業服務的,幫助這些能源企業,如果說要真正做的比較好的,本來我想舉幾個都是我自己參與的項目,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在國外我覺得比較好的一個就是英國的國家電網,這個國家電網當然因為咱們國家電網這么大,但是大家知道英國電改制比較早,這個電網它有的屬性還是保留著,而且這個電網的資產大家知道電力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資產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

    其實我們能源物聯網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不要大家覺得一關聯就是簡單性的關聯,它確實是有一個數據,包括電力、電流的關聯,信息的關聯,包括這個里面知識的關聯。我們現在為什么能源產業大幕剛剛拉開,其實我們這一塊還是不像零售、交易,包括吃飯啊、買賣這些東西走的那么快,變革快,包括電訊發展的很快。我們這個產業里面它有非常重要的行業的,而且是很深的屬性,不管是剛才講的天然氣、石油,包括我們電力資產,包括核電等等。

    包括我講我們是順著ERP之后構建一個大數據,基于云的我今天云講的少一點,因為作為外國公司,云我們沒有在這里落地,云的數據中心我必須要找到合作伙伴。但在國外我們是可以基于這個云平臺順著ERP往業務上面去拓展,這里面首先第一個就是解決它的資產運維,我們現在不管是發電企業也好,電網企業也好,咱們不要老是說政策、煤價或者電價,你作為一個企業也必須得要通過你這個技術創新來提升你的競爭力,包括你的成本能不能降下來。就是呼應到我前面講的這些我們的觀點,我們做的實踐,英國的國家電網做的,我們是把它構建了一個順著ERP人財物再往業務來拓展。前面我們說的兩化融合嘛,我們也是從信息化進入到這個。這個也跟我們傳統電力的技術,相應的這些結構化的,包括它已經有的設備、廠商,包括運營結合起來。

    在新能源里面,我們在維斯塔斯(音)風電是老大,因為風電變化非???,這個系統管理上很困難,我們通過天然氣、氣象,就是大數據的分析預測,構建了這樣一個平臺的話,提升它的精度,包括符合的需求。這里面對它的提升,業務啊,因為精度提升之后,它效益是非常高的,這個也是一個例子。

    當然還有跟核電,我們的路徑都是從ERP這個平臺,反過來,包括西門子的同行,包括GE,他們也是從另外一個設備,電力的行業里面構建一些,比如說GE,雖然現在變化很大,但是它那個其實也是一個路徑,它可以從原來的OT這一塊,比如說設備這個技術,再向構建數據平臺把你所有做的實踐都得要打通。那在國內,我們還做了華為,因為華為不屬于我們這個領域,能源這一塊兒跟國家電網的合作主要在過去信息化,但在企業轉型金風科技是我們一個非常好的例子,當時我們也是希望把它打通IPD,首先建立IPD,就是研發管理體系,這個研發管理體系,咱們看還是非常重要的,為什么華為那么強?因為它首先就把研發體系建好了,它在全世界都可以對接的,可以跟高校合作、科研里面的合作是非常容易。你看我們深圳的企業,體系化的東西建立起來以后,是非常有力量的,因為它確實幫助很大。

    不單單是研發體系,這個研發體系向外伸出去的,它的供應鏈體系,它的銷售體系,它的財務管理體系,它的甚至HR體系,人才體系,品牌體系,都要把它建立起來。當然我們不單單是跟這些國企、央企,也包括一些快速成長的,剛才說的金風科技也是民營,當然一部分也是國有的。

    比如剛才我聽北燃講的時候,我馬上想到我們當時跟農機泰和做的那個合作,當時我們也幫它搭建一個整個河北省節能服務的中心,它是數據幾百家,甚至上千家的大型企業節能服務,它這個條件是具備的。那么我們在技術上面,跟它有一定的合作,但是確實這一步可能中國能源網韓曉平先生也在幫他們做一些非常好的指引,但是我覺得他們其實本身也可以像北燃一樣,在綜合能源服務里面,確實像知識圖譜,我們IBM也是一樣,我本人是從行業出來的,IBM本身不是一個行業的公司,我們是一定要跟專業的公司結合起來,才能夠把這個做好。

    主持人韓曉平:其實他剛才說的云,其實最新的詞不叫云了,叫物,物計算。對于我們行業來說,可能應用創新變得非常重要,在應用方面有的時候我們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先進的技術,而且這些技術其實夠用就行,他剛才說的農機泰和,在這個公司做獨立董事,也是在香港上市的。我們一開始就做了一個河北大企業的一個能源管理,通過能源數據把這個傳上來以后,幫助它進行分析,幫助它進行節能服務,幫助它進行需求的管理,然后幫它優化整個能源系統,最后幫它去買電賣電。當時想的挺好,但是實際上后來發現整個發電生態還是有一定問題,所以在這方面的進展速度或者盈利,滿足上市公司還是有問題的。

    后來我們轉變了方向,去做分布式光伏,大家都知道分布式光伏,大家屋頂上的太陽板哪塊是好的哪塊是壞的,大家都不清楚,如果你都不清楚,你跟銀行借錢就借不出來的,銀行說把錢借給你,如果發不出電,我的錢怎么還???所以它就把這個電應用在了分布式光伏上,讓每個分布式光伏的智能表數據傳上來,它通過數據的比較就知道哪一個電站到底運行的怎么樣?如果有問題,它的檢修馬上就可以到現場幫你去修理,因為這樣一個機制建立之后,銀行就可以把錢帶給千家萬戶,打通了這樣一個產業鏈。實際上就是應用的創新,當然了這個數據也很重要,IBM剛才余總講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他們是給人提供服務的,缺乏數據,這一點我想西門子做的更好,所以我想問一下FrankEulitz。

    西門子公司搜集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如何去應用?如何通過數據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和它的服務能力?

    FrankEulitz:其實數據已經是在很多會上大家都說了是未來的石油,數據確實是很重要的資產,我其實也想舉一個例子,跟剛才韓總您講的這個屋頂太陽能的例子是比較像的。

    其實我們過去也用我們的技術來做數據分析,另外利用我們的軟件來去聯合我們的太陽能光伏的設備,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去動態的監測我們的屋頂太陽能的表現,另外和我們的熱電聯產配合,同時如何進行遠程的控制?而且現在我們做的更加的智能了,我們甚至可以去看一看每單個的太陽能電池,它會在什么時間可能出現故障?也就是說我們利用人工智能去做提前的故障預測。我可以看一看這個太陽能電池板它過去發電的一個表現,可以去動態的分析,來去預測哪一塊兒電池板需要提前去更換。

    所以剛才大家也介紹了比較好的一些用戶界面,其實我雖然說對于這種大數據和能源互聯網并不是專家,但是我覺得像銀行這樣的一些貸款方、融資機構,如果你給它清楚的展示它投資的資產現在表現的是如何的,那么毫無疑問是一個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可以把數據轉換成價值,我可以把這些數據放到公有云上,或者是放到私有云上,可以讓國家層面的管理機構去看一看我們如何能夠更靈活的服務好客戶。

    我們有一些軟件套裝,我們有負責數據收集的傳感器,包括圖像識別,包括神經網絡,剛才我說的這個屋頂太陽能就是利用神經網絡來去計算的,我們拿著這些能力和我們客戶共同開發,同時也和客戶的團隊去組建一些聯合的科研力量,來為客戶進行定制化的一些開發。比如說一些小的電廠和大的能源企業,它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像大工業的客戶,它可能還會用到一些自動化控制的一些功能。談到自動化,我覺得像西門子或者像GE的自動化解決方案,以后會整合到更多的系統當中,會有更強大的能源管理軟件,能夠更好的去實現針對不同客戶的服務自由化,實現靈活的能源管理。所以這個話題還是很大的一個話題,我覺得我們可以通過具體的例子,可以最直觀的感受到它的好處。

    我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還建設過這種虛擬電廠,其實我們在北京燃氣的例子當中,也聽到了相關的介紹,就是在虛擬的平臺上建一個一模一樣的平臺,然后你去動態的監測你的資產狀況。這樣的話,我的發電機組就能夠在運行過程當中更加靈活,我不用說定期的去停產去檢修,我可以在邊生產的過程當中去動態的維護。同時,你還可以做到一個提前的預測,包括像這個生產力提前的預測。這里面就蘊含了很多的價值,其實也可以去影響到我們的運行成本,去吸引投資。

    還有一個例子,我們叫競爭性的競價,我們可以去看統計數據上的偏差,比如說我們就每一個電廠去開發一個解決方案,我首先要看的就是它過去比如說10年的氣侯,包括它過去10年整個運行的數據有什么特點?然后我們不是像過去那樣的這種確定性的投標,我們去做一個競爭性的投標。看一看這個環境當中的機組它應該具備哪些特性?這個就是充分利用了現場的特性和特征,它的價值,這個就是大數據能帶來的好處。

    主持人韓曉平:非常有價值!

    其實講到數字化,剛才馬立女士也講到在“一帶一路”中的發展思路,剛才她講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其實很多問題在“一帶一路”中通過數字化是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的,因為我們也承諾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一是發展綠色,另外是沒有腐敗的,應該是透明的。因為這樣的系統建立以后,真正能夠幫助這些國家,而且能夠讓更多的國際合作者,通過這種透明的系統來共同參與,大家的利益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在如何發展,在“一帶一路”發展中如何利用數字技術,用最新的理念和新的技術來幫助這些國家的發展,其實意義非常大。

    其實我們一直在想,有些地方它社會發展其實我們是包容,我們不能用我們中國人這種拼命埋頭干活,這樣一個工作生活方式來解釋,來要求別人。有些地方發了錢以后就是想去唱歌、跳舞,開派對,他是一種文化,你不能說這是錯的。

    但是如果你的系統基于這樣的話,可能運行起來就會遇到一些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也是通過數字技術、智能技術都能夠比較好的解決這樣一些問題,也可以保證投資者的收益是能夠有保障的。而且這些還款能夠按期來還,不會造成債務的壓力。所以在這方面,我想其實你剛才講了,但是沒有講的更展開,能不能馬立再給我們展開的講一講。

    馬立:好的,謝謝韓總!

    因為今天是未來能源這樣一個大會,我們實際上德勤參與到咱們中國的能源轉型這一塊,我們也是非常積極的,包括五大電力它們走出去的“一帶一路”的項目當中,我們也是非常積極的去參與了。前面講沒有展開,像巴基斯坦它有一個項目,這是咱們五大電力之一去做的這個事情?,F在這個項目基本已經建成了,前期最初的像財務咨詢、稅務咨詢,包括還有整體的一個項目的評估,這個是我們當時參與進去來做這個工作的。

    我剛才也講了,我們做這個事情的話,中國公司也越來越重視這個透明度,也越來越重視它的投資回報。這樣的話,第一我們走出去是幫助到的“一帶一路”的這些國家,同時的話,我們自己也保證我們自己商業機構的這么一個盈利的初衷和目的。這樣的話,我們在前期做的這些工作,實際上是對未來它的盈利預測,然后對它什么時候可以開始賺錢,因為前期投入很大,這個其實就是對商業機構來說,實際上是很重要的。

    這個的話,我得稍微的多介紹一下,我們德勤的話是一個大的咨詢機構,我們現在是五大咨詢服務板塊,包括了稅務和法律咨詢,包括剛才我講到的財務咨詢,還有企業管理咨詢。企業管理咨詢這一塊,其實我們也有很多跟IBM一起的合作,因為我們做前期的這樣一個高階設計,這個設計做完了以后,IBM它們有產品,有軟件,他們可以去做系統實施,然后做軟件提供商。所以這塊我們其實跟華為和阿里,我們都有很好的合作。最后一塊是我們的風險管理咨詢。

    整體從咨詢的鏈條來看,我們涵蓋了企業所有的發展需求,他們在從生到中間發展,一直到最后,可能未來企業要發生一些轉型,那么他們可能要做清算,我們都會有整體的服務,剛才講到的這幾個業務板塊。

    這樣的話,因為德勤是1917年進駐中國,到中國已經一百年,在全球我們是一共有28萬的專業人士,為各個行業,就是重要的這些能源企業都是我們大的客戶,來提供這些服務。在中國的話,我們目前實際上有16000多員工,為各個行業包括能源企業在提供這些服務。

    這一塊我們講走出去這一塊,首先在財務管控這個方面給客戶提供這些前期的咨詢,中間的話,還會有稅務方面的服務,后續我又講到,包括我們有一個戰略和運營管理這一塊,也會把這些先進的理念在走出去的同時,也帶給我們能源企業和我們能源企業合作的這些對象。在走出去我們自己謀發展的同時幫助我們“一帶一路”的這些發展中國家成長的過程中,也把這個先進理念帶到全球。這么走的目的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個體現。

    另外的話,我們在做數字轉型的這個過程中,剛才也提到了云計算、大數據的這么一個運用,我們現在跟華為也是戰略合作伙伴,剛才余院長也講到了,華為在技術研發方面有很長足的進步,我們的合作也是基于我們是來做咨詢,整體從全方位的給客戶一個非常全面的考量,包括它的財務,包括它的管理運營,也包括它的數字化管理。

    現在很多能源企業它們除了公有云以外,它們還有一些私有云,有一些數據是比較敏感的,可能企業他們要放在他們內部先做一個內循環,之后有一些監管機構允許放出去的數據才會放到公有云上,我們在這一塊也是可以給到這些企業提供私有云的解決方案,這一塊德勤做的還是非常非常出色的。

    剛才也講了,我們實際上是一個提供專業服務的這么一個機構,我們也是從能源管理這個角度也好,從其他的,比方說還有客戶的管理的角度,其實是一個綜合的全方位的,給到我們的能源企業的一個服務。

    說到這個能源轉型這一塊,我們現在目前,包括電力體制改革,我們中國也在嘗試著去做,其實德勤在全國,包括美國、歐洲,還有澳大利亞,在英國,我們其實在能源轉型和能源電力管理的這一塊,其實是有非常非常深厚的一個管理基礎,一個咨詢基礎。我們現在目前也是在這方面做一個非常深入的研究,因為中國的市場跟其他的發達國家的市場畢竟目前還不太一樣,所以的話,這個還是在一個進行過程中,跟著我們的政策,跟著我們國家進一步的開放,我們把海外的這些先進經驗、先進理念同時帶入進來。也希望未來我們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中,能源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把越來越多的先進理念也帶出去。

    謝謝!

    主持人韓曉平:IBM多少年了?它以前我記得好像IBM歷史也是有將近70、80年,將近100年。

    余紅光:100多年了。

    主持人韓曉平:你們看看他們三個公司都100多年了,跟他們一起的公司很多都沒有了,什么意思?適應,這么偉大的企業,這么棒的企業。而且FrankEulitz剛才講,在管理H級的燃機,那是皇冠中的明珠。轉型,每個企業都在轉型。

    也不是我說的,但是這有一個金句,你們可以記下來,智慧是不能代替能源的,但是智慧的能源一定會替代那些沒有智慧的能源,有智慧的能源企業最終必然替代那些沒有智慧的能源企業。所以不管在能源企業的哪個環節,如果你今天不加以智慧的技術,最后也是死,盡管你可能是最先進的清潔能也好,太陽能也好,可再生能源也好,可能是最先進的,但是如果沒有信息技術的融入,最后也是死路一條。

    咱們今天有華電分布式能源,也是咱們中國最大的分布式能源企業了,能不能也給我們講講你們在轉型方面在做的一些什么?

    華電分布式能源:謝謝韓主任!

    我是華電分布式能源公司的姓宋,我叫宋洪濤,我們公司應該說從2000年以后就開始介入分布式這個領域,最主要的華電集團是從2007年-2008年附近,最近這十年已經做了大量的分布式能源工作。但是由于天然氣的價格和量比較受一些限制,中國電網也比較強大,所以我們也在做一些綜合能源轉型的工作,也主要是在能源的控制、管理,用戶側的數據的整合,以及和可再生能源的結合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

    其實我還有一個問題,一會兒想問一下余總,就是說現在我們也非常關注能源物聯網的建設,但是從我們電力行業來說,應該說我們是能源的生產測為主。目前,我們手里頭應該說具有大量的數據,但是哪些數據更有用?這些數據怎么采集?怎么整合怎么使用它?這方面其實還有些不太完善的一個地方。不管電力行業是怎么樣的高資本,高壟斷,但是我們認為能源物聯網,數據的透明化,利潤的透明化,成本的透明化都是必然的一個發展方向。像IBM這種公司,應該說在算法上,可能會更有更多的一些想法,會有更多的一些優勢。不管怎么樣,數據+算法,最終才能形成大數據,才能真正的為社會為用戶為企業創造利潤。

    我想問的問題就是在這個數據和算法上,這兩個行業,電力行業和IBM這種平臺性公司,怎么樣結合,是內向外,還是外向內,還是怎么樣去融合會更有利于這個行業的發展?謝謝!

    余紅光:謝謝!

    我首先贊同你的觀點,要充分利用好透明,其實我們也看,華電在分布式來講是走在全國的前面的。不管是在迪斯尼上海,包括上海也做了很多分布式的,用波音的那種飛機來做,包括三聯供,在廣州也是走在非常前面的。分布式,包括綜合能源服務。

    我為什么贊同呢?你剛才這個思路就非常好,一個發電企業,傳統的發電企業,比如說我們現在說構建云,包括大數據平臺,它實際上是一個投入,這個投入還是比較大的,你怎么能夠讓它產生這種業務價值?剛才說把它運維、成本啊,能不能降下來?運維的效率能不能提升?但是往往有的時候,你在把這個項目報到領導,他首先就要問你,我投入個幾千萬能夠帶來什么?

    你剛才的思路馬上延伸出去到一些新能源,到一些甚至是跟電力分布式相關的,甚至水,甚至一些跟環保有關的,這個我覺得是有一個存量跟增量的問題,你解決了這些,幫上忙了,帶來商業價值了,同時又產生一些新的業務出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我們也在觀察。其實也包括之前我們在看一個新奧,它是做燃氣的,也是做綜合能源服務做了很多年,當然也希望把它業務轉型。

    緊接著,你把這些業務這種技術,還有這里面一個商業模式,就有一個數據很關鍵的問題,比如說設備廠家它是有數據的,用戶嚴格來講,它用戶的數據不管是什么鋼廠還是商場,這個數據是屬于他們的,包括數據一系列的,它這種商業里面的,包括隱私的,社會的這種你怎么使用它?怎么讓它產生業務價值?我覺得現在把問題提出來,我們也是看在全世界各地,各個行業,現在都在,你比如說形成了一些非常好的監管體系,怎么樣做到比較標準的模式,現在都很難講,大家都在嘗試著不斷的往前推進。

    但是確確實實,你剛才提到一個,要用好這個數據,這里面就涉及到如何建模,當然我們也注意到有很多能源企業,包括各行各業,其實有很多自己的團隊,有軟件的能力,不要說西門子、GE,它們恨不得自己已經變成軟件公司了,其實有很多新興的,包括我們國內的企業,它也自己開發了一些自己的軟件,成本也比較低,也能快速響應市場。這個里面可以列一堆國內這樣的企業,也包括全球的。

    IBM的特點呢,我們還是有一些體系化的,比如我們做資產管理,我們有一些個體系化的軟件,包括軟件平臺,可能我們過去用電廠運維做清單的,基于這個上面可以做生產管理,而且這個軟件的體系化平臺不是說在一個地方做,我可以復制到全世界各地,包括在其他地方的對接都是非常順暢的。因為有的時候我們說做一個這種管理,可能自己開發的在某一個地方非常好,但是你運用到別的地方去,你就遇到一個有沒有可復制的問題?坦率的說,因為我們不是靠數據做商業模式,我們是幫助平臺建模,包括我們可以按照業務的需求,可以創新的找到一些解決方案,我們也是要收費的,這個費用某種意義上面,一開頭對我們來講是個挑戰,對企業來講也是個挑戰。但是我們有一點好處,我們都希望找到一些引領的企業,幫助他把能力建立起來,因為我們自己不會去做分布式能源,不會去做綜合能源服務的業務,這是IBM可能在這里面只是一個合作的,可能現在有的企業走的非???。

    包括我舉一個例,比如說遠景能源,它自己有非常好的團隊,全球開展業務。最近它也在跟我們談合作,因為它覺得在國外的合作里面遇到一些比如說IBM的體系,這個平臺。比如說綜合能源服務,其實我們也有一個很好的東西,就是這個平臺在大型的商業集中的樓宇,比如說綜合性的,像大虹橋。我們這個平臺做能源服務,我們可以不單單是哪些可以管理好,錯開,包括哪些樓宇里面的用電可以提供一些節能的建議,甚至辦公室哪一個座位,你要租出去,你的光線,你的用電的能量,我的租金都是不一樣的,可以做到這個程度。

    當然這個也是非常需要做一個大的復雜體系,你一個簡單的那是用不著的,包括涉及到一些采購,剛才德勤講的涉及到財務共享,“一帶一路”的這些,其實我們也跟著咱們國內的,比如說國電投,它們在巴基斯坦的項目,它這塊業務已經伸展出去了,我們跟著給它做財務,做ERP,做項目管理。

    我就補充一點,為什么這個平臺很重要?我們做國際業務的時候,有很多大的企業在海外業務,這個項目的水平就是取決于那個項目經理的水平,這個項目經理好,這個項目可以做的非常好,如果這個項目經理不好,這個就變得很難控,這個項目說不定就出現大的問題了,它的成本。我們這個標準搭起來,就可以保證它是標準化的,不會因為某個人的能力,甚至這個人要離開這個崗位了,我還是有一套體系去支撐它。

    我先說到這里,不知道有沒有回答你的問題,謝謝!

    主持人韓曉平:說的非常好,其實跟我們分布式能源很相近,這個項目好不好,也取決于我們的項目經理,其實背后的數據支持也很重要。感謝宋洪濤宋總也感謝余院士給的回答。

    其他人有沒有什么問題?

    其實我們今天講的是一個跨界的問題,也講的是一個轉型的問題,因為轉型跨界實際上是相互關聯的事情,今天有一個老朋友在這兒,是我們國家電投環境科技院的劉志坦院長,他雖然管環境,但是他涉及的面非常廣,而且做了很多創新,在我們行業里是很有影響力的人物。

    因為現在國家電網也在轉型,提出了要建設泛在能源物聯網,而且這樣的話,可能對我們整個電力的生態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這方面我想聽聽您怎么看這個問題,或者你們的公司在做一些什么?

    劉志坦:首先感謝韓總對我的過譽。

    第二個韓總拋出這個問題我覺得太宏大了,恐怕很難以回答,但是我試圖從我的理解吧,還有學習,談一點粗淺的想法。

    就是剛剛韓總講到了,國家電網公司今年應該是在國網公司的年度會上,寇偉董事長比較系統的闡述了國家電網公司建設三型:平臺型、樞紐型、共享型,兩網,一個是堅強電網,一個是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的這樣一個比較全新的也是一個比較宏大的構想。

    坦率的想,他的構想提出來以后,通過微信把整個報告我也學習了一下,包括微信上對這個泛在物聯網的分析和評價,學習的還是不夠。但是我感覺,首先國家電網公司提出泛在物聯網的想法,我覺得首先它的想法肯定不是僅僅局限于國家電網公司內部,其實這個想法的提出,可能是對我們整個的電力行業,電力行業因為是個產業鏈,包括上游的輸發電,包括中游的電網,包括下游的用戶,甚至可能除了電力行業以外,對我們相關的能源行業,因為電力其他上下游,可能都會有比較大的影響,這是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個概念的提出,可能應該講是對我們整個電力行業的生態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或者一個更新的視角,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我自己試圖理解,我認為可能從寇總的想法上來說,我覺得他可能就是一個轉變,原來是國網公司,更多是在于主網,對這方面更重視,叫做堅持的特高壓電網。原來在配電領域關注的不是太多,但是通過這個泛在物聯網提出以后,我覺得可能是把這個視角更多的專項于配網,專項于用戶側,更多是關于用戶側,原來堅強的特高壓電網更多是從供應側考慮這個問題,現在是從消費側來考慮這個問題。所以這個電力泛在物聯網我覺得它其實就是一個能源物聯網在電力配網里面的一個具體的應用和一個拓展。

    所以現在電網公司提出一個電力泛在物聯網,包括原來的綜合能源服務,其實我覺得可能更多的說坦白一點,其實電網公司在做一些我們原來看來是我們發電企業在做的事情,將來我覺得有可能會有重疊和交叉的地方,因為現在國家電網公司的每一個省級公司都有綜合能源服務公司,也在做原來咱們說的天然氣,就是分布式能源,包括以電動汽車為核心的一個綜合能源服務。其實電網公司也在悄悄的改變,也在做這方面的事情,所以這個我覺得一方面是好事,可能對于我們未來,我們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推進是有好處的。我跟韓總進入這個行當將盡快10年了,如果是上游的油氣集團,包括下游的電網公司涉及進入這個領域,肯定對這個行業是有好處的。

    如果站在傳統發電企業角度來說,這兩個比如強勢的,特別是電網進入以后,可能會對于其他的企業從事這項工作,可能從競爭方面來說,可能帶來的更多的是一種挑戰和一種壓力,所以這個可能也對未來的分布式能源領域的一些發展的格局,可能會產生一些影響。

    所以我想第三個就是電力泛在物聯網從技術層面,可能也會有更多一些新的變化,因為最近像寇總是在跟騰訊做交流,因為在電力行業工作了22年,我們電力行業的人基本上是在圈子里面自己玩兒,很少走出電網,很少走出電力行業,去跟IT行業,特別是一些消費側做IT這個領域的企業打交道,但是現在電網公司也在走出去,包括騰訊啊、華為啊、阿里巴巴。實際上電力行業和原來所謂的信息行業也在進行一些融合,所以我想這個電力泛在物聯網的概念推出,對于未來整個這個領域的技術可能也會產生比較大的一個影響。

    因為時間關系,加上我個人的水平有限,談的也是粗淺的想法,也不一定非常系統,僅供各位在座的嘉賓參考,歡迎大家拍磚,謝謝!

    主持人韓曉平:謝謝劉院長,非常感謝。其實我們在轉型上,我們還有一位很重要的嘉賓,就是我們的綦安訓綦總,他們是奧德燃氣,是一個燃氣公司,現在轉型為一個能源公司了,它在我們分布式能源里頭第一個采用了燃氣補燃鍋爐,以前我們很努力想說服每家企業做這件事情,但是大家都不去做,原因是什么呢?其實就是說我不去考慮用戶的變化,不去考慮天然氣管網的變化,我就是這么過,用戶就這么過,電就這么發。但是今天它這個變化,其實反映了一個非常深層的問題,就是說我跨界過了以后,我要按照用戶的要求來做。

    我這些能源能不能就地使用掉是最重要的要素,我想聽聽您,你們如何向信息化轉型,能不能給我們提供一些你的經驗?

    綦安訓:好,謝謝韓總!

    我作為一個民營企業,你看今天都是國企啊,都是大公司,以前我在新奧是最早做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從2016年開始,現在因為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隨著國內的一些先進技術的變化,整個能源生態都在改變,前一段時間我聽說像東方園林的一些天然氣業務要出售,還有一些伊利天然氣的業務都在出售。目前來說整個在能源行業單一做能源的,可能它的邊際收益率基本都成為傳統能源了。

    今天上午一個領導說的,未來能源它不光是技術的創新,還要伴隨著分布式模式的創新,還有管理的創新,還有一系列的創新,伴隨著它發展。

    奧德,我們因為是民營企業嘛,包括習大大說的供給側、需求側、技術、體制的革命,作為一個民營企業一定是站在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奧德有300多個園區,很多客戶需要蒸汽,你比如說醫藥、紡織、食品、化工,這些客戶需要蒸汽,因為我們在用燃氣輪機的時候,它有一個配電比。你怎么知道客戶需求,大部分客戶有的像離散式的電子產品,它是純用電比較多,這一類就是光伏+儲能。還有一部分用天然氣比較多,用電比較少,你比如說我們在山東有各客戶,他用13兆瓦的電得用60噸的蒸汽,你像一般的燃氣輪機的話是13兆瓦的燃氣輪機,正好配28噸、30噸左右的,這樣的話你怎么比呢?你弄了13兆瓦的燃氣輪機可能出26、27噸蒸汽的話,你那30噸還得用天然氣直接燒,那你成本不高了嘛。

    我們去德國考察,我們為這個項目延遲了3個月,正好用13兆瓦的燃氣輪機能出來60噸蒸汽,這就像咱們汽車渦輪增壓一樣,能把效率提高92個點。這樣的話,我給園區供應的熱度能從26-60噸的大部分范圍都能調了,這樣極大的滿足了我們園區客戶的需求,你30噸也能供,40噸也能供,50噸也能供,60噸也能供。所以我們通過這個項目,看到山東也是動能轉換的一個示范省,去年山東省拿了21億投資這個科技,今年拿了118億,漲了6倍。我們做了兩個示范項目,都和山東大學合作了,一個是企業牽頭的給兩千萬,還有一個山大牽頭的給五百萬。

    所以說國家都在鼓勵這種創新,并且我和科技廳的領導說,在中國怎么搞呢?他說你不管再高新的技術,你一定要通過一個項目把你的多能源體現出來,然后再根據這個人工仿真也好,算法也好,你搞一個創新,你這個創新就是國內最領先的。所以我們現在做了6個項目,簽了有20多個項目,做完了以后,把全球最新的元素加進去,然后做成軟件系統開發出來。那目前就是最新的,我們國際商務中心是七位一體的示范項目,山大一個老院士,一個課題2012年報的,現在都交不了題,副省長找他都不行,見了我,晚上喝酒喝到9點多,必須合作,合作完了他就結題了。他們大學也需要我們這種創新性的企業,就是高科技領域,我們和他談,既門當戶對,又要兩情相約。以前你有研發,我有示范項目,我可以選擇山大,也可以選擇更好的研發機構合作。

    好,這是我的情況。謝謝!

    主持人韓曉平:不管怎么樣,我們現在面臨這個時代,面臨著挑戰,但是應用好現有的技術,把技術用好,用到極致,其實就是我們能夠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情。因為你用了這些先進的技術,你馬上就能夠提高你的能效,減少你的浪費,然后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你的人員員工能夠實現最有效的工作,最終這些經驗加上這些數據,都會為你形成新的發展模式。

    所以看看大家還有沒有什么問題?如果沒有的話,我們時間也到了,謝謝各位嘉賓,也謝謝今天的很多能夠給我們應答的一些嘉賓,大家掌聲來結束我們今天的討論。

    論壇B討論

    交流主題——海外機遇和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

    劉建平  未來協同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

    胡衛平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會長

    余春平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

    梅雪  北京盈和瑞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建平:開始下一場,最后還有五個人,關于海外機遇和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其實最后的幾位都還是應該是很有內容要講的,但是時間確實有限,我想每個專家按照十分鐘左右把握,五個人大概一個小時,大家還有興趣的再專門去請教,我們首先請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會長胡衛平先生為我們花十分時間就海外基于和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表觀點。

    胡衛平:很有幸,我也是準備做的不是很夠,因為我的老朋友董事長很早就通知我了,我當時還在澳大利亞,就發了微信要參加這個活動。我覺得還是比較積極來參加這個事。剛才主席也特別叮囑了,因為后邊的時間也不太夠,比較快的把這個發言,我發言很快五分鐘就可以了,我給大家做一個交流,因為現在都是論壇,大家可以自己交換意見。

    我發言主要的想法還是自己老喜歡講一句話,在法國巴黎名義沙龍開始的時候它是有一個非常簡短的標志性的口號,叫自由辯論,我今天的發言也是這個形式,跟大家交換一下看看大家能不能更好的引出來,拋磚引玉。

    海外機遇和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主題,我從這個角度來看,既然是我們整個大會講的是未來新能源,我們首先要比較清楚未來的新能源包括哪些,因為這些話有時候聽起來很時髦,既有舊瓶裝新酒,也有新瓶裝舊酒。未來能源按照能理解到的,或者是抓到形態的大概有七種,一種大家比較熟悉的太陽能,第二種就是核聚變,第三種就是我們經常所要講的生物海洋能,第四個就是我們大家也都知道,大會發言也談到了就是風能,第五種就是生物質能,第六種是低熱能,第七種大家現在經常見到,但是說起來還是比較新鮮就是水能,大家水見得很多,不應該算作新能源的業態,但是確確實實我們從將來要引進的以不用再讓它去消耗,而且還可以重復利用的話,那么水能確實是比較新的一個能源的形態。

    這七種能源,從我們國家開始推動新能源開始到現在也有二三十年的時間,我當時因為還在能源局工作的時候也參與好多關于新能源方面的活動從活動的角度來說還是發生一些變化,這些變化我覺得應該是不是還可以這么來看,它也是有它的特點,加上中美貿易摩擦,也包括整個中國經濟和全球的經濟的下行,我覺得這樣綜合起來是不是有這么幾種變化,一種就是全球的能源需求增速在放緩,第二個是能源的格局可能會要出現四分天下,天然氣,非化石能源和石油和煤炭將各四分之一的位置。這樣的話,相比較而言在這四種能源里面,清潔能源的比例要占到50%以上。

    第三種隨著我們現在新的其他的業態和新能源的加入,我們慢慢可以感覺,或者是現在已經有可以看到,石油的利用加快在轉向非燃燒領域的發展,我們現在在使用石油的時候不是單純把它燃燒,而是把它作為一種材料,作為一種原料,用在工業和其他的領域。那么這種變化也是一個比較顯著的。

    第四個就是我們看到的大家都講天然氣對天然氣都很擁護,很希望天然氣發揮作用,天然氣的中心現在轉移,也不是純粹拿來燒,不是簡單形態的利用,愿意把它更多的作為原料來使用。所以這些變化來講,應該說現在的天然氣想更多的發揮作用。

    第五個我們可以看到原來大家都感覺到可再生能源是一個好東西,但是很難商業化,由于很難商業化所以它往往是講起來都是很漂亮,但是沒有辦法去落實,現在這個瓶頸大家可以看到在被打破。按照我們的創造者的思路是可以的,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和軌道走,按照這樣軌道走是我們可再生能源真正的再上一個臺階。

    根據剛才講的五個趨勢,是不是可以感覺到未來能源在我們中國這個大地上可能要發生的一些變化。我們也根據“一帶一路”的倡議在推動新能源未來能源的發展,這里面有一個情況我個人是有這種感受的,不管新的業態和新的能源有多少種,但是能源最終的使用形態它應該還是歸于到大家能接受的就是電,電能的使用,不管我風能用的多大,我核聚變用到多大,最后我要把它轉換成電能,用電的方式來為人類服務,電本身來講它雖然是很古老的一個形式,但是它有很多很不同新的內涵,包括我們現在看到的,剛才講的七種未來能源形態講的話,它給予我們現在所講的電能賦予了新的內容和要求。所以我們在我們協會里面也有這樣的案例,雖然我們不是講剛才那七種某一種能源具體的結合,但是確實從電能上來講的話,我們在“一帶一路”在海外的合作中間我們確實感受到了電能在這些國家所起到的非常領頭的作用。這樣非常重要的領頭作用,其實也無一例外的把我們其他的能源要囊括進去。從我們協會來講我們有這樣的使命,通過新的能源用商業化的方式把它一步一步帶入到我們現在各個國家推廣新的電,這個電能使用和新的發展的方向。那么這樣具體講,我們在新的電廠里面我們要有一些新的安排。

    我們確實有這些情況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就是說大家已經看到了發展中國家對能源需求的增長次相對旺盛的,但是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新能源控規條件的提升,能源供給逐漸從傳統能源的可再生和清潔能源傾斜往這方向傾斜,目前我們協會配合政府部門,推動“一帶一路”和國家雙邊產能的合作,這個合作中間舉兩個例子說明一下,一個是菲律賓,還是處于能源比較短缺的狀態,在我們現在跟菲律賓合作的,中菲產能合作的重點清單里面有六個電的項目,三個是煤電的項目,一個是氣電的項目,兩個是可再生能源的項目,可再生能源和氣電的項目我們可以把它劃為新能源的業態里面。

    哈吉斯坦跟菲律賓比是不缺電的,但是這個國家是不平衡的狀態,在產能合作的55個項目中有12個電力項目,這12個電力項目新能源發電的有10個,包括四個光伏,四個風電,還有兩個水電項目。剩下的兩個就是兩個傳統的煤電項目,其中一個是金屬冶煉的自備電站,這些情況是不是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案例去思考和進行交流呢?也就是說我們在按照國家的部署和“一帶一路”倡議的要求和滾動的時候,我們自己也感覺到這些新東西在不斷地涌現,也在不斷地要讓它變成商業化,而且更好的為大眾服務。

    所以我們想今天就利用這點時間,我比較匆忙的把這個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就發言到這,謝謝大家。

    劉建平:感謝胡會長,時間確實太短,內容確實我都還想聽,我估計你們也想聽,下一位請我們原來的中國華能集團研究院的院長,現在也是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余春平先生,他已經出來兩年三年,也親身在進行著能源科技創新的實踐,對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不論從理論還是實踐都有深刻的體會,讓他給我們分享。

    余春平:今天我來的時候就說我是退出江湖,很長時間沒有在這個行業跟大家交流,今天感謝組委會給這個機會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前天是得到這個任務,而且一看這個是海外機遇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第一海外機遇,海外前幾年也走過很多的地方,了解了情況,剛才咱們胡會長也是講的比較細了,我想我就談談我自己的觀點,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上整體的把握一下,以過濾為主來考量。

    我現在想說三個,第一個咱們現在未來能源的趨勢我就三點:

    第一就是去中心化,咱們現在可以談的微電網,包括講的分布式,講的虛擬能源都是去中心化。能源也好,電也好,尤其是電為主的,就地消化是最好的,所以必須要這么做是去中心化的概念。

    第二個就是低碳化,就是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風電,光伏,包括生物質發電,包括水電,可再生能源這一塊,核電。

    第三個就是數字化,咱們現在談到這么多能源互聯網也好,放到電力物聯網也好數字是基礎,我們搞數字電廠,數字煤炭都是這樣的。

    目前未來能源的趨勢就是三個化,這是我想說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中國未來的能源發展,應該是以中國的特色來考慮,我們中國的稟賦。主要有兩個點大家注意一下:

    第一點中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煤最多占了80%到90%,現在逐步降低,但是去煤化,低碳化就是去煤,首先要去煤,那我們看中國這幾年的情況,第一年煤炭現在逐步降低到60%多,第二看中國的水電資源,我們水電資源的開發在世界上看也是最高的,你們研究這個的,應該我們開發程度是最高的,目前我們的水電開發剩下來的就是南地區,我們內陸的各個省廣西四川,基本上水都開發完了,所以我說水電對中國來說不是很大很難的。第三塊就是咱們說的天然氣,咱們天然氣是很平衡的,價格很高,頁巖氣現在開發,我記得三年前中石化說有一口井噴出來了現在又沒有聲音了,我們和美國不一樣,美國的天然氣革命就是頁巖氣革命,但是我們中國是很難的。最后一個是核電,核電受到輻射的影響,核電也是分兩種觀點,幾百年以后怎么辦,核電的廢棄物,所以這是問題。下一步就是什么?就是風電和光伏。

    就是說風電和光伏為什么中國這幾年發展非常快,超出了我們政府的預期,超出了我們大家的想象,光伏我們想象中一年四五千萬,風電一年2000萬,最多一年3000萬,這個發展速度早就超過了,2020年十三五規劃風電1.1個億,光伏1.3億個,光伏早就超了,風電還是控制,不然就超了,今年就是超了,大家已經看到這個問題。所以說在中國來看,在農業結構來看風電光伏這個發展還會在增加,這是我們能源機構。

    第二個中國的特點就是西電,我們主要內容在西北北部,我們負荷在東部南部,為什么搞西電東送?這個也是我們的特點,整個能源區域結構造成在能源這方面很難辦。我們中國未來能源的發展不管是技術也好,業態也好,模式也好應該圍繞這個考慮的。

    第三個就是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我個人觀點,在新技術這一塊,如果我們主要以風電光伏為主,那么風電光伏的技術還要再發展。我想2013年的時候我剛到,我搞新能源的時候我在新能源上市工作,香港上市公司當副總裁,那是光伏造價兩斤一塊錢,一萬塊錢一千瓦,現在最新的成本降到3500??吹叫履茉垂夥陌l展國外也很低了,就是五分級,就是四毛錢,基本上就快平價了,和2020年的平價對光伏的概念指的是售電和用電的價格,不是火電上網價格,我們廣州是4毛,山東是3.94毛,山東已經可以做平價了,成本的降低是技術的降低,轉化效率提高。我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多晶硅,單晶硅,單晶硅當時轉化效率是15%,現在單晶硅最好的是22.7,這個技術還在降,在光伏這一塊從主流的單晶硅多晶硅來說還有下降的空間。第二個新的材料如果出現,光伏的技術還有大的發展,價格還要降。第二個我推的新技術新能源還是光伏這塊有大的潛力用新材料來解決,把轉化率再提高。光伏最大的好處它都可以鋪上去,所以未來能源在光伏這一塊可能是重點的考慮。

    第二個風電,因為我是學空氣動力學的,風電這一塊難度大一些,主要靠空氣動力學的特性,它相對來說降低空間相對小,風電和光伏,我覺得光伏更有經濟性,從技術開發到投資各方面。

    第三個是儲能,你像西邊的電送不到東邊來,靠特高壓沒有那么多,一條特高壓800萬,中國的裝機容量17億了,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條特高壓送呢?怎么辦?我們提到的微網,包括什么也好儲能是必須要考慮在里面的。如果沒有儲能就很難做到這一點。第二個儲能還有一個,大過程的儲能怎么辦,把儲能解決了,成本減少,這也是考慮的。我們說到的氫燃料電池什么的,這也是一個方向。

    第四個就是綜合能源服務,剛才我記得代主任談的比較多,國網提出來泛在電力物聯網,他提到這個想法,我剛才在外面還在聊這個事,電無處不在,所有的東西都要靠電,電是一個核心,也是一個載體,所有能源最后成型的載體。這里面存在所謂的技術一個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國網也有一個規劃大家看到了,第二個是業態,我這里提一個觀點不知道國網認可不認可,現在題目外轉了一下現在電力市場化改革這個事,如果假如說不往前推進的話,所謂的新一代新模式新技術是很難推的,你從圓到合整個要打開,你完全還是垂直型的東西你很難做,必須要百花齊放,所以綜合能源服務的模式是非常多,這里面不用談,大家網上看到很多,這個就不用多說。第三個綜合能源服務是我們要投資的主要方向。

    第五個還有節能技術,因為我們也看到我們根據現在的單位GDP的能耗,根據美國和西方比都好幾倍,我們一塊錢的東西比人家多好幾倍的能源,這里面一個是我們產業結構的問題,我們第三產業現在跟美國比還是好的,高附加值不會少,第二個我們浪費非常嚴重,我們建筑節能,我到德國去感觸特別深,德國這一塊建筑節能占到其他節能的30%到50%,我們國家還沒有考慮。我們只考慮大樓,節能這一塊還沒有考慮特別多,所以節能也是我們能源發展非常重要的板塊。我簡單給大家說這么多,謝謝大家。

    劉建平:雖然咱們時間很有限,但是我們余院長還是認真把我們想聽,把他想講的基本上跟我們表達了,智慧能源,能源物聯網現在新概念不斷地推陳出新,現在又是泛在電力物聯網,說明能源革命在不斷地深入,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新問題,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在不斷地完善之中,我們現在請梅雪,來自于企業第一線研發總監,你們的體會比從行業協會,從整個的角度來看應該有更直接,十分鐘左右。

    梅雪:感謝劉老師的介紹,我站的高度不會太高,我會聚集到細分領域談一下我們自己公司的感受,說生物質生源這方面。

    我之前在電力系統待過,感受比較深的是我感覺我們國家是不缺電的,因為在2017年,2018年去產能,還有環保因素的停產,基本上火力發電的都在5000一下,在水電豐富的地區很多電能都不超過4000小時,火力發電也是能源中非常關鍵的地位,主導地位是不能被取締的,在儲能技術沒有很大突破的前提下,火電的靈活性和電網調峰的匹配性都是其他的新能源無法取代的。

    對于生物質能源在2017年以前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對生物質能源補貼主要體現在生物質發電方面,最近兩年能源農村部發改委對生物質能源的利用傾向于生物天然氣,生物天然氣不同于其他的風能,光能,其他的新能源他們只有能源屬性,對生物天然氣來講他們還有物質屬性,可以燃燒發熱,還可以作為化工的原材料。也是在今年會出臺對生物天然氣的補貼,在這種政策下生物天然氣會有比較大的發展也是我們公司關注的方向,也希望各位專家和業內人士關注這個領域讓這個領域可以發展更好一些。

    作為我個人,因為我是技術出身的,我專業是高分子材料,對生物天然氣的提純技術也是非常關注。生物天然氣技術,主要使用是膜分離技術,膜分離技術的核心是膜所見,膜所見是被美國日本幾家公司所壟斷,國內的一些產業鏈的前端的技術,像纖維合成,纖維材料,以及中國纖維模式制造這些都沒有成一個系統化的產業鏈來匹配產業發展。

    我們公司也是在這方面經過一些比較多的技術和人才儲備,想整合國內的一些纖維的制造行業的一些企業,成型方面的企業,來帶動生物天然氣領域里的子屬化。

    作為技術出身者的初衷,不僅僅想把國外技術引進來做國內市場,還想在技術引進的基礎上實現自主化,可以明白基礎的原理,并且在自己去優化,去提升,來更好的為這個產業服務。

    感謝,我就說這些,謝謝。

    劉建平:感謝,梅雪把他公司,從他個人的角度,他遇到的問題和下一步的想法都說了。烏魯木齊甘泉堡經濟開發區和江蘇泰州新能源產業園區都發言完了,大家也餓了,想聽的都聽到,我們會議也比較圓滿,關于未來能源的海外機遇和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這不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能談完的,這個課題很大,新業務的培育,新業態的培育,新模式的培育這個都可以講幾天,我在南方區之后,在熱力能源局出來成立了一個未來協同技術研究院,主要在思考研究承擔了這么多的大課題,每一個課題都是關于新技術如何研發,研發之后如何培育這樣的產業化,這都是大的課題,每一個大課題都有好多點,不是今天一個小時就可以講清楚了,我們專家,在座的各位通過交流碰撞火花,知道未來的大方向和重點,希望我們今后還有時間一起討論,感覺大家,謝謝。

    未來城市論壇
  • 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策略中心研究員...
    涂建軍:今天的主題是“創新賦能智慧物聯與智慧城市”。看到今天這個主題,我個人首先想到了兩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就是“智慧”,無論是互聯網還是我們的城市,如果想要有智慧的話基礎一定是... [詳細]
  • 蔡絲婷:賦能·能源·創新
    綠色和平PowerLab項目負責人蔡絲婷:我們在北京做了許多項目。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氣侯變化與能源轉型,因為所有的國際市場或是國內的政策,在能源領域占比是非常大的,我們也希望更有效的... [詳細]
  • 綦安訓:未來能源的最佳實踐-構建能...
    奧德集團副總經理綦安訓:未來能源走向一種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奧德對新能源的未來判斷是天然氣、電為基礎,以數字化服務為一體的發展趨勢,終極判斷是去中心化的能源互聯網。下面我... [詳細]
  • 郭磊:城市能源互聯網的形態與發展路...
    國網(蘇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副院長郭磊:目前,整個能源產業和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傳統能源企業的轉型,既有新興的能源互聯網的企業也進入到了能源行業,也有傳統的能源企業的轉型... [詳細]
  • 楊玉峰: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是如何提...
    亞洲開發銀行高級能源政策咨詢專家、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榮譽研究員楊玉峰: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以來,數字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城市管理系統的變革,也推動了城市管理組織的變革,這使城市綜合部門信息... [詳細]
  • 李永華:物聯網技術發展研究及未來應...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理論與技術教研中心副主任李永華:我想未來的社會中物聯網信息跟能源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未來社會的發展應該是能源為主,前面國家電網也提出“三型兩網”,解決互聯網和智能電... [詳細]
  • 頒獎典禮

    會議舉辦了“2018未來能源頒獎典禮”。大會組委會面向能源領域杰出企業與個人,頒發了“2018-2019年度未來能源人物獎”“2018-2019年度未來能源創新獎”“2018-2019年度未來能源企業獎”三個獎項,旨在促進能源綜合效率改善,可再生能源必中提高,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大眾參與程度大幅提升。以此支撐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推動能源互聯網多元化、規?;l展,助力未來能源愿景實現。以下是各獎項獲獎名單:

    2018-2019年度未來能源人物獎
    獲獎者:
    西南石油大學海洋天然氣水合物研究院院長、教授 魏納(陳軍華代領)、
    奧德集團董事、董事局秘書、副總裁 林祥星(綦安訓代領)
    華清安泰(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燕民(楊旭代領)

    2018-2019年度未來能源創新獎
    獲獎單位:
    西南石油大學四川石油天然氣發展研究中心
    奧德集團中民電力有限公司
    華清安泰(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2019年度未來能源企業獎:
    獲獎單位:
    北京燃氣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項目調研

    會后,未來能源大會組委會和中國能源網組織與會人員對北京用友軟件園多能互補地源熱泵項目以及三河市盈盛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800萬立方米生物質燃氣項目進行了實地考察。

    北京用友軟件園多能互補地源熱泵項目

    用友軟件園項目采用了華清安泰自主研發的“互聯網+”能源管控平臺、自控技術、樓控技術,將多種能源方式熱源、管網、末端設備有機的耦合在一起,能夠實現能耗監測、數據分析、能效管理、智慧運維,達到安全、高效運行、節能降耗的目的。用友軟件園是國內最早一批實施多能互補地源熱泵系統的產業園區,項目運行十幾年來一直保持著高效穩定狀態。項目被評為國家能源局示范項目、北京市發改委示范項目,對周邊地區的地熱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見上四圖)

    三河市盈盛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800萬立方米生物質燃氣項目

    三河市盈盛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800萬立方米生物質燃氣項目坐落于河北三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該項目于2018年9月完成項目立項審批備案,總投資額為6.28億元。該項目致力于解決城鎮有機物和農業廢棄物處理問題,在減少環境污染的同時通過資源的合理利用達到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該項目屬于戰略新興產業中的新能源行業,運行穩定后將在城鄉有機廢棄物污染綜合治理、生物能源回收與能源化、資源化利用,以及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將大有可為。(見下四圖)

    精彩瞬間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相關法律 | 會員注冊 | 網站地圖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1999-2021 北京中能網訊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