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油價的持續走低,天然氣價格也迎來了二次調整的預期。
日前,有媒體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已經研究天然氣價格的下調方案,調價有望在10月1日實施,但具體的調價幅度還在商討中。
2014年,我國天然氣的勘探產量穩步增長。據國家能源統計局的數字顯示,國內新增探明地質儲量達到5000多億立方米。國產常規氣量也達到1250億立方米,較去年增長7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1%。
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燃氣、工業用氣量出現了持續增長的現象。為了減緩我國天然氣的消費總量,國家相繼出臺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1835號)、《關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發改價格[2014]467號)等關于天然氣價格調整等方面的政策,旨在提醒全國人民節約能源,加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根據相關專家的預測,未來幾年,我國對天然氣的消費量,還將以每年大約25%的速度進行增長。2015年,我國天然氣需求將達到2600億立方米,其中需求總數的1/3需要依賴進口,這無疑給國家能源的供需使用帶來一定的難題,因此,國內天然氣定價機制的改進和實施,勢在必行。
天然氣定價機制有待完善
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劉廣彬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的天然氣定價機制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以市場凈回值倒推法為基礎,掛鉤進口燃料油和進口液化氣的價格體系??梢哉f已經是一種比較市場化的定價機制,但仍沒有擺脫政府指導,與美國和英國的完全市場化的“氣與氣競爭”的價格體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劉廣彬表示,與替代能源掛鉤的定價機制不能完全體現天然氣的環保價值,當替代能源的價格出現劇烈波動時,天然氣的價格自然也難以穩定。聯動機制不完善,既然與替代能源掛鉤,應當建立完善的聯動體制,否則就會出現替代能源的價格已經大幅波動,而天然氣的價格還沒有體現,這會在一定時間內造成行業發展紊亂。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召開的第九次會議上明確指出,要將關于調整天然氣價格的方案落實到實處,要密切跟蹤當前國際能源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來保證能源的安全,同時,加快完善石油戰略儲備制度,推進能源價格、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方案的實施。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進行能源費改稅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完善稅制體系,避免因費改稅造成稅制復雜化;其次,合理界定稅費及其規模并規范稅費征收渠道,強化征收監管控制;最后,費改稅過程中應合理調整中央與地方的收入分配關系并完善各級政府之間的轉移支付制度。
劉廣彬認為,今后的能源領域應該有更多的第三方企業進入中上游領域,增加終端用戶的選擇,加快天然氣市場競爭機制,同時借助天然氣期貨來幫助天然氣市場形成合理的價格預期,并為國內能源市場提供風險監控和管理。
與其他能源調價機制相比,天然氣并沒有完整的計價周期和調價窗口。以往來說,國內天然氣公布的價格政策往往以半年左右為一個周期,然而,每當國內市場能源供需走向出現頻繁地調整時,國家發改委和當地的物價局就有可能不能及時地做出相應的調整,而造成天然氣價格調整滯后的現象。
天然氣期貨機制亟待建立
據油氣咨詢機構稱,2015年,非居民用氣價格的下調幅度在每立方米0.4元至1元之間。與國內成品油價格“四連跌”相比,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遲滯現象,嚴重影響到了國內天然氣需求量的增長。而2014年,中國天然氣的表觀消費量達到18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4%,2015年上半年,天然氣消費量約為90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僅為2.1%。
此外,京津冀乃至全國地區對于環境質量的要求變得越來越嚴格,天然氣作為節能環保型的新能源,未來供需方面較為樂觀。
劉廣彬認為,當前,國內天然氣已經失去經濟性優勢,如果繼續放任不管,未來國內的能源結構將與所提倡的清潔能源利用的規劃政策出現背離,如果天然氣自身的環保價值得不到完全體現,不能夠及時地聯動機制,在未來的發展中,也一定會給市場的發展帶來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
有分析指出,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速的下滑,有助于加快推進國家天然氣市場化的進程,倒逼天然氣行業及時調整價格機制,并推出新型的市場化工具。
事實上,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國內工廠,比如玻璃廠、陶瓷廠以及大型飯店的需求量都非常大,天然氣期貨的新型建立,也就變得順應市場。尤其是隨著上海能源(600508,股吧)交易中心的建立,國內市場對于天然氣期貨的呼聲,變得越來越高。
目前國外的天然氣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已經較為成熟,除了期貨以外,還有多達200余個衍生品,通過這種市場化的工具,在未來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市場模式,對于逐步放開天然氣市場,發揮市場基礎性作用而言,也是一個較好的選擇,因而,天然氣期貨亟待建立和實施。
劉廣彬認為,長期來看,建議天然氣相關產品的期貨市場還是有必要的,第一,這有助于形成我國對中遠期天然氣價格的有效預測,并最終建立起我國在國際天然氣市場的定價話語權。第二,可以為一些使用天然氣或銷售天然氣的企業提供一個規避風險的渠道。但是從短期來看,我國目前的天然氣定價體系還脫離不開政府的干預,同時要考慮天然氣作為能源命脈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國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上馬天然氣期貨的進程要相對慢一些,可以先從規模較小的LNG市場入手。
宋智晨認為,目前國內天然氣領域的市場化定價程度不高,居民和消費企業只能被動地接受價格波動,而且隨著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越來越高,天然氣定價機制的市場化需加快進行,但市場化改革一旦開啟,未來價格可能會出現大幅波動,這就需要一個風險管理工具來穩定市場,因此具有對沖功能的天然氣期貨應盡早推出。
天然氣市場預期總體向好
需要看到的是,近幾年來,為了滿足國內天然氣的需求,我國也不斷地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大力發展沿海型天然氣接卸站建設。目前,就全國而言,深圳、莆田、洋山、南通、大連等LNG項目已在建設或者投入使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LNG船舶作為液化天然氣運輸的主要工具,也會繼續在我國的各個沿海港口進出,天然氣交易將變得日益頻繁。隨著消費結構的不斷優化,國內天然氣定價機制的不斷完善,我們國家在天然氣能源的供需方面,也將不斷地取得新的進展。
國內能源國家發改委等主管部門相繼出臺了《煤層氣產業政策》、《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十二五”規劃》、《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頁巖氣產業政策》、《頁巖氣發展“十二五”規劃》、《關于規范煤制天然氣產業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等政策,相關專家認為這明顯地將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納入新的管理之中,同時厘定出煤制天然氣業務的具體收費標準,緩解國內能源需求,在這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據國家能源結構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們國家的非常規氣產量總數為57.2億立方米,這其中,就包含了煤層氣、頁巖氣、煤制天然氣。煤層開發的大型企業,如晉煤、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控股中聯煤)和河南煤層氣公司等,也將在未來逐步走向工業化,成為天然氣的有效補充。
中宇資訊天然氣分析師孫陽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外輸+內供”,形成我們國家天然氣供應的總趨勢,隨著天然氣第二輪價改政策的推出,國際原油價格和煤炭價格持續下跌,我國天然氣的總體現象變得越來越好。利用天然氣調整國家電力結構、滿足居民電力需求、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資源、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也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孫陽表示,隨著天然氣市場的不斷發展,天然氣定價機制由政府定價逐步向市場化定價過渡,天然氣價格改革已經到了實現市場化定價的關鍵階段。讓市場無形的手來進行調控,并通過合理地運用天然氣期貨來幫助天然氣市場形成合理的價格預期,提供風險監控和管理,將國內天然氣發展推向一個更為光明的未來。
責任編輯: 曹吉生